华为云话语术:巨头的淡定与不淡定

华为云话语术:巨头的淡定与不淡定
2017年09月07日 00:10 夸克点评

模糊的“五朵云”定义,有华为的野心。

4月份,曾写过一篇《马云、任正非会有一番博弈吗?》的文章(见文末附文),初步揭示了双方未来一定会在云计算领域产生复杂的竞争。

并非故意撕破话题炒作什么。我的结论是,双方在云计算初期形态的竞争会略显直白,但随着产业融合加深,会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博弈。到时候回头看今日局面,可能只是忽略不计的边角料。你会发现我的逻辑一以贯之。

眼下,双方可能有撕破动向。在2017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连续两天,华为轮值主席郭平、华为Cloud Bu总裁、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等,不止一次暗讽阿里云们,借机渲染了自身云时代的价值观与具体发展路径。

其中,郑怼的味道非常浓。每当记者将阿里云与华为云对举时,他高亢的嗓门与革命式话语风格,瞬间让人回到战火纷飞、抛头颅撒热血的年代。

华为云暗怼阿里云的话术策略是:

一、反复强调自身商业模式的差异,说华为和传统互联网公司的最大区别是,自己靠技术和服务变现,不靠用户数据变现。

仔细体会话术。阿里云也讲技术与服务,但更多强调数据价值。我并不认同华为将阿里之类视为“传统互联网公司”,更不认同它对互联网企业数据价值观的理解。阿里其实也一直强调数据属于客户或客户,不属于阿里。用阿里云总裁之前的话说,阿里云更像个容器。不过,阿里强调数据要素太多,确实很容易遭遇外界误读。

我记得很清楚,2015年,阿里在北京云栖大会上,率先发布《数据保护倡议》,等于一个公约。而几乎是前后日,华为对外传播了华为公有云“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的运营原则,明显是在搞事情。

昨天,郭平再次承诺:未经客户许可,华为云不做数据变现,也不会胁迫用户和华为做数据交换。显然,华为似乎一直在追着阿里云这个角度来打。

郑叶来为郭平的话做了三点总结:第一句,华为承诺不用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客户数据。第二句,华为承诺不将客户数据进行商业变现。第三句,华为用自己云计算和大数据积累跟客户一起发挥数据的价值。

二、将话题引向深入,尤其是打着“安全”的招牌,矮化对手。大会上,华为主打“安全”修辞,试图将上述策略引入一个不可逆的攻击节奏中。

虽然我不懂技术,但华为云的安全技术与方案、实现的路径给我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它值得尊重。但它的话语也是一种修辞。

事实上,早在2012年,阿里云就明确制定了安全战略。2014年,它的安全白皮书1.2V,从技术、运营、商业等许多层面做出了非常明确的界定,并一直尝试推动安全立法。

三、不断暗讽阿里云们飘在空中,而自己脚踩大地。

郑叶来至少三次有过类似表达。其中一次是在怼我的问题过程中。事实上,当时,我只不过对华为云营销策略表达了一点意见,说它缺乏根据区域市场产业特点、结构定义方案的特色。

我觉得,截至目前,它的推广还有些过浓的传统2B习气,太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逻辑。当然,我也看到它其实在区域做了很多事情,但缺乏提炼。

阿里云不像华为那样有强悍的硬件、终端方案。它形式上确实给人一种过“轻”的感受。

不过,我并不觉得年长10多岁的华为,双脚一定比阿里踏得更深。硬件为主的形态确实很实在 ,让人踏实,但软件、互联网服务才是灵魂,虽然人们离不开有形的部分,尤其是硬邦邦的盒子,但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的是背后落地生根的商业逻辑,是服务。

老实说,昨天开场不久,华为云这种话语术就给我一种突兀之感。这跟它过去的风格有明显的差异。过去,华为也有革命口吻,但对竞争对手的话语风格没这么直白、直接、心机重重。虽然消费者业务诞生后已颠覆我们观感,如今华为云的策略仍还让我们有些不适。

这种变化背后,都有些什么?

再说一遍,虽然我不懂技术,但我一点都不怀疑华为的实力。对于它的云计算业务正式独立为一级部门,我丝毫不怀疑它未来的成功,就是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

简直死忠的感受。对于这样一家利出一孔、力出一孔的企业来说,只要它确定的目标,应该都会成功。任正非多次讲过,面对主航道,会不惜一切代价,持续不断地实施饱和攻击。华为的发展史确实相当震撼人心。

但是,面对眼前的华为云话语策略,我却有另一重不同的感受。那就是,它也未能免俗,也在通过不断制造话题引发关注,获得更多宣导自身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的机会。

你会说,既然你那么看好华为云,那你又觉得它担心个什么呢。

这更像是品牌与营销层面的事。我想说,虽然它未来一定会有相当的地位,但眼前,独立的华为云业务还是一个普通的玩家。而亚马逊AWS、阿里云们已经有一定的体量。

要看到华为云起步已经落后一个周期。它有追赶的用意。而且,这里面,隐含着它的一丝尴尬。

我非常信服郭平、郑叶来等人的说法。就是说,华为云计算起步很早。

两天来,一处听到是7年前就已经确立未来方向,一处是10年以前都已经涉入其中。而在我看来,华为确实很早就已经是云服务模式,借助运营商的通路,多年前,它就搭建了全球庞大的公有云服务网络。因为,华为的业务天然就是云服务。是啊,此前,有哪种类型的公有云比电信运营商的服务更广泛呢?

那时,华为云计算基本呈现为“云+管道”的形态。当消费者终端崛起后,它形成了非常完整、且每个环节都非常强大的“云+管+端”模式。

但是,之前的华为云,不是一种独立的业务。许多时候,它与华为2B业务、消费者业务,几乎浑然一体,难以切割。

而如今,华为云独立为一级部门,在我们看来,主要出于两点原因:

一、经过30多年发展,华为确实沉淀下强大的技术力量,只服务于华为自身,会有很多虚耗,它确实已经具有强大的溢出效应,必须走向开放;

二、华为的营收与净利增速虽然依旧惊人,但2016年年报透露着不同于过去几年的信号。

一方面距离5G商用还有一个较长周期,运营商采购、建立新网络不那么积极,影响着华为2B业务;另一方面,企业级业务虽有所成,终端业务营收很大,但过度依赖手机,也会有成长放缓压力,并会牺牲许多毛利。

就是说,到5G大规模开启前,华为营收与净利增幅会遭遇考验。

如此,华为云业务进一步走向独立,就不但是产业发展趋势、业务升级的结果,也是华为化解挑战,打开新的成长空间的手段。

而从时间窗口与目前竞争格局看,华为云其实已经慢了很大一拍。华为高管尤其华为云管理层嗓门愈大,愈是能反映出,巨头其实并不那么淡定,它也有紧迫性。

我记得很清楚,2015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喊出“全面云化”的口号。单从行业趋势来说,它已经非常清醒。

但是,10多年来,它为何到现在才正式成军,独立成一级部门?我想,这里面可能有巨头对自身技术、过往业务极度自信、悠游的一面,面对竞品,它有些麻痹大意。这对一个非常善于提前多年前瞻布局的巨头来说,即便不是耻辱,也是一种尴尬。

我们当然不能说,它错失了第一波战机,但在市场孵化与培育、云计算时代的理念宣导、营销方面,肯定要先做一个跟随者了。

如果你仔细听听华为云计算的话语风格、词汇,也包括产品形态,讲故事的逻辑,其实一些方面都神似阿里。即便不是从阿里云们学习得来,至少你的形态并不那么新鲜了。

所以,这个时候,华为云话语风格激进,高管革命口吻过重,未来五朵云的渲染有些刻意,有一些追求存在感的味道了。

我这绝不是矮化华为云业务。我内心真的相信它会崛起,成为未来这个领域强大的玩家。我只是就一种此刻的企业心态而言。巨头的创新,也有追赶的时候。

很多人持续对比华为云与阿里云们的竞争力。我觉得这种对比其实没有太多意义:

一是行业不过初期,一切刚刚开始,根本就谈不上充分竞争,大家都在积极探索;

二是它们的基因、发展路径、主力场景并不完全相同。

阿里软件与互联网形态更具竞争力,有技术也有数据,同样也是云+端的模式,它有强大的中小企业伙伴群;华为则有运营商以及多个关键行业场景,云管端一体化。虽然目前双方都开始踏入对方主力地盘,但更多还是教育市场的阶段。阿里善于理念营销,能站在更高维度,落地服务;华为擅长从运营商路径拓疆,当然目前它也在更多场景落地。

这个阶段,我认为,它们真正的对手,根本就不是对方,而是它们自己。这话听上去很虚,像是泛滥的情怀,但我要提醒的是,云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创新、业务形态,营销战略,更是一种流程、组织架构、管理理念的变革。因为,它需要调动内外许多资源,包括跨部门协同、技术、产品、方案、数据等许多维度。它的深度与广度,与过去的业务不可同日而语。

我要说,云计算业务,对一个企业组织内部的变革诉求,远远大过外部。

昨天,我向郭平提了这个问题。我的意思是说,当华为云独立成一级部门之后,它的权责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将会变得有些微妙。作为轮值CEO,他将如何面对这种变化。

郭平回答说,这确实是值得关注的组织管理问题,不过华为许多业务多年来一直都存在协同,流程也经历了考验。

但我仍然坚持,初期的华为云,发展最大的难点不在于外部竞争,而在于一个组织顺应趋势的内部改造。

这种考验也会影响到业务面。举例来说,今天,华为云推出了三款数据库产品,硬件开发平台以及许多别的方案,明天据说还有重磅产品发布。但我要说,这明显都是过往华为业务技术与方案的凝结、提炼,不是此刻全新的研发成果。就是说,现在它还处于“坐享其成”的阶段。而未来,如果它不能独立研发、形成超越华为自身业务的技术、产品,它将很难具有更大规模的开放价值。

其实,华为云、阿里云们,应该互相感激对方的路径。它们应该庆幸中国这片土壤拥有对方这种形态。它们本质上带有高度互补的特征。事实上,它们之间一直存在较深的合作,而且非常广泛。当初,阿里渲染去IOE时,为华为服务器的渗透创造了条件。

即便接下来偶有所撕,我仍坚信,只要它们还坚守自己的商业模式,它们之间,未来绝不可能纯粹陷于竞争,一定会是复杂的竞合关系。

我甚至认为,随着ICT基础设施升级,现实社会种各行各业之间的壁垒松动,会对云计算服务提出更高更具融合视野的诉求。如果华为云与阿里云未来只是死命地以为自身的道路属于唯一,市场只有一劳永逸的商业模式,我相信它们自身将很难壮大。

只是说,眼前的道路,还是需要一步一步踏过。双方之间少不了语言的博弈,实际业务也会擦枪走火。这个过程,既是两大概念公司的新老王者博弈,也是它们依托中国土壤完善自身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的必需。

所以,虽然内心仍有观点上的褒扬与贬抑,但我对它们以及它们代表的服务形态,依然充满乐观的期待。它们的演进,会加速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并有可能成为这个国家许多社会层面发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旧文:《马云、任正非会有一番博弈吗?》

(2017年4月10日文)

过去多年,华为虽然也作政府部门单子,尤其依赖运营商,但整体来说,任正非似乎刻意与政府、官员保持着距离。当话题涉及国际化时,有时还有种隐秘地淡化红色的用意。

但时光变了。过去华为集中在运营商业务上,现在更多期待企业级业务。而发展企业级业务,它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跟政府保持太多距离。

一国国民经济中关键行业,往往都是国有性质或政府管控较深的领域。政务不用说,华为擅长的电信领域不用说,诸如金融、电力、大交通等等领域,莫不如此。当然还有一些关键的制造业。

这就意味着,华为到了一个必须跟政府密集打交道甚至抱大腿的周期。任正非本人这两年跟政府开始走得更近,去年甚至还多次在国家领导人旁边现身。我在任正非在虹桥机场被前同事偶然拍到的话题上说过,即便没有偶拍,他也到了一个通过大众注意力向当局、整个社会传递某种开放形象的周期。

面对诸多行业,跟政府打交道,需要部分务虚,需要涉入城市治理甚至整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提升,从而需要打包成一种整体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都是如此。通过地方政府然后向下宣贯,容易形成示范效应。

但这种动向就会引发新的博弈。因为巨头们都在通过这类策略渗透同类市场。比如,阿里、腾讯们也在快速本地市场,也在嫁接地方政府。

比如之前的“云上贵州”,就是阿里云平台第一个整体合作的地方项目。其他区域、关键的政府机构,也持续嫁接合作,阿里与金融、海关、交通部门都有合作的案例。截至目前,当然,整体上,阿里的优势地盘仍在于庞大的中小企业群。

但是,双方在区域经济的云计算领域会有一场角逐。

华为早已经不是一家硬件公司(其实本来也不纯粹是),无论是运营商业务还是如今重点突起的企业级业务里,大量服务都是以软件与互联网形态体现。是啊,新的ICT基础设施服务商,本身就是云计算时代的构成部分。要从互联网维度审视它的存在。而互联网服务本身更多是软件形态的服务。

阿里当然更多以软件形态提供服务。它的开台,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集成商。它跟华为看上去不是那么直接肉搏,甚至还有很多层面的合作,毕竟阿里需要华为们的服务器等产品。但是,后者也只是它的一部分 。在软件与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形态,它们会有持续的竞争。

尤其是目前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它直接关联着阿里从中小企业向上渗透关键行业、电子政务乃至整个智慧城市。

本质上,华为与阿里都是基础设施企业。当然各有参差。华为偏重硬件,但也能提供云管端的垂直一体服务,甭看它常常说被集成,其实行业里统筹力量很强。这是一家善于韬光养晦的公司;阿里几年前也提出了云端计划,马云甚至将它标榜为未来10年的战略,当时是跟从IT到DT一起论述的。阿里强大的赋能,会搅动偌大的商业版图,动摇很多过去巨头的生意。同时,跟着阿里作生意的更多。

华为存储已经很强,也有更多垂直的布局,尤其是半导体。阿里存储路径不同,但是数据库很强大,飞天系统及其周边,有100多款产品方案。

相比华为,阿里底层生态触达更好。它有强大的数据优势。华为也有数据,只是更多流动在管道中,B端部分直接变现会违反它的价值观,C端的流量,比如华为消费者云事业部,其实也已经有很多变现的手段,只是这部分还不能真正打破边界去宣传。不过,华为在通讯业标准领域的地位,更具底层优势。未来5G开启后,它的整合力会更强大。

其实双方在数据的价值观上已经隔空交火。我记得前年,就在阿里云北京一场大型发布会后,华为方面幽幽地传播了自己的数据价值观。

就是说,同样是ICT类企业,它们虽然有很大差异,但就未来硬件趋于标准化,更多依靠软件与网络定义来看,它们之间少不了竞争。

过去两家公司合作大于竞争,但2017年往后,在中国竞争的味道会浓于合作。

在全球范围,任正非的名声覆盖面未必如马云,后者已像一个时代英雄。但任正非更有沉稳之气,他被中国当局、以及海外诸国家视为中国原始创新的传奇人物。他们都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但我相信,华为也不那么轻松。这几年,任正非虽然没写什么华为的新冬天,但是几乎每隔一段,都有危机意识的渲染。越是市场地位最强盛的时刻,行业里往往酝酿着颠覆的生机。昨天看了美国几大巨头在天空互联网等领域的最新探索,华为的未来也充满一些不明朗处。即便眼前,年报显示出,未来一个周期,它也要面临营收增长乏力、毛利进一步下滑的双重压力。它确实处于一段驱动性业务的转轨期。

阿里们也会给它新的压力。联通混改,即便阿里最终不在其中,我也认为,渗透电信运营商一定是它未来的动作。这个可以补足它在ICT基础设施领域的短板。无论中国还是全球,未来相当长周期,忽视运营商都会充满风险。用华为一名业务主管的说,运营商浑身都是宝。所以,如果阿里能参与混改,我并不以为这是出于当局的某种意志,要它参与,它一定有阿里长久的愿景。

乐观一点,其实,混改不仅涉及电信运营商,它也是中国互联网业通过重塑基础设施来获得成长的动作。甚至也可以这么说,它也是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关键信号。基础设施部分割裂,纵向缺乏垂直整合,横向又有区域条块的分割,本就是中国多年来经济缺乏效能的原因之一。

相信阿里还会在全球范围补足这一短板,从而获得更强大的平台整合力。

当然阿里同样面临许多压力。但我认为,若将它的基础设施列为观察维度,它仍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未来多年,它与华为们的竞争不会处于下风。

当然,我只是叙述一种观感,不是严格的论证。双方仍会有深度的合作。只是,就生态来说,它们确实无法绕过巨大的博弈。记得去年初,阿里与一帮本地企业成立物联网联盟,而几乎同期,华为密集传播它参与的NB-IOT,它的国际范更足。记得同期,英特尔也与美国一帮企业成立了类似的组织。

若从全球来说,这种动向反应出,未来的竞争,尤其是这种体量的公司,单体肉搏的案例会越来越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走向一种联盟或生态竞争。

我觉得,未来,在面向全球的布局进程里,两家公司可能会有更多合作。后话了。

2014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说到影响未来多年全球科技业竞争格局的要素时,也提到了阿里与华为。

华为们与阿里们在本地一定会有比较深的博弈,会持续多年。

但是,同样,我比较乐观地说,这种博弈一是会促进科技板块内部的整合,基础设施的交汇会大幅降低整个社会的成本,效能也会提高;二是它也会推动本土各种产业之间发生融合,促进数据广泛共享、流动。

而我始终坚信,未来真正的产业生机,会在交汇地带。不经历这个重构的过程,所谓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什么供应侧改革云云,都只会在过去的路径里,一个个都是孤岛局面,怎么可能真正实现。

事实上,在我看来,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种种理想的智慧概念,迟迟打不开局面,不在于技术,正在于各种产业壁垒与孤岛效应。即便5G时代来临,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这类概念都带有乌托邦的印记。就像一个国家绝对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一样,类似深度的科技概念,同样不可能在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实现。它们都只是一个过程。

所以,将阿里们、华为们现有生态博弈,放在这一层面,其实都不过是非常小的边角之争。它们都只不过从自己擅长的路径走向融合的世界。

夸克点评。覆盖百家、今日头条、UC头条、一点资讯、创事记、搜狐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