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今日头条背后:猎豹的开放之路

联姻今日头条背后:猎豹的开放之路
2017年11月12日 23:40 夸克点评

一只专注、聚焦的猎豹又回来了。

猎豹移动(NYSE: CMCM)正通过开放创新路径,将过去多年的国际化实践经验变现输出,扮演本地互联网公司复制甚至借道的平台。而它也将得以消除最大顾虑,缩短战线,轻装上阵,继续聚焦、推进从工具到内容再到AI的战略转型进程。

本月8日,猎豹子公司Live.me接受今日头条5000万美元投资(B轮);同日,旗下新闻聚合平台News Republic8660万美元售予后者;10 日,今日头条宣布,将全资收购北美知名短视频社交产品 Musical.ly,而猎豹正是后者A轮投资者。

三项交易将给猎豹带来3亿美元收入。受益于交易利好,11月9日,猎豹移动股价大涨26%,快速走出前段被动行情。最近两日虽有微调,仍显示出不错的趋势。

你可能会说,不就是出售两项内容业务,释放一项内容业务股权进行B轮融资,最终获得3亿美元收益嘛。考虑到傅盛说过工具业务是“昨天”,内容是“今天”,AI是“明天”,这动作,不会是放弃内容战略,扭转转型进程吧?

展开之前,先铺垫几句。我说的猎豹利好,当然包括资本要素。三项交易获得3亿美元,至少会让猎豹的经营获得较大缓冲,能在更关键的业务版图上强化投资,比如AI方面。

不过,如果纯粹筹钱而卖内容,那肯定不是傅盛或猎豹的本意。事实上,若你梳理财报,会发现,它的现金流其实一直不错,而且每个季度都赚钱。

那么,为什么猎豹会出售之前强调多次的内容业务?我想说,这里面有一些战略性的问题或者顾虑,它应该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过往一段,猎豹愿景、战略虽然很清晰,主业成长也重新走上稳健,但是工具之外的内容、AI都是重决策、重投资、重经营、重产业链耕耘的领域,猎豹的战线有些过长;

二、内容业务版图虽是核心,但着眼于猎豹未来核心竞争力,其实更多在于这三大层面,即数据高地(目前有6亿全球海量用户)、AI等智能技术、全球化实践。本质上,猎豹是一家数据、技术驱动的新型ICT基础设施服务公司。

展开一些来说。

无论是内容还是AI,这两块未来的投资与运营都会很重。比如说内容业务,随着布局加深,它会走向相当明显的线上线下、专业化、垂直化的纵深风格,它本身也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里面当然涉及资本,但更涉及人才、在地化的运营、产业链合作;而AI,这个阶段,角逐最深的是智力资本,它集中在核心技术、牛逼的全球化人才,当然还有产业链合作。

而这种诉求,时间的成本压力往往比资本的渴求更重。如果战线拉得太长,将很难持续聚焦,局部实现更大突破。

猎豹当然有自己的优势。PC时代,猎豹曾创下单点突破的经典。移动互联网开启后,它率先踏入国际化市场,成就了一番传奇,被视为中国互联网国际化的先导。它也是少数几家拥有6亿以上用户的公司。而且,用户遍布全球。截至目前,它的工具类业务稳定,现金流与利润表现良好,内容、AI战略清晰。

除此之外,傅盛的全球大局观、产品经理意识、投资家意识、创业家精神,在今日的互联网企业群体里,颇有口碑。我一直觉得,他在许多方面与雷军相似,但同时具有更为出色的逻辑思辨能力、框架分析能力。

但必须得提醒,如果只看财务面,猎豹整体上还只是一家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如果只靠自身财务面持续投入,很难有速度优势,也很难独立支撑一个偌大生态体系。

比如内容,除了传统的内容型企业,我们能看到苹果、FB、BAT都在快速冲刺;比如AI,你看看谷歌、IBM、FB、微软以及中国BAT们,过去两年疯狂挖AI牛人、重金布局,就能明白,这个领域,目前正处于一波跑马圈地运动中,带有一点粗暴的特征。

猎豹上述三项内容业务,最初都是通过收购完成布局。初期确实都有团队支撑,但如果继续向下耕耘,它就需要更多专业的团队支撑,也需要持续的线下生态耕耘,否则将很难有纵深的价值。此外,技术投资也必须加重。

絮叨这么长,我的意思是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最核心的问题。猎豹面临的真正挑战,就在于过往一段,战线过长,缺乏聚焦。而且,现有的主力团队,更多还是工具类业务时代的储备,有些方面很难适应,很难像BAT那样大规模布局。此外,还要看到,猎豹主战场在海外,某些成本要素可能比本地要更有压力。

关于这些顾虑,建议大家读读前几天傅盛与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的一篇对话。里面有傅盛个人的反思,我们能体会到,他就是在谈内容、AI战略转型对于猎豹创新、人才及组织管理带来的诸多挑战。这也是一个公司创新进程中的核心话题。

那你会说,所以,猎豹内容战略支撑不住了,就只好放弃了?

当然不是,不但没有放弃,反而还将进一步壮大。在我们看来,它是充分考量了这一阶段的压力、长短板之后,采用了一种开放的合作路径。

傅盛不可能放弃内容,猎豹只是变革布局策略。就是说,已从过去独立投资、孵化、布局走向寻求互补合作,走开放之路。

你应该了解一个细节:三项交易,都是今日头条更主动,而且谈判很密。其中的live.me交易案,今日头条本来也想完整买下,但被傅盛明确拒绝了。

你能体会到他在内容方面的坚持。事实上,你从三项交易发布时的信息里也能看到,未来,猎豹与今日头条将在内容方面达成更深的合作。

这是一种强强联手,互补合作的案例:上面说的内容运营、变现方式以及部分技术支撑,今日头条的优势非常明显。它可是这一领域的当红炸子鸡。不过,若着眼海外,今日头条肯定眼红猎豹6亿用户、庞大流量、技术优势,以及丰富的国际化实践经验。

我们刚才说猎豹有长短板,其实,三项交易中,更能反映今日头条的压力面,它联姻猎豹的意志更为强烈:基于技术的内容战略、数据战略,基于两者的信息流广告变现,是这家公司的核心优势。但过去两年,已经回过神来的腾讯们、百度们,正不断聚焦核心资源,冲击它的地位。上季财报,百度信息流广告已非常接近它。

考虑到BAT巨头拥有强大的资源支撑,并喜欢饱和攻击,今日头条必须在维持本地深耕基础上,尽快找到差异化市场。此刻,海外应该是它觊觎深深的地方。至少目前,巨头们都没有太好的经验,仍还在初步探索中。而猎豹的国际化布局基础,则给了今日头条一个非常关键的支撑。它们都给对方创造了成长的缓冲,可以消除一些顾虑。

你可能会问,既然猎豹过去几年国际化战略如此深入,为什么BAT们到现在也没有太大的版图呢。

这个你从猎豹的业务布局能感受到。它最初是工具类业务,这部分容易落地。而巨头们的布局,一开始总是习惯于复制本国模式,但很快发现水土不服。比如阿里较早时已经处理了美国、日本的网站。百度也有过挫折。小米的国际化一度也很被动,雷军说踩了不知道多少坑。

你能看到,后来巨头的布局,就开始习惯用资本开路,收购整合当地细分领域的地头蛇。尤其是阿里,一度眼花缭乱。而最近正式启动的马来西亚eWTP项目,主要带有政经味道,它不能作为其他互联网公司完全参照的案例,很多方面并不能直接复制。阿里动用的资源,不是谁人都能比的。

何况猎豹的第二轮国际化,侧重的是内容战略。这一领域,过去多年,行业人士一直认为不适合本地企业出海,因为内容业务,除了部分涉及意识形态,许多受制于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尤其是内容消费差异。

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过去两年,傅盛多次对外澄清了这种偏见,它其实带有一种恐惧心理。而猎豹内容战略的持续落地,已经证明了内容出海完全可以媲美当年的工具类业务。事实上,阿里硅谷人士甚至还赞扬过猎豹live.me出色的运营。

但无论如何,中国互联网走出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是王兴提出的“下半场”概念,还是其他企业强调的种种成长机会,”国际化“都已经成为关键的路径之一。你看阿里2017年双11的口号里,也有这种强烈的意志。

放在猎豹身上,我的意思是说,这家公司过去多年的国际化实践,终于到了一个输出的阶段。它与今日头条的互补合作里,透露着一种布局路径与商业模式的自信。

傅盛之前说,工具是昨天,内容是今天,AI是明天。在我看来,这并不意味着三大板块真的可以完全切割开来,这里的时间,并没有任何贬抑。只是说,不同阶段,布局重心有差异。

比如说工具类业务吧,虽说是“昨天”,很难再有早期爆发增长局面,但截至目前,它仍然是猎豹的立身之本,是营收、利润最大来源。过去两季增幅非常明显。我们的判断是,工具类业务仍会有持续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手机仍然可观的年度增量,以及更为庞大的存量。这一领域,即便未来几年在猎豹整体营收中占比下降,它一定也会是一个利基市场。

内容说是“今天”,而“今天”往往是一个挑战最大的时限。内容业务,不但是猎豹用户数据迁移、共享的新沃土,也会是猎豹新的营收与赢利来源之一。事实上,live.me营收占比已相当可观,而且,它隐含的变现模式更为丰富。老实说,这部分,现在猎豹还需要补足,也是它寻求两轮融资的原因之一。

AI战略一定是猎豹的未来。傅盛最近谈商业化时,几乎不脱离数据与技术两大要素。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猎豹的定位,其实带有基础设施的用心。是啊,一个掌握着全球海量用户数据的猎豹,如果接下来再拥有软硬件及服务于一体的AI支撑,它的商业化能力尤其变现能力也会变得非常强大。而且,在中国品牌或广告主走出去、海外品牌或广告主加速抢食中国消费升级趋势下,猎豹卡位非常精准。

猎豹整体规模不及BAT,但也不要小看它的AI进展。这里必须提一下猎豹旗下AI公司猎户星空。不到一年时间,凭借技术积累与自主IP,加上产品经验,已抢占AI多个高地。比如图像识别技术,斩获微软百万名人识别大赛第一名;而远场语音交互系统,远场语音识别采用率已获得业内第一。截至目前,猎户语音OS现在与广大的第三方如腾讯、小米、美的、海尔等头部企业展开合作。

我们说,AI领域一般包括几大关键要素,比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计算、算法,当然还有数据、链接能力。若考察这些要素,你会发现,猎豹虽然规模不及巨头,但它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数据等多个维度上,拥有出色的竞争力。

所以,从猎豹整个愿景与战略转型来看,它与今日头条的交易,非常符合这个阶段的核心诉求。猎豹确实需要重新聚焦,围绕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开放合作,壮大内容业务,同时为AI乃至整个公司创造缓冲。

内容既是数据流量高地,也是最为丰富的变现通路。借助大数据与技术,猎豹反而拥有更多合作机会。所以,与今日头条的合作,属于猎豹新一轮开放之路。如此才能稳固工具类业务,快速聚焦AI,在数据与技术两大维度上,锻造未来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而多年来丰富的国际化实践经验,则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让它扮演一个技术与经验输出者角色。

我们判断,在与今日头条结盟后,猎豹未来不排除嫁接更多内容企业,建立其他形式的深度合作。

这种开放策略,也伴随着商业模式的优化。我们相信,资本市场应该能够持续看到猎豹的变革,越来越专注、聚焦,战略比过往一个阶段要更加清晰。

当然,猎豹的压力面仍还在。尤其是市值管理任务很重。截至上一交易日,猎豹美股市值只有16.38亿,与它庞大的用户群以及日益丰富的转型策略并不匹配。一些晚近才挂牌的中概股,个个看上去都比它更大。

对话中,傅盛对张颖说,过去有段时间“觉得特别特别有压力”。不过反过来,这些压力后来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如果没有这一遭,可能很多东西我一辈子都想不清楚。”他说,猎豹今天的市值远远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但回过头看,并不理解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比如太片面追求市值、追求收入,将整个猎豹的战线拉得过长,还有业务不达标又不能狠心调整组织结构等。

他强调,此刻特别淡定,就是要将业务做好。与今日头条的交易之后,猎豹能拿到更多可供支配的现金,加上自有的现金流储备,会有很多缓冲。

“以现在的市值来看那肯定是太便宜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你说便宜的话,如果你坚定看好他就继续买。估值洼地,你换一个角度看也不是坏事。所以学会这么去看待压力的时候,我觉得可能市值并不是你的一个证明。总是会有起伏,不要太在乎。”他说。

一个专注、聚焦的猎豹又回来了。面对复杂的行业变迁,我们期待这家公司能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再度腾跃,展现出强大的穿透力。

夸克点评。覆盖百家、今日头条、UC头条、一点号、创事记、搜狐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