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利率突破9%,低成本融资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信用债利率突破9%,低成本融资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2017年06月04日 22:50 金融行业网

导读:信用债发行利率时隔3月再破9%。今年前五个月,共有96只信用债发行利率在7%以上。 AAA级5年期中票收益率自2008年面世以来首次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今年以来,共有394只债券取消发行,取消规模高达3694.26亿元,刷新同期最高水平。“然贷款的基准利率目前还在5%之下,但是能够拿到基准利率的企业屈指可数。多数情况下,贷款企业都要接受银行的上浮。”某股份行人士表示。低成本融资的日子已经远去……信用债发行利率时隔3月再破9%,高利率发行规模已近3000亿

来源: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 

去杠杆加剧债市分化,低息发债一去不复返。上周,“17金一03”3年期债券发行利率9.30%,这也是继1月份“汇通9次”、2月份“16太保1B”后,今年第三只发行利率超过9%的信用债。

今年前五个月,信用债发行利率在6%以上的债券数量共计471只,发行规模2968.07亿元。其中二季度以来涉及债券数量208只,发行规模1417.11亿元。

信用债加剧分化

“17金一03”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发行的3年期信用债品种中,利率最高的一只。

实际上,今年2月和3月,“17金一03”发行主体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分别发行了“17金一01”、“17金一02”两只债券,发行利率分别为8.5%、8.2%。在去杠杆背景下,信用债市场调整越来越明显。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信用债发行利率在6%以上的债券数量共计471只,发行规模2968.07亿元。其中,四、五月份相关债券数量达208只,占比44.16%,发行规模1417.11亿元,占比47.7%。此外,今年前五个月,共有96只信用债发行利率在7%以上,其中四、五月份相关债券数量42只,占比43.75%。

中登公司此前规定,4月7日后公布募集说明书的信用债券入库开展回购,需满足债项评级为AAA级、主体评级为AA级(含)以上要求;而4月7日前公布募集说明书的信用债只需满足AA级即可入库。

市场分析,此规定实施后,投资者对于新债,尤其是低等级信用债的投资热情明显降低。这也加剧了信用债的分化。

中泰证券齐晟研报分析,在流动性边际改善的时间窗口,前期获得资金难度较大或成本较高的中低等级企业,当前流动性改善仍然相对高等级滞后,但仍优先应对流动性风险,为“续命”承担较高发行成本,也是一级市场边际转好的表现;若价升量缩,则流动性风险会继续发酵。

天风证券孙彬彬此前亦发布研报称,从债券、贷款间比价关系来看,目前短融发行利率调整已相对充分,而3年期、5年期中票发行利率仍存在进一步上行的可能。具体来看,从企业性质而言,相较于国企,民企发行利率调整空间更大;从等级角度而言,相较于高等级,中低等级企业发行利率调整空间更大。

兴业证券唐跃研报也分析,随着年报披露陆续结束,评级调整密集区间到来(4—7月),倘若低等级主体财务状况改善有限,信用资质面临下沉的概率将面临提升。加之二级市场收益率上行,市场风险偏好不高,低等级主体融资渠道或面临再收窄的结果。

调整带来配置机遇

虽然信用债一级市场分化明显,但整体资金面仍然告稳。

申万宏源孟祥娟研报统计,5月取消发行债券684亿元,较4月1146.53亿元有所减少。显示资金面情况出现缓和。

天风证券孙彬彬研报早前分析,在当前央行收放自如的情况下,银行体系资金面的最终情况仍主要取决于央行资金投放意愿。

研报分析,央行的表态是6月资金面平稳的关键,如此相对提前地与市场沟通资金操作,较充分地体现出央行对维持资金面平稳的意图,这也与资金面与金融行政监管双轮驱动的一个反应。由此预计6月资金面仍可在央行的呵护下维持相对稳定,但由于外部利空相对较多,而央行的应对可能并非特别的前瞻与足量,这使得对非银交易型机构而言并非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但大可不必担忧市场出现极端紧张的局面。

申万宏源研报认为,整个5月份资金中枢下行,尤其短端资金面较为宽松,流动性缓解往往带来等级间利差扩大,资金将逐步流向高等级信用债。

实际上,从监管角度来看,高等级信用债亦迎来好势头。

5月16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通知,针对《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中金公司点评称,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公司债发行规模爆发式增长,交易所债券信用资质明显下沉,出于债券市场“防风险”的考虑,交易所和中证登已经逐步收紧质押回购交易规则。

报告认为,长期来看,由于该制度提高了合格投资者门槛、限制了合格个人投资者对低资质债券的准入,一旦正式实施,不可避免会导致低资质债券需求力量弱化。个人投资者风险隔离完成后,违约市场化进程加速也有可能对中低评级债券估值产生负面影响。

国信证券董德志研报亦分析,近期信用债的需求在转好,与利率债对比,信用债的配置价值更加明确。由于本轮熊市至今没有出台加息政策,所以企业在银行的融资成本变化不大。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一般贷款利率较去年年末仅上升19BP,绝对水平在5.63%,与2016年9月份的5.65%基本相同。而债券方面,5年AAA级信用债收益率较去年9月已经上行185BP。

从几个维度来对比,目前的债券融资成本可能都高于贷款,信用债配置价值非常高。

AAA企业发债、贷款利率9年首现倒挂,今年来3700亿债券取消发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 叶麦穗

监管趋严,去“杠杆”力度加码, AAA级5年期中票收益率自2008年面世以来首次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根据同花顺统计,5月份,最新一周(5月15日至5月21日)的5年期AAA级的中票收益率已经高达6.14%,相比前一周的4.72%,跳涨1470个基点;而目前对公5年期的贷款利率为4.75%。

有分析认为随着发债成本的升高,会倒逼企业将发债融资变为贷款融资,从而导致信用债供给进一步大幅萎缩。

AA级品种5年期中票收益率达到7%

今年以来,中票的收益率曲线呈现稳步上升的局面。对比去年几乎翻了一倍,去年7月最后一周(7月25日至7月31日)的5年期的AAA级中票收益率仅有3.12%,而现在则升至6.14%。级别更低的AA级品种则更为明显,同样是5年期中票,最新的收益率已经达到7%。

“情况变化太快,我们都快跟不上了。去年我们的一个客户发债,他们的主体评级是AA级,当时的发债利率是4.5%,相比同期其他企业,这个利率并不算低,由于当时流动性较为充裕,客户认为自己付出的成本太高了。不过今年AA级的发债利率一路走高,开年便冲破5%的大关;4月份6%,现在又达到7%。我们再见这个客户时,他非常庆幸自己去年及时发债。”华南一家大型券商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有分析认为随着发债成本的升高,国内企业,特别是优质企业,今后可能更倾向于贷款融资,从而导致信用债供给进一步大幅萎缩。

对于这种观点,万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方利平认为,现在给出上述结论还为时过早。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虽然贷款利率目前反应有些滞后,但是在紧货币加强监管以引导金融去杠杆的宏观调控大背景下,资金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高,最终必然会在资产端——银行贷款上有所体现,会令企业贷款成本升高。

广发基金固定收益基金经理任爽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业都会比较贷款和发债的成本,贷款便宜并能获取的,企业自然会去贷款,但是大部分企业获得贷款有难度,或者需要基准上浮,或者想获取较长期限资金的企业还是会去发债的。

“虽然贷款的基准利率目前还在5%之下,但是能够拿到基准利率的企业屈指可数。多数情况下,贷款企业都要接受银行的上浮。我们行一般至少是上浮20%,有些产能过剩行业或者规模较小的企业贷款则要上浮得更多。虽然表面上看,企业发债和企业贷款之间的利率出现倒挂,但在实际操作上,出现倒挂的情况应该很少,或者时间很短。”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逾3000亿债券取消发行

发债成本高企,也打乱了企业的发债计划。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以来,共有394只债券取消发行,取消规模高达3694.26亿元,刷新同期最高水平。

端午小长假前一天,便有4家企业取消发债,分别是日照港集团、海通恒信国际租赁、山鹰纸业和广新控股,合计取消规模达到35亿元。

对于取消原因,多数企业表示是因为“市场原因”。如5月27日,山鹰纸业表示:“由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经本公司与浦发银行充分沟通确认,本公司决定取消本期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将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

“主要还是发债的成本太高,一天一个价。此前贵龙实业发了一笔5年期2A级债券的利率竟高达7.8%,在实体经济没有出现趋势性好转之前,这个价格对于不少传统企业来说,确实难以承受。”雪球投资总经理李昌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但企业发债成本居高不下,城投债的发债利率也出现跳涨,两只7年期2A级城投债“17黔南债01”和“16营经开债02”票面利率分别达6.99%和6.98%,发行成本较去年上涨了100至150个基点。

天风证券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信用债发行利率在7.5%及以上的债券数量共计22只。

此外,4月初,中证登推出新的质押式回购政策,也使得发债成本进一步提高。根据有关规定,公司债中,只有主体、债项分别达到AA/AAA、AA+/AAA和AAA/AAA三类公募公司债具备质押融资资格,AA及AA+等的中低等级公司债失去质押功能,禁止入库,这意味着中低评级的债券流动性变差。

信用风险的暴露,也让市场的承接意愿很弱。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已有15只个券发生违约,涉及10个发债主体,债务总额为121.3亿元。

“流动性变差、风险变高,为了能够抬升吸引力,这些企业不得不提高发行利率。目前最高7.8%的利率虽然看着很高,但是应该还没有到顶,在流动性趋紧的大背景下,后续可能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李昌民表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