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加快落地关键在立法  短期多为题材炒作

PPP加快落地关键在立法  短期多为题材炒作
2016年12月26日 22:18 西南证券张刚

PPP项目加快落地关键在于立法 短期多为题材炒作

西南证券张刚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等文件精神,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资产证券化PPP项目的范围和标准。指出将积极推动严格履行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和实施方案审查审批程序,签订规范有效的PPP项目合同,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已建成并正常运营2年以上,投资回报机制合理,现金流持续、稳定,原始权益人信用稳健,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进行证券化融资。优先选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主要社会资本参与方为行业龙头企业的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

2014年底,财政部推出首批PPP示范项目30个,总投资额为1800亿元。2015年9月,财政部推出第二批PPP示范项目206个,总投资达6589亿元。10月13日,财政部等20部委联合发布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共516个,计划总投资金额达11708亿元。财政部要求第一批示范项目应于2016年底前完成采购,第二批示范项目应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采购,逾期未完成采购的将调出示范项目名单;第三批示范项目原则上应于2017年9月底前完成采购。在公布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的同时,财政部调出了不具备继续采取PPP模式实施条件的第一批和第二批部分示范项目,其中包括天津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网络项目、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渭南市主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和兰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

尽管财政部以调出示范项目要求项目加快落地,但实际进展依然较慢。财政部PPP中心研报指出,从全国情况来看,9月末全部入库PPP项目10471个,总投资额12.46万亿元,其中已进入执行阶段项目946个,总投资额1.56万亿元,落地率26%。

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分管PPP公共服务领域和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各自领域PPP操作细则也陆续公布。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的通知。在此之前,财政部也公布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对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操作流程予以规范。这两份有所区分的PPP操作细则已经引起业内人士担忧。基础设施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实际操作中也分不出来PPP项目是属于基础设施领域,还是公共服务设施领域。财政、发改两套细则有一定冲突。比如发改委上述PPP工作导则弱化了财政部力推的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价,强调了发改委力推的招投标选择合作伙伴,而财政部更强调政府采购来选择社会资本。在实施机构方面,发改委范围更宽,包括当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相关单位,而财政部对实施机构限定在政府或其指定的有关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

PPP政策缺乏统一政策口径,有待统筹安排。11月27日,4000多字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后续配套法规的完善,也有助于后续PPP项目的落地。其中,市政、水务和交通等是PPP模式推广的重点领域。由于在法规完善后,项目落地节奏才可能加快,因此相关行业龙头企业的炒作多为题材概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