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箭在弦上,全民抢房跟股灾前全民炒股何其相似!

危机箭在弦上,全民抢房跟股灾前全民炒股何其相似!
2016年09月22日 10:47 菜鸟理财

最近没有什么比中国房价这个话题更加火爆的话题了吧?

中国房价的问题,一直是个话题,但今年来更火,而最近则有登峰造极的态势。我感觉,离死翘翘也就不远了。

那些荒唐的事情接踵而至

早在今年2月份,有媒体调查发现,以发布2015年年报的412家上市公司为准,两市共有46家公司的全年净利润不足1500万元,这点钱当时就已经买不起北上广深黄金地段的一套房。

到了最近,则出现了在上海南京等地,有不少人为了买房而假离婚的事情,导致去民政局离婚也要摇号的奇葩事情。

而昨天,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刊登了一篇文章:《奇葩!两套学区房,救了一家上市公司,也救了这1万股东!》。

文章讲的是*ST宁通B(200468)将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北京市西城区的两套房产。如果能够成功出售上述2套房产,该公司将实现净收益1200万元(公告所述),公司保壳的成功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对,这就是当下中国的楼市现状,以及伴随楼价暴涨出现的各种段子,我还可以继续再列举点数据出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4个,比例超过90%,而北京得1间厕所等于银川的1套房。

现在,房地产“上火”的症状,已经令市场与社会的神经越发紧张,持续多月的量价攀高,市场可以说已经是几近失控。

房价严重分化 一二线高烧不退

房价现在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普涨的态势,这种普涨也分大小;同时普涨的一般是一二线城市居多,而三四线城市有的是不涨反跌,但绝大多数也是有所上涨的。

我认为这就好比去年股灾前的所谓牛市疯狂,一二线城市就像大盘,一些不涨反跌的三四线城市就像一些经营业绩差的个股。

总体来看,中国楼市这个大盘基本上就是一二线城市在主导,大盘上演疯狂暴涨,总有一些个股跟不上节奏,也正常。但整体分析,楼价还是进入了快速上涨的通道。

现在最火的几个城市,是以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以南京、合肥、杭州、郑州、厦门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这些地方是高烧不退,甚至再现全民抢房的现象。

美国经济咨询公司Longview Economics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深圳已成为全球房价第二贵的城市,仅次于加州圣何塞。分析显示,深圳典型住宅的价格已达到80万美元左右,房价收入比为70倍。

(注释,其实圣何塞这个地方就是硅谷,但硅谷并非最贵的地方,在美国的话,纽约和旧金山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楼价更贵,但美国这家咨询公司的数据,也足以说明深圳楼价之高了。)

但也有上面讲到的例子那样的情况,北京的一个厕所就可以买银川的一套房,东北的房价,想指望继续怎么涨也很难,因为经济实在太差,已经进入负增长的阶段以及人口净流出的状态。

这一年来,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当地房子库存量、土地供应量、地产商等多方面因素,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严重,这些都被房价完全展现了出来。

富豪在高位出货 屌丝在接盘?

但无论如何,楼价最近继续轮番在不同城市暴涨,依然掩盖不了背后恐怖的真相。当媒体、房地产商和政府轮番营造了一种房地产“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我却看到了有富豪在开始高位出货。

这种情景,不知道有没有让大家想到去年早在股灾发生之前,像证金公司这样的国家队在偷偷减持了?而正当股市4500点左右的时候,却有大量从未炒股,连基本概念都不懂的人,纷纷入市。

最早当然是李嘉诚为首的房地产大佬开始出手,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李嘉诚通过转让资产或其他方式套现近800亿元人民币。

另外一个香港地产大亨郑裕彤也抛售了其位于成都、贵阳、青岛、上海、北京的5个超大型项目,总得金204亿。

而我最近跟一个北京的朋友在聊天时,她告诉的我的则是,她的一位投资高手朋友在几年前北京楼价较低的时候买入了几套房子,最近已经卖掉了北京的几套房子,现在处于无房状态。

前些天,公民经济学家吴迪提供了一组数据,我觉得非常值得玩味。请看下图(以深圳为例):

他用中国资金12月滚动净流动(China Estimated Capital Flow 12 Month Rolling Sum)为参考,发现深圳、上海、北京的房价跟这个指标发生了明显的背离。

这个指标显示,在过去12个月,中国的资金出现了明显的净流出状态,大量资金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出逃,这刚好解释了为什么国家的外汇储备在顺差状态下,仍然不断下滑的现象。

楼市“饮鸩止渴”难以为继

大资本在撤退,楼市现在依然维持高烧的原因,其实根本还在于央行不断放水(今年来的银行新增信贷几乎都到了楼市)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牢牢把控土地供应。同时,各种影子银行在今年上半年,也在不断往楼市输送资金。

最近,则是一度沉迷的房地产信托,又开始活跃起来,又继续给楼市提供了大量的子弹。

加上楼市本身存在“吸虹效应”,毕竟在这样的行情下,买房就是买地段,买的是房产背后的资源,所以一二线城市越炒越高,有的三四线城市不涨反跌。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现在维持楼市“繁荣”的资本,大量来自央行的放水,另外就是一些理财资金在不断地输入楼市,楼市其实在不断加杠杆,这离死已经很近。

事实上,无论怎么飙涨,掩盖不了的是实体经济的哀鸿遍野,政府本身对楼市并没有真正调控(我不觉得越调越高是正常的),因为真正调控了,必然影响GDP的增长。

但现在楼市的量价齐升,背后已经很难用“刚需”在推动这样的理由去解释了。政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放水的同时等待实体经济的复苏坐实泡沫。这些泡沫更多的是一二线城市的泡沫,三四线因为“吸虹效应”和人口净流出的原因会更早被打回原形。

但我对实体经济这三年内想复苏不抱太大希望,国家统计局每个月每个季度出来的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民间投资的资本一直在大量下滑,要知道,国家GDP的增长,绝大部分的贡献是来自民间投资。

所以要等着实体经济的复苏来坐实楼市泡沫的如意算盘,恐怕很难实现。刻意放水给楼市加杠杆,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难以继续行得通。

危机!只是箭在弦上的事情!

去年股灾前,在4月份左右,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概讲的是股市加杠杆媒体烘托“牛市”导致全民炒股的现象需要警惕,股市崩盘会很快到来。我在文章里面提到,股灾背后是大游资的身影。

这些大游资是千万级别以上的资本,这些资本最早的原形是改革开放之后,那些赚到钱的民间资本,后来是煤矿资本,再后来是当年扬名全国的“温州炒房团”资本以及各种权贵资本。

当实业无可眷恋,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时,这些大游资开始进入股市,在国家重新启动股市这个蓄水池时,开始炒股剪羊毛。这些资本逐利是自然的,本来就是天性,进入股市也是剪羊毛。

当股市崩盘之后,我提到了在国家没有实施更为严厉的外汇管制的情况下,来得及逃跑的会化身美元逃出国门,来不及逃跑的一部分大游资将会重新进入楼市,拉动楼市的“第二波阳春”。

现在我看到的一切,都基本按照之前的分析进行。大游资现在早就开始撤退,各种大资本其实都在高位出货。央行只能放水挺住楼市,形同股市里面国家队控盘,不控盘就马上暴跌。

但就像上面的文章分析的那样,这样的局面是无法维持的,我很难相信,没有实业支撑的经济体,楼市会这样继续虚假繁荣。去年四五月份,深圳带动的这轮楼市疯狂上涨,很快会寿终正寝,时间可能是一年左右。

而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整体经济结构需要调整,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周期调整的阶段,实业的低迷在于低端制造业失去竞争力、内需不振、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高福利社会难以为继的本质原因。

在这样的阶段,刻意人为掩盖发展中的问题,并非明智选择。危机,其实已箭在弦上,一个新的时代会来临,这是一个全民阵痛的时代,但国家经济需要这样一个调整的周期,如此经过凤凰涅槃,我们才有更好的未来。

p.s.想挣钱的朋友们注意了:

现在关注菜鸟理财微信公众号(ID:cainiaolc),回复“福利”,可以获得年化收益20%以上的稳健投资机会(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