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亟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亟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6年07月06日 08:26 盘和林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很长时间里,国企凭借垄断地位、无偿使用土地、超低利率融资、政府补贴等“红利”,掩盖了竞争力低下的短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虚幻繁荣。正如股神巴菲特说的,“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经济“新常态”来临,国企明显有些“力不从心”,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若不尽快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不少国有企业将被市场残酷地惩罚。

笔者认为,虽然国企改革的路径、模式或因企业规模、行业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国企改革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不能仅仅着眼于强化行政管控手段。此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如优化国资布局、企业分类管理、任期契约管理制度、企业科技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等改革举措,只不过是一些强化行政管控手段而已。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只有真正深化国企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有效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竞争力,才能避免国有企业陷入新一轮困境风险和“春风吹又生”的贪腐风险。

  从企业制度演变的过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来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能适应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制度,是最科学、最有效、最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我国国企基本上建立了一套现代企业制度,但总体上还存在不完善、不规范、执行不严格等问题: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如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内部制衡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二是对国有企业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且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导致企业活力不足,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形势快速变化对企业快速决策的需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的一项研究,截止到2012年,国资委共颁布各类规章文件287件,通过对其中255件进行梳理和归纳,发现这些规章文件与履行股东职责相关的仅占31%,而其余的近70%,都是与落实政府公共政策或企业内部事项相关的。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毕竟是市场主体的经济体,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所不同。从企业属性出发,我们的国有企业最终还是要回到现代企业制度上,以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真正做到规范经营决策、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  

 行文结束之际,笔者想起了一个小故事:894年,伦敦城每条街道上堆积起来的马粪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伦敦城之所以会陷入可笑的马粪危机,正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坚信:马匹一直是,并且将来也会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可现实情况呢?到危机爆发那一年为止,内燃机已经存在了近30年;美国人广泛使用沥青铺设的路面已经整整20年。但在当时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城市规划者聚在一起应对马粪危机时,他们依旧相信人们必须忍受马粪,没有别的出路。在笔者看来,现代企业制度就像内燃机一样,已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能拒绝接纳改变,甚至无视它,危机或迫在眉睫。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