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对话财视传媒CEO张刚:媒体的“大买卖”在后头

蓝鲸对话财视传媒CEO张刚:媒体的“大买卖”在后头
2017年08月18日 23:25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8月10日晚上,北京光华路soho的某办公区还是灯火通明。张刚绕着河北、山西开了800公里路刚回来,外卖还摆在办公桌上,见到记者时,他笑称,“人家说看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就是看他最疲惫的样子,你现在看到的我就是这个样子”,但眼前略显疲惫的他,一聊起媒体产业就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在张刚身上有两个标签,一个是中企系(曾任《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一个是“15派”概念首创者(2015年张刚提出,移动互联网及互联网+将带来一次波及中国社会深层次的创业浪潮),而如今,他是中国首个明星企业家粉丝平台——财视传媒的创始人。“很多媒体人出来创业,不乏比较优秀的,但也有不少基本就是靠三种模式:刷脸、软文和黑公关,我们打算走出第四条路径。”

在笔者看来,张刚绝对是70后媒体人里为数不多对趋势看的很清醒的那一类,张刚是2012年5月份离开《中国企业家》杂志,来到老领导刘东华创办的正和岛。在此之前的三年里,他清楚地看到传统媒体不行了,这主要有几个事件:

首先是2009年微博兴起。“很多人一开始是排斥的”,有一些企业家到了2014年、2015年才开始悟到、才开微博,而2009年下半年他算是第一波玩微博的用户,当时的粉丝都成了后来的大V。

其次是意识到微信的力量。到了2011年底,媒体生态有了一个更大的机遇,那就是微信的诞生,张刚回忆第一次知道微信的场景:

一次去杂志的设计中心,看到美编拿着手机对手机喊,我说喊什么呢?她说外卖送饭过来,我得告诉他地址。我问她这是什么产品?她说叫微信,我当时就对这个新鲜玩意有好感。我说,这个不得了,为什么?因为把这个社会比较基层的这帮人,就是一个外卖的快递员都可以用这个东西,而且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语音,迭代了过去大家发短信,之前订外卖要打电话或发短信,现在这个直接吼一嗓子就可以了,要快得多。

当时《中国企业家》还是第一批派记者去采访张小龙的媒体,当时微信的用户数大概是五六千万,这个量级其实还很小(米聊当时也是三四千万)。

但到了2012年4、5月份,微信开始迅猛发展,并开发了朋友圈4.0的版本,“这是一个特别颠覆的产品,像前几个月我们讨论一个小程序一样的产品”,但不得不说,彼时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当时张刚等一批人已经意识到,微信的势头会比微博还要猛。

2012年6月1日儿童节这天,正和岛正式上线,张刚负责正和岛的内容生产,随后一手创办了正和岛微信公众账号,当时大概中国整个微信公众号不超过3000个(注:正和岛微信公众账号2016年初被吴晓波投资,投后估值8000万元)。而在一个月前,2012年5月份,Facebook脸书上市,上市当天市值达到一千亿美金,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在全球买了那么多的媒体,当天的市值却只是125亿美金,只相当于前者的八分之一。

张刚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认为“这就是新媒体的力量。”一次跟陈彤(前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喝酒,陈彤也说,微博要往下走,一个产品风风火火三四年以后肯定有一个周期。事实上,现在微博已经实现了所谓价值重估,投资做了一下科技,有秒拍、一直播、小咖秀、晃咖等,“又活过来了”。

在张刚看来,媒体正在迭代,并且是以影像的方式进行迭代,新的东西越来越多。“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产品,对传统的媒体残蚀是非常大的,新媒体才是未来,这是我当时要离开传统媒体的首要原因。”

最早抓住短视频风口的人:让马佳佳对话柳传志怎么样?

离开中国企业家在正和岛的那段日子,张刚依然在寻找新媒体的下一个风口。2013年12月,一次在去苏州的高铁上,张刚看到一个消息说中国要发4G了,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应该有很大的机会,终端应用的机会可能会更大,回来张刚马上找了几个人去请教,未来创业的方向想往这个方向靠,能不能做短视频?

那时候马东还是爱奇艺首席内容官,他和爱奇艺CEO龚宇都觉得做短视频的想法非常好。“我当时跟龚宇说想做一些新鲜的商业短视频,他对这个想法挺赞成,也对我们前期有特别大的支持。当时他有一个观点对我的影响很大,就是专注于新生商业力量——移动互联网这一代企业家马上就起来了。”

马东做《奇葩说》给张刚巨大的启发,它不仅颠覆了表达形式,也颠覆了一个群体,“可能就是说老的这一波企业家大家未必关心了,我觉得这个说得特别对。然后我们就瞄这个方向,关注更多的新生代企业家,像稍微早一点创办小米的雷军,包括今日头条的张一鸣等等。”

(奇葩说的问世,给财经类短视频也带来了启发)

而与此同时,张刚也察觉到企业家对于影像的巨大需求:

2012年在正和岛的时候,张刚让黄庆军做了中国企业家肖像库,半年时间拍摄了许小年、夏华、王潮歌、王均豪、周其仁等人的照片,“其实我们当时跟很多企业家聊,发现大家是有这个传播和包装诉求的。”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跟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去沟通想拍肖像,当时设想的,是模仿巴菲特一张特别经典的照片,就是两列火车同时启动,启动的时候,巴菲特站在中间。当时给王均豪设计的是站在前面摆一个POSS,一架飞机从头上飞过去。当时,均瑶集团内部测算一下,说这个飞机停航起飞大概需要应该花费80万元人民币,但没想到王均豪说了句话,这个事必须干,付出80万成本也干。

明星和企业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财视传媒现在主要有三档视频节目,《超级脱口》、《梦想三分钟》、《大V开8》。

《超级脱口》是财视传媒做的第一档节目,2014年上线,到今年8月19日就播满整整三年。这档节目一开始界定到15-20分钟,后来缩短到12-15分钟,又缩短8-12分钟,被传到今日头条等平台被剪的更加碎,比如秒拍上会被剪到30秒或者是50秒,这些碎剪的片子播放量特别好,甚至超过百万。

2015年3月3日,周播节目《梦想三分钟》开播,时长更短,专门针对90后创业者,目前,《梦想三分钟》已经做了一百多期,这里面有不少公司不声不响做得很大,比如“衣+”的张默,后来被好多人投,现在估值也相当高,不难发现这帮人有他们的自己的特点,他们的个性、他们的做法跟老一波的企业家很不一样,本身就是特别愿意成为自家企业的代言人,而且代言的个性化表达也相当不错。

显然,财经类商业节目的传播量不可能有综艺节目那么高,几个节目的平均综合传播量在50万左右,少数爆款单期节目会达到上千万,但多数节目传播量非常稳定,这和财视传媒花样百出的传播探索是分不开的:2015年年底,《超级脱口》和《梦想三分钟》开始全平台播出,2016年8月,《大V开8》开始全平台播出。

在这个过程中,张刚清楚地看到,无论从观看还是传播上,短视频的碎片化都是趋势,他记得,《梦想三分钟》开播那天起一直到2016年初,天天跟制片人就节目的长短较劲,“制片人老想突破时长,经常跟我碎碎念,说我就要干到四分钟,三分钟讲不出什么事。我就说3分钟是一个天条,你就必须在3分59秒内讲好故事。”张刚说。

张刚和他的财视传媒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当节目超过4分钟以后,它的跳出率(观众终止观看)是几何倍数的增长。如果时长达到半小时、四十分钟,除非是死忠粉,都不可能看完,就算是死忠粉都达不到观看率或者是完成率达到百分之百,一般维持10%~20%就不多了。“你节目越长,跳出率越高,三分钟是跳出率增长的一个临界点。”他说。

张刚看好一切新媒体产品的碎片化传播潜力,两年前是秒拍,去年是头条,最近则是抖音。事实上,剪碎的两分钟的片子播放量远远超过正片,最高《超级脱口》有一期节目在今日头条上达到了700多万的播放量。

除了时长以外,张刚做短视频的另一个原则,是要求每一个编导都成为产品经理,把这个节目最大化推出去。据了解,财视的编导每做完一期节目要同步到30个以上平台上,《梦想三分钟》单期的播放量,都在26万以上,靠的就是高强度分发。

从几档节目的定位来看,《梦想三分钟》和《超级脱口》两档节目有年龄分界,《超级脱口》只录85年之前的,包括70后、60后、50后这些人,并且要求其企业估值要到达10亿人民币以上。《梦想三分钟》只录85年之后的,85后、90后甚至是00后,要求是获得过首轮融资;类似的是,都带有鲜明的脱口秀色彩。在张刚看来,明星和企业家这两者是打通的,“你说像李冰冰到底是一个演员还是一个投资人?界限好像很模糊。马东到底是一个艺人、还是一个明星,或是一个企业家、一个创业家?这些都是很模糊的。”张刚说。

老一辈企业家对脱口秀会不会接受?《超级脱口》节目验证下来,答案是肯定的 ,“一开始有很多人给我们泼冷水,说这个不可能。我们专门找了很多不善言辞的企业家去拍,发现他们对于把自己打造成脱口秀企业家这件事情,接受度非常高,统计下来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企业家,乐意尝试这个东西。”张刚说,据了解,《超级脱口》三年拍了近150位嘉宾,包括成名比较早的黄怒波、夏华、冯仑、张醒生,也包括后来成名的张一鸣、刘成城、韩坤。

(36kr创始人刘成城、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等人,都曾是《超级脱口》的座上宾)

两档节目也确实给很多企业带来了融资效应。据了解,有不少特别优秀、有脱口秀天赋的企业家参与了二次录制,这里面也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有些企业家,他们自己企业的发展已经够得上《超级脱口》的标准了,却非要上《梦想三分钟》。

而在包装创业者的过程中,张刚还意外地发现了新生意:

比如明星企业家热搜榜这种产品,就特别受欢迎,最早的榜单是2015年底财视传媒和搜狗合作推出的,热搜榜里有陈欧、毛大庆、陈向东、田朴珺等人,他们无一例外特别感兴趣的一点是,都想知道搜索自己的这些粉丝是什么样的人,大数据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时田朴珺就找过来,说觉得市场有巨大需求,田朴珺跟张刚说,就想知道我的粉丝是怎么构成,方便我来推我的书,推我的产品,推各种东西,这件事让张刚意识到,企业家会有需求,要把自己跟大数据粉丝的画像绑定在一起。

流量的红利已经过去,短视频的价值不在于变现

从2014年起,张刚自始至终都抓住了短视频的风口,现在要不要把它变现?

在他看来,这却是个关于选择的问题,可能很多小的机构都迫不及待希望变现,但张刚似乎对短视频本身的变现很不以为然,正如他对媒体软文商业模式的不屑一样。所有很多媒体机构,新媒体机构,尤其是自媒体机构,都是靠软文在生存的,而在财视传媒,采编和市场是分离的,原创内容事业部有三十多号人,但不负责挣一分钱。财视传媒目前单期的节目成本大概1.5万到2万,2015年,当时有一个企业家想要花100万上《超级脱口》节目,被拒绝了。

这确实让人有点惊讶,但张刚有自己的考虑,“流量红利早就没了”,他说。

财视这几年做的几百期内容,既非导流量,也非盈利,而是为了打造一个更庞大的生意——类似于企业家俱乐部的平台,以及衍生的各种业务的想象空间。另外一个事实是,从其他类似产品的发展来看,一旦走上收费,会死的很快。据张刚介绍,在节目《梦想三分钟》兴起以后,有几个节目跟风而起,发现模仿不下去了,就走收费的道路,据说交3000元就能拍一个,但很快市场声响就越来越小。

不在意短视频本身的变现,张刚看重的是短视频的另一重价值。

简单地来说,财视传媒的短视频节目是ToB端的,更确切说,是让创业者和投资人看到。在张刚看来,财视传媒并不需要大众,甚至认为基础的传播量以外的流量都是属于“做浪费型的传播”,“一个小学生都知道我们有一个节目叫《超级脱口》有什么用?《梦想三分钟》期均能到26万就够了,所有投资人都能看得到,维护那一批我们想维护的人,抓住这批人就可以生存。”张刚说。

“这个需要积累,就像刘东华怎么来做《中国企业家》杂志,我们也基本上也是一个思路,要经历三年甚至多年的一个积累,在这个方面形成一个品牌印象——我们是关注未来企业家的,包括90后创业者的。”

媒体,是小生意还是大生意?

长期以来,媒体都被认为是一门小生意,做大就要做社群、做金融、做交易平台、做电商......在出去的元老级人物里,张刚是为数不多还在坚持做媒体内容的人。

如果从《中国企业家》顶峰时期的一百二十多人来算的话,已经有三十多个人出来创业了。细看这些人创业的行业,做内容创业的并不多,正和岛首席架构师刘东华、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NTA及罗辑思维创始人申音、网红金错刀......盘点下来,除了张刚创业侧重内容以外,从《中国企业家》出来创业做内容的佼佼者就属虎嗅创始人李岷了,但虎嗅去年的营收却是“不尽人意”。

这也是张刚最感慨的,他一直说,媒体是门小生意,财视传媒的未来商业布局,会彻底颠覆媒体的概念。

张刚眼中未来的财视传媒,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蓝标”,“都在探索,我们现在还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定位,大数据的传播只是一个界定,区别于过去的传统媒体的传播,你也可以叫‘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奥美’,现在有很多的传播机构在探索这种可能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单纯做一个传媒公司的话,注定是个小生意,没有什么太大的前景。”

目前,财视传媒有一个产品叫传播达人汇,这是一个运作很久的一个组织,它的主要成员是媒体高层、企业公关总监、市场总监,已经做了三年半的时间,核心会员200人,“在中国几乎所有你听过的企业家的公关市场总监都在其中,或者参与过它的活动,这里面包括联想、阿里、腾讯、京东的公关总监。”张刚说。

传播达人汇除了在北京每月至少举办一次活动以外,在上海、山东、山西、深圳也会同步做起来。通常的一次活动规模大概在50-80人之间;再小一点,就做成私董会,这其中也会做一些收费的定制沙龙。再大一些的,会超过200人;年底的峰会就会到达1500到2000人。

(传播达人汇联合HTC VIVE主办的虚拟现实沙龙刚刚落幕)

另一个产品是未来企业家俱乐部。这个财视传媒已经做了半年了,目前仍在摸索,比较活跃的企业家像盛希泰、王小川、杨守彬、姜明、吴声等等,每个月都会有活动。“我们不做圈子,就是做平台。”张刚强调这个产品的属性。

在张刚看来,类似的社群是财视传媒的中端业务,而更具想象力的,是后端:

后端财视做的是类似于“大数据传播时代的奥美”,榜单肯定会做,然后数据这块会介入更多的合作,目前合作企业包括百度、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狗、360,年底之前可能还会再融资,搭建技术团队之后来做自己的数据业务。

从杂志到视频,专注新生+本土商业力量

从《中国企业家》到财视,让张刚认识到一个道理,无论做企业家杂志还是短视频,都必须紧紧把握新生和本土的商业力量。

2011年,张刚在《中国企业家》杂志负责内容,那一年,他和马云见了三五次,见了刘强东三五次,聊得挺深入。在2011年底,张刚把刘强东邀请到《中国企业家》杂志25位企业领袖峰会颁奖晚会,因为刘强东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对他比较照顾,所以当天晚会的时候,刘强东在贵宾室里坐在张刚旁边,不断问他这个是谁,他说这个是柳传志,刘强东问这个是谁,张刚说是吴亚军,张刚说你怎么一个都不认识?刘强东说我不混这个圈啊,张刚说你卖联想的产品你都不认识柳传志?刘强东说我真的不认识。

张刚更清楚记得,自己财视传媒采访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时,还是2014年下半年,那个时候的张一鸣还是“呆萌呆萌的”,人也特别谦和、好打交道,而现在的估值220亿美金,俨然要冲击BAT了。

“真的见证他从一个呆萌少年发展到今天的这个样子。在这个行业里,你自觉不自觉,就会距离商业很近,距离商业的成功人士很近,所以就容易有冲动出来创业。”张刚说。

所以谈到《中国企业家》这本杂志,张刚最大的感触就是,这是一本专注跟企业家打交道的杂志,《中国企业家》有一个口号——“牵挂企业家命运的杂志”,这个有一点悲天悯人,后来改成关注一个阶层的生意和生活,仔细分析这两个slogan不难发现,以这群人为核心,做各种传播,做各种活动,跟企业家有非常高的关联性。

这里还可以拿另一本杂志《环球企业家》做个比较,2001年的时候《中国企业家》杂志正在往上走,也是2001年,《环球企业家》有一个变化,李勇做了主编(后来做网易副总裁,从网易出来做投资人投资了陌陌、虎嗅等一些公司),当时《环球企业家》做的事,主要是把国外的跨国公司500强,世界500强的那些模式和案例“翻译”到中国。

张刚觉得,当时的《中国企业家》杂志不是这样的,它始终是跟本土的企业家一起成长。“记得当时很多人觉得环企多么高大上,封面老外又有气质、形象又好。上期是IBM的董事长,下期是雅虎董事长,中企杂志是今天是李书福,明天是名不见经传的马云,全都是这些人。那个时候,大家会觉得这帮人到底值不值得关注呢?”

但是到了2005年以后,国内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反转,代表性事件,是联想就把IBM的PC部门收购了,也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后,国内外的信息差、理念差、模式差逐渐在消除,很多企业开始走出去,收购国外企业,而也是从2005年到2009年,《中国企业家》迎来了黄金时期。

正是因为《中国企业家》的经历,让张刚清醒地意识到,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并早早提出了“15派”(2015年前后进行创业的创业者)的概念。

张刚前几天跟牛文文聊,牛文文也认为后端放在大数据传播这一块是对的,这样会形成大生意。如果像其他媒体机构一样,今年一千万、明年一千五百万、后年两千万,这是一个自然增长。“我们试图追求的是爆发式增长,什么叫爆发式增长,今年应收是500万,明年可能是两千万、再后年是五千万,再后年就是一个亿两个亿。只有实现这种爆发式增长,这个机构才有大的想象空间,否则生意做不大。”张刚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