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5000亿征程 ,碧桂园万亿土储确保增长

踏上5000亿征程 ,碧桂园万亿土储确保增长
2017年08月24日 21:50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为记者 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1992年诞生于广东顺德,2007年在香港上市,2016年碧桂园以3088亿元销售跻身行业前三甲,确立房地产行业三强鼎力格局。碧桂园用25年时间迈入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300强,以230.4亿美元营业收入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2017年,碧桂园蓄势待发,销售金额稳居行业第一。8月22日,碧桂园业绩发布会在香港举行,截至2017年6月30日,碧桂园实现销售金额2889.1亿元,同比增长131%,合同销售面积32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3%,规模和增速均领跑行业。

在目前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行业大环境下,碧桂园以领跑姿势奠定行业“一哥”地位。

业绩增长亮眼,碧桂园决定将全年销售目标由年初4000亿元提升至5000亿元。从房企目前公布的业绩目标看,碧桂园5000亿元业绩目标为行业最高水平,这就意味着,碧桂园或将持续保持领跑地位,一举拿下2017年全年销冠宝座。

业绩增长再翻倍

碧桂园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碧桂园实现销售金额人民币2889.1亿元,同比增长131%,业绩增长再度翻番。除了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实现大幅度增长,利润方面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碧桂园实现总收入777.4亿元,同比增长35.5%;毛利为171亿元,同比增长42.1%,核心净利润为71.9亿元,同比增长34.9%;股东应占利润为75亿元,同比增长39.2%。碧桂园上半年现金销售回款约为2205.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9.8%,实现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在国家去库存大背景下,碧桂园去库存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6月30日,带入可销售货量比2016年末减少10%,整体去化水平良好。

同时,碧桂园各项财务指标都得到了明显优化,上半年净借贷比例为37.8%,较2016年末下降了10.9个百分点,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据了解,碧桂园已3次实现规模翻倍增长。回顾碧桂园近几年业绩发现,自2013年以翻倍增长顺利进军千亿房企阵营,碧桂园一直延续高质量增长的态势。2016年以120%的年增长率成为增速最快的房企,此次半年业绩增速再创历史新高,碧桂园一直在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

正如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年初2016全年业绩会上所说,碧桂园并没有要超越谁的计划,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以万科这些优秀企业为学习模范,希望能够通过努力超越自己。

莫斌在业绩上宣布将2017年销售目标提升至5000亿元,并表示碧桂园可能完成超5000亿的业绩,引领行业规模集中加速提升的潮流。如顺利完成业绩目标,碧桂园或将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2017年年度冠军。

对于行业第一,碧桂园更希望保持高质量的稳健增长。在此次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及执行董事莫斌坦言,碧桂园追求有质量的发展,并不一定要追求规模第一。

解密高增长秘诀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频出,部分房企业绩受到政策调控影响,为何碧桂园能够保持高质量增长?

从上半年碧桂园销售金额的区域分布来看,2889.1亿销售金额中,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合同销售占比为41%,三四线占比为59%,目标为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销售金额各占50%。

碧桂园坚持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全面发展的战略,在政策调控下具备较强的战略纵深,在一二线城市销售受调控影响的情况下,受益于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同时,这一发展战略为今后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管未来政策和市场如何变化,碧桂园都会有业绩增长亮眼的区域。

同时,从碧桂园区域布局来看,碧桂园提前布局一线城市周边的城市群,聚焦城镇化发展红利,在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心城市大量的人口和购房需求将外溢到周边城市。

从产品布局来看,碧桂园在一二线城市为首次购房者提供主流产品,持续巩固市场,以强大成本控制能力和优质的产品吸引客户。

在杨国强的企业哲学中,碧桂园将始终践行“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的理念,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数据显示,碧桂园上半年的销售均价为8955元/平方米,这一销售均价为10强房企最低水平。

在三四线城市,碧桂园坚聚焦核心区域,为改善型客户提供高档的大户型公寓和别墅,提高品牌溢价能力。同时能够增强产品的有效供应,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据了解,碧桂园为三四线城市打造的劳斯莱斯产品已成为明星产品,深受客户喜爱。

碧桂园坚持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全面发展的战略,随着碧桂园销售规模的扩大,碧桂园高性价比的房屋将惠及更多百姓。

2.7万亿可售资源引爆业绩增长

作为土地市场的“拿地王”,碧桂园开启攻城略地的马达,在全国各地拓展土地。2017年上半年,碧桂园斥资1686亿元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共5084万平方米。其中属本碧桂园股东的总代价约1295亿元,目标为一二线城市的新购土地代价占比为67%。

截至2017年6月30日,碧桂园可售资源达到27125亿元,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已披露的可售资源为15062亿元,另有潜在的可售资源12063亿元。其中已签署MOU、暂未完成工商登记的可售资源约为人民币1500亿元,参与一级土地开发的可售资源超过一万亿元。

碧桂园还将保持快速的土地扩张步伐。莫斌表示,基于全年5000亿元的合同销售目标,碧桂园今年获取土地的现金支出预算大约为2200亿。大量土地储备为碧桂园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可以预计,随着大量土地储备进入市场,碧桂园业绩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期。

同时,碧桂园采用高周转模式,开盘时间低至6.9个月,现金流回正周期低至9.1个月。同时,碧桂园在各个城市试点推广SSGF新建造体系,将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施工效率。高周转模式将持续推动碧桂园的高质量增长,目前多个房企纷纷效仿碧桂园,以高周转为动力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健发展。

目前,包括瑞银、摩通、花旗等机构纷纷上调碧桂园评级,看好碧桂园发展前景。花旗发表报告称,相信碧桂园估值重估会持续。野村发布研报提升碧桂园每股价格至11港元,评级“买入”。

8月22日,碧桂园每股收盘价为9.72港元,较年初的上涨126%,市值达到2074亿元。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碧君表示对未来股价充满信心,认为随着规模和毛利的持续增长,股价表现也会越来越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