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暴富?起底一场声势浩大的庞氏骗局

想暴富?起底一场声势浩大的庞氏骗局
2017年09月05日 16:09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 9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公告称,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详情见链接: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374222/index.html

什么是ICO?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发售数字代币融资,有的叫首次公开售币。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其含义与IPO相似,都是指通过发行一样东西来进行募资,只不过,IPO发行的是自己的证券,但ICO的发行物是电子货币。

ICO最早出现于2013年,主要募集的是比特币。随着众多类比特币的虚拟货币的产生,ICO开始成为这一市场的主流融资渠道,也就是公司直接发行自己的数字代币,以进行项目众筹。

简而言之,ICO是一种筹措资金的方式,公司通过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来吸引投资者,投资者从中获得加密数字作为回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特币。以以太坊(ethereum)为例。2014年,以太坊筹集了1800万美元比特币,几年的飙升之后,目前以太坊的市值已接近190亿美元,以太币交易价格超过200美元。

ICO如何定性?

央行公告称,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ICO一度被认为巧妙地规避了《证券法》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相关内容。经监管部门与多位资深法律专家讨论,得出结论:ICO仅仅是穿了合法的马甲,其本质就是变相非法集资。除此,即使ICO可以摆脱非法集资的嫌疑,但也涉及明显的合同诈骗。

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虚拟货币大跌?

此次公告,无疑是给虚拟货币的发展泼了大大一盆冷水。在央行发布公告,要求立即停止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后,各大代币全线下跌。火币网平台的比特币人民币报价30分钟内跳水近1700元,跌幅扩大至4.79%,跌破27000元/枚关口。

以太坊跌200元至1950元;超级现金Hshare(HSR)跌超50%;ICO代币量子币(QTUM)跌超30%;EOS跌超30%;OmiseGo(OMG)跌20%;Lunyr(LUN)跌17%;VeChain(VEN)跌20%。据CoinMarketCap网站追踪显示,866种代币的市值仅在周一一天就蒸发近200亿美元。比特币也出现大幅下跌,最低跌至26000元/枚。

不过,代币目前的处境并非毫无征兆。早在9月2日晚间,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的比特币中国便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暂停ICOCOIN也就是ICO币的充值与交易业务。而ICOCOIN在比特币中国上线还不到一周时间。

继8月30日ICO项目平台ICOINFO宣布暂停所有ICO(首次代币发行)业务后,比特币中国9月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比特币中国即日起暂停ICOCOIN充值与交易业务,并将于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星期日下午6点暂停ICOCOIN提币业务。

区块链技术将何去何从?

然而,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区块链这个技术本身,会自动生成一个“标的”(一串用于证明的代码),就是所谓的“代币”,如果禁止“代币”,有可能很多区块链项目根本就无法推进,因为这个“代币”就是区块链里面的产品。以后叫什么名字好?

对于区块链技术,报道君还是看好的。毕竟央行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对此项技术进行开发研究。但是在正式应用之前,监管还处于空白区的当下,任何投资行为都应该慎之又慎。

其实,报道君认为,那些特别看重ICO对区块链创业公司有很大贡献的看法,八成是不靠谱的,真正好的项目,不需要做ICO也能融到资。因此,不要一味的夸大监管对行业的打击,也不要小看区块链市场那些真正有技术和实用背景的项目的生存能力。公告中称,对于已实施的ICO项目予以“清退”,说明损失基本上是要投资者自行承担了。花钱买教训。大浪淘沙,慧眼识珠,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会知道谁在裸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