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英国乔治小王子上的学校,每天只教学生一件事

这所英国乔治小王子上的学校,每天只教学生一件事
2017年06月26日 19:40 海外投资政策

提示:点击上方"海外投资政策"订阅本号,以便随时来访。

投资哥

导语

中国的文化是指向内心的。所以,我们关于善良的教育,往往倾向于注重内心的修为。而西方文明是外向的,他们认为人在面对世界时,需要寻找恰当的解决方式。一个人的善良,体现在能够恰当处理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有技巧的面对世界和别人。

PS:安得燕屋千万间,大庇天下善士尽欢颜——马来西亚燕屋投资计划

我们希望世界是善良的。然而,相比升学和工作,善良有什么用吗?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跟大家说一个跟教育有关的新闻。前天,英国皇室宣布,四岁的乔治小王子今年9月要上学了。(英国的小学接收4-13岁的孩子,入学后先上预备班)

小王子选择的这所学校,叫做Thomas's Battersea。它是一所受到本地中产阶级,尤其中上层父母青睐的精英学校。

据说家长主要是银行家、律师、医生、记者等在英国社会高收入的专业人士。

而这所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是什么呢?你也许猜到是“优秀”、“全面发展”、“尊老爱幼”等等。

都不是。校长说,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是:善良。

(小王子即将就读的学校Thomas’s Battersea,慈善和多元融合是善良教育的一部分)

不是简单的助人为乐。

英国精英的善良教育,包含几个层次:

1

善良,意味着尊重他人

小王子的学校领导举例说,善良意味着,孩子们不允许拥有最好的朋友,而必须跟所有孩子都成为朋友。

听起来有点夸张:作为一个有正常情绪的人类,怎么可能喜欢所有人呢!

但学校认为,行为上的尊重是必须的。如果孩子故意疏远一些人,制造不公平,会伤害他人的情感。

英国精英教育重视培养人的情商,甚至胜过学业。孩子要从小学习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了解不同的社会阶层、种族、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

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必须在行为和礼节上,对他人表现出接纳和尊重。

老师也一样。不能在行为上亲近一些孩子,疏远另一些孩子。英国人认为,孩子们通常很敏感,如果老师处理不得体,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伤害。

我伦敦同事的孩子在另一所有名的私立学校,那所学校也有严格的教育,比如,如果孩子想庆祝生日,必须邀请班里所有同学,不能只邀请自己喜欢的朋友。生日聚会可以采取野餐等简单的庆祝方式,不能太奢侈。

这样做的原因是:要避免在精神或物质上,给其他孩子带来情感伤害。

前天看BBC的一个纪录片,拍摄了以培养学霸精英著称的伊顿公学,伊顿的校长也讲了类似理念。他说精英教育,除了让孩子获得杰出的成绩,最重要是让他们学会接纳别人,尊重他人的不同。

看上去是为了别人,实际上也是为自己。

人是社会动物。对他人接纳,学会调整关系,是一种高级的智慧,利人利己。

我在前两篇文章里提到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

当孩子们长大进入职场,一定会面临一个复杂的人际圈。里面不仅有自己的同乡和校友,还会有不同地域、语言或种族的人。价值观更是千差万别。

如何让你的工作伙伴信任你?

对他人在行为和言辞上表现出接纳和尊重,一定是良好合作的第一步。

这听上去很容易,做到却不容易。

在国际公司,中国的员工,往往更喜欢跟中国人打交道。而小圈子文化,往往影响了我们升职。

很多人是出国后慢慢悟到:Be nice,学会在礼节上尊重别人,自己的世界才会变得宽广。

2

善良意味着尊重自己,敢于表达意见

英国的这个理念,跟中国不太一样。

传统中国文化评价一个人善良,往往是说这个人懂得隐忍,即使有想法,也不会当面说出来,而是藏在心里。

但英国人(以及美国人)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认为,善良的前提是不冒犯别人,也不委屈自己。

什么是冒犯别人?

如果你因为一个人的收入、婚姻、家庭地位、种族、习惯或外表,对他进行评论和质疑,无论当面还是背后,都属于不够善良,没有礼貌。

什么是委屈自己?

就是你明明对某个决策、提议或者做法有意见,但是没有提出来,而是一边抱怨,一边执行。

中国的孩子在国际公司升职难,常常是因为我们对于领导或同事的提议,既不提问,也没意见,而是沉默的执行。

这很吃亏。

当你对一个组织没有意见,选择沉默,别人会以为,你在这里做的不开心,懒得表达意见,可能正默默寻找新的工作。

同样作为华人,我觉得好冤。并不是我们正谋划跳槽,懒得提议,而是中国式的善良,让我们不太习惯当面质疑别人。

西方人所说的“对事不对人”,在中国的文化里不易理解,甚至不被接受。因为我们倾向于认为,如果你质疑我做的事情,等于在质疑我这个人。

所以为了不得罪人,中国人的社交规则往往是,把意见藏起来不说。

但这种中国式的善良,违反了英国人的“善良”规则。

他们会认为,你压抑了自己的想法,对自己不好;同时没有解决问题,对别人也不好。既不利己,也不利人。

在彼此压抑的环境下相处,最终容易导致关系破裂。

所以,英美的精英教育不赞成这样。

他们鼓励有意见要说出来,有效展开沟通,这样才能增进了解,分享智慧,让一段关系、一个家庭或一个组织良性发展,减少问题,彼此都开心满意,效率得到提升。

3

善良是一颗美好的内心,但更是一项高级的技术

英国的善良教育背后,是关于公民素养的一系列技术培训:包括安全常识、沟通技巧、尊重手段等等 (没错,尊重也需要手段!)

这些在小王子的学校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

英国人致富早,他们在百年财富积累中发现:原来金钱是买不到一切的,比如生命、爱和尊重。所以,一个社会长久富裕,需要人们不仅能想到别人,而且能在技术上给予支持,让人感到生命受到尊重和保护,产生安全和信任感。

于是在英国,当一个人倒在路上时,不仅有人救,而且路过的一些人具备基本的救援常识,这些常识往往在儿童时期就学习过。

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是那种既有善心帮助陌生人,同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当一个社会的陌生人既有爱心、又有常识,既有行善的动力,也有行善的技术,这份保障,才是善良带来的巨大财富。

同样的保障,还体现在沟通智慧层面。

英国精英特别注重语言沟通技巧。他们虽然鼓励表达意见,但是在表达方式上,要体现出对人心灵的尊重和保护。

前面提到的伊顿公学的纪录片里有一个细节。小男生们早晨出门上课,必须穿西装打领带。有个孩子忘了领带,被教务人员看到了,老师拦住他说:

”Hey,小绅士,你有没有发现,你忘记什么了?”

孩子低头一看,哎呀领带忘了。赶紧回宿舍打好了跑出来。

教务人员再看到他时说:“太棒了,谢谢你!”

这是很典型的英国式沟通。老师或家长不会直接说:你怎么没戴领带!

让孩子觉得很反感:你怎么又来管我!

两边不开心。

英国的家长老师,倾向于通过一个疑问句,让孩子自己来回答。尽量避免他人逆反,造成冲突和对抗。

当孩子发现并改正了问题,父母和老师会对孩子说谢谢你!

英国人认为,尊重的前提是把对方当作和自己一样有情绪的人。每个人都反感别人指手画脚,但同时又希望自己不断进步,成为很棒的人,让自己的行为有价值。

当他听到一声感谢,意味着他的行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他做的很棒。

这种沟通方式延伸到职场,就被称为领导力。

比如,我的英国老板就是典型接受英国式精英教育。当他希望我按照他的思路改正一份报告时,他不会直接说:“你按照我的框架,带领大家重新做。”

而是会说:“我帮助你把框架搭好了,这样也许可以更容易一点?”

听上去好像是说,我之前做的令他不满意,并不是因为我做的不好,而是任务太难了。

这让我觉得接受起来很愉快,他没有命令我什么,反而帮助我搭了框架。

但傻子也知道,事实肯定不是因为任务太难,而是我没有达到他的目标嘛。

只不过,傻子也喜欢听好听的话。

每当任务完成,老板会非常礼貌的说,谢谢你们。

这种有立场,但聪明委婉的沟通方式,正是英美所说的领导力。

它的背后,是英美精英教育希望未来领导人学习的技巧,即:如何通过恰当的语言,让你对他人的指导和管理,被别人接受,甚至心怀感激。

也就是说,你的善意,无论针对组织还是个人,可以成为一种动力,而不是制造冲突。

英国人认为,聪明的沟通,最大限度保护人们心灵不受伤害,更加容易建立长远的关系。

当然,说这些并不代表我认为,英国关于什么是善良的评判和教育,一定比我们好。

还是那句话:每种文明都有优缺点。借鉴别人优势,发挥自己长处,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中国的文化是指向内心的。所以,我们关于善良的教育,往往倾向于注重内心的修为。比如,当对方的语言不中听,方式不得体时,只要是为我们好,是善意的,是可以通过内心力量圆满接受的。

而西方文明是外向的,他们认为人在面对世界时,需要寻找恰当的解决方式。一个人的善良,体现在能够恰当处理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有技巧的面对世界和别人。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准备走向国际的中国孩子,请你一定要看到这些差异,学习西方人认可的善意和与之匹配的领导力,让周围的各种关系良性发展。

这个世界喜欢善良的人,更喜欢用他人的方式,让别人觉得舒服的人。

当你的善良,既能成功的照亮自己,也能成功照亮别人时,它会变成一笔宝贵的财富,既有物质价值,也有精神的意义。

善良,有时是一种高级的智慧。

延伸阅读:

一门心思出国深造,那么国外的精英教育究竟是什么

在德州麦金尼市包伊德中学的十八岁毕业生赖丽莎.马蒂内兹(Larissa Martinez)因为在校表现优异被选作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可是,对赖丽莎来说,在求学的这条路上自己遇到了无数的艰苦与辛酸。

当她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千名学生和家长发言时,她说:“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所有人都听到过的高大上的毕业致辞,我决定站在这里向各位坦白,这可能是我说出这个事实的仅有机会,即无证移民也是人。” 她哽咽着给大家讲了一个发生在她身上真实的故事。

在赖丽莎11岁那年,为了逃避经常酗酒家暴的父亲,她的母亲带她和妹妹由墨西哥偷渡到美国。美国的生活看起来令人向往,而赖丽莎远在墨西哥的亲戚也都相信她在美国过着舒适的日子,享受着真正的精英教育。

可是冰冷的现实却是赖丽莎一家三口勉强栖身在一个只有一间卧室的公寓,母女三人共挤一张床。而且赖伊莎表示,因为她非法移民的身份,她的学识和才智往往受到更多质疑,这也使她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格外艰辛,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机会。

可能在许多外人看来,拥有着4.95极高GPA,上过17门AP课程的赖丽莎一定是一名典型的精英,她生活在精英家庭,享受着精英教育。

其实传统意义的‘‘精英’’是指一些社会特定阶级的成员,由于其社会地位或是财政资源上的优势,才被视为精英。在这定义中,一个人的智慧和学识不得不和他(她)的地位和家庭背景联系在一起。所以没有财政优势和社会地位,只能在美国繁荣浮华的剪影下苟且生活的赖丽莎并不能被称为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典型的精英。

可是赖丽莎却靠自己的努力,在美国没有经济实力,没有家庭背景的情况下依旧收获了世界一流学府耶鲁大学的入学资格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这不禁让我们在钦羡的同时产生了一个疑问,美国所谓的精英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到底什么样的人可能会成为精英?

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历史学博士,阿勒根尼自由文理学院的历史系副教授伍国认为美国精英教育的实质是精神,他们除了提供一些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和环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于人生计划及思考方面的能力,他们期望把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承担责任的一群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精英教育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于精英教育的定义,他们并不特别要求学生有着特别的身份背景甚至经济基础,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把所谓的精英培养成精英,而是给所有学生提供一切让他们可能成为精英的机会。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是先精英,再教育;而美国的精英教育则是先教育,再精英。

前些天我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文理学院之后,我为何不再相信精英主义”,这篇文章的作者Y讲述了TA在Pomona大学读书时的一些经历。Pomona大学百度百科里的第一句话就是“只提供精英本科教育,不设研究生院”,所谓的精英教育吸引了一大批家境殷实的学子,也让Y单方面认为在这个学校读书的人都是有着良好家庭背景和经济基础的所谓的“精英苗子”。

可是在Pomona大学求学的经历让Y明白了许多,Y的很多朋友居然都是和赖丽莎一样过着社会底层生活的非法移民。但是这些同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脸上永远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们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自卑痛苦,相反他们乐观开朗并且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们懂得抓住并且把握人生中的一切机会获得成功。若不是在他们偶尔低落时陪他们谈天,Y根本不会知道原来他们的人生中有着这么多的不如意。但是很幸运的,正是Pomona大学提供的这种人人平等的教育方式让这些无合法身份的学生有和他人一样的机会成为精英。

文理在前,精英靠后。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所有的学生都拥有了改变命运变为精英的能力,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稳扎稳打,他们更是饱尝艰辛之后更加珍惜眼前的机会。这些经历过磨难的孩子,未来才更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精英。

在我刚开始留学的时候,原以为所有的留学生都有着优渥的家庭背景和经济基础,也为此感到自卑,因为我的家庭只是很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了让我出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我的家庭牺牲了许多。后来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度我才知道,我身边这些家境一般但是希望自己孩子可以得到精英教育的家长还有很多,我的许多朋友也都来自很普通的小康家庭。

这些家境普通的同学则在各大社团和学校的career fair上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之不易。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是通过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社会地位培养而出,那么通过自己努力越过艰难险阻而成为的精英才更加难能可贵吧。

精彩推荐

1. 董明珠被免职后首次发声:为何人在遇到困难时,朋友大多是锦上添花而已,雪中送炭的为数不多?

2. 乔布斯临终遗言首度公开,震撼灵魂,令人深思!

3. 从美国街头特朗普总统的裸体塑像上,看到了一个大国的自信!

4. 皇长子的46岁人生

5. 来到美国后,我再也看不上中国姑娘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