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李嘉诚从香港撤离,他比王健林强在了这两点!

刚刚,李嘉诚从香港撤离,他比王健林强在了这两点!
2017年08月01日 10:15 商智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智库”

来源:财经锐眼(ID:xdbc68)作者:锐眼哥

一、“卖掉香港、加仓欧洲”,李嘉诚再放大招!

刚刚,李嘉诚又双叒叕跑了...

昨天(7月30日)晚间,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和记电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Asia Cube Global Communications Limited(买方)订立买卖协议,公司以144.97亿港元现金将其在HGC(该公司持有固网电讯业务)中的全部权益出售给上述买方。

144.97亿港元,这个规模有多大呢?目前,和记电讯的市值才135.4亿港元,李嘉诚此举卖掉了比总市值还高的资产,毫无疑问,这是一笔金额巨大的交易!

在大举卖掉香港业务的同时,李嘉诚却又在欧洲大举加仓。

7月27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地产和长江基建集团发布联合公告,拟以41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57亿元)收购德国能源管理综合服务供应商ista Luxemburg GmbH(简称依斯塔)及其附属公司。

早在今年1月,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就以约424.5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澳洲能源公司DUET集团。

如此算来,李嘉诚光今年光收购这两家海外能源公司,就耗费了超过800亿港元的巨资!

根据公开报道,最近4年来,李嘉诚出售中国大陆和香港资产的情况是这样的:

从上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2016年之前的交易中,李嘉诚卖掉的项目规模均没有超过100亿港元,规模不算很大。而2016年10月和2017年7月这两笔最近的交易,规模都超过了100亿港元。

有卖就有买,再来看一下2010年之后李嘉诚投资海外的情况:

从上图中,也明显可以看出,在2014年之前,除了91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之外,李嘉诚的海外投资规模还不算大。但2014年10月之后,李嘉诚每一笔海外收购的金额都超过了100亿港元,海外投资的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二、潘石屹、王健林纷纷减持大陆房产

最近几天,李嘉诚连续搞出“国内减仓、海外加仓”的动作,这让锐眼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部分国内地产商减持大陆房产的行为。

以知名地产商潘石屹为例,从2014年开始,潘石屹旗下的SOHO中国每年至少卖掉一个上海项目。

SOHO静安广场、SOHO海伦广场、凌空SOHO、上海外滩金融中心、SOHO世纪广场......这些项目已经被潘石屹悉数抛售套现。

就在不久前的6月26日,SOHO中国又披露,将以35.73亿元人民币整出售上海虹口SOHO。

在短短4年时间之内,潘石屹通过销售京、沪两地的物业项目,已经累计套现了超过340亿元!

此外,前段时间大陆首富王健林以637亿的价格甩卖万达旗下13个文旅项目和77个酒店的事情,也再一次说明了地产大佬们在撤离内地的房地产市场。

三、李嘉诚,低负债经营的智者

仅仅在半年多之前,老王还放出豪言,要让自己的文旅项目超过迪斯尼,现在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却开始卖资产了。

潘石屹、王健林,这些大户们越来越多的把钱回笼,单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一大原因就是要减轻负债。

关于债务,此前李嘉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

“中国内地房地产过去持续上涨,往往以高于市值的价格也无法投得土地。现在价格的确涨得太高,一般老百姓买不到,投资地产的公司也有危险。过去两三年我们买入的项目较少。香港地价已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趋势……若地产业务继续艰难地经营,高价投地而亏本,就是对不起股东。

我做生意的原则,一方面是对于债务和贷款问题要非常小心,如履薄冰。另一方面,我在地产经营上步步为营。如果地产价格太高,到老百姓买不起的时候经营就有风险了,我不会冒险去赚最后一个铜板。”

众所周知,万达前段时间出售资产的一大原因是就是减轻负债。据统计,万达这几年在海外投资的规模高达人民币2500亿,截至2016年底,万达的负债率高达70%。所以银行这边“稍有动作”,万达就得迫于资金压力卖掉自己的部分业务。

而相比之下,李嘉诚在海外投资的总额虽然远远超过万达,但其负债却是很低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年末,1万多亿总资产的长和集团,债务净额才1400多亿。

四、李嘉诚比王健林的高明之处

为何王健林的负债这么高,李嘉诚的负债这么低呢?原因还是在于两人做生意的思路不同。

1.李嘉诚在低买,王健林在高买

如果要问李嘉诚做生意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那么“低吸高抛”绝对是他的不二标签。

早在1967年香港经济陷入萧条时,李嘉诚果断选择了抄底房地产行业,由此大获成功;而在2015年,李嘉诚趁着欧债危机之后的欧洲资产价格偏低时,再次抄底了一把。

相比之下,王健林就买在了高点。举个例子,当年万达收购美国院线AMC时,支付了26亿美元,这比之前的市场预估值溢价了73%。

2.李嘉诚投资的行业优于王健林

回顾李嘉诚的海外投资,我们不难看出,他将大把的资金投向了港口码头、燃气水电这些持续产生现金流的行业。有了充足现金流之后,负债自然就不会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自然就强。

此外,在投资了传统的高现金流行业之后,李嘉诚还用较小的资金投资了一些最有可能产生超高回报的前沿高科技行业。

李嘉诚投资的高科技公司有Facebook、Skype、Siri、AlphaGo的开发者——DeepMind等。就在前两天,FACEBOOK的总市值突破了5000亿美元,据测算,李超人收获的回报很可能已经超过了40倍!

而王健林的海外投资中,AMC影院、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这些文化娱乐和体育项目相比李嘉诚的传统高现金流行业以及高科技行业,既缺乏稳定性回报,又缺乏想象力。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李嘉诚被称为“超人”绝非浪得虚名,其投资眼光、投资水平、经营功力令人折服,他比一般的商人高出了不止一个水平。

“姜还是老的辣”,已经年近耋耄之年的李嘉诚,在生意场上值得后辈们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