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丨剑指监管套利:还我一张真实的银行报表

视点丨剑指监管套利:还我一张真实的银行报表
2017年04月17日 18:10 IMI财经观察

近期,银监会频频发文要求加强银行业监管,银行业的“监管套利”也一直受到市场关注,“监管套利”会带来怎样风险?若实施清理整顿,会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实体会造成何种影响?IMI研究员、国泰君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剑撰文解读。文章首先回顾了银行监管的本质,指出监管的目标就是为了控制银行的“欲望”,基于银行“人性本恶”的假设,防止他们为了追逐过高收益而承担过多风险,从而影响银行体系稳定。进而引出监管套利的起源,并提出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的本质是通过调整报表,美化监管指标,实现变相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从而获取更大盈利。仅仅从制度上下文章,是不可能杜绝这种监管套利的,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到位更为重要。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为什么要严格监管银行业?

1.1 银行业务的本质

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非常简单明了,主要是获取息差收入,外加一部分中间业务收入。所谓息差收入,即银行资产(最主要是贷款)获取的利息收入,与负债(最主要是存款)所支付的利息之差。

从金融本质上而言,这个利差收入,是对银行的业务工作、风险承担的回报。业务工作,包括银行拓展与服务存贷款等客户的各项专业工作。而承担的风险,则包括:

(1)信用风险:银行发放的贷款会有信用风险,即借款人无法全额偿付本息的可能。而银行自己承担这种风险,并不将这个风险转嫁给存款人。因此,银行要相应获取回报(风险溢价),来覆盖这种风险。这一回报包含在息差里。

(2)流动性风险:银行发放的贷款流动性较差,久期较长,银行不能随时向借款人拿回资金。但银行的存款流动性好,久期较短,存款人可能随时来取款。因此,中间有流动性风险,这风险也是银行承担,于是银行也要相应获取回报。这一回报也包含在息差里。

因此,小结一下,银行赚取息差,息差包含的是银行的业务工作的回报,以及对承担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回报。

1.2 银行逐利的扩张

银行也是逐利的金融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明白了银行的业务本质后,问题就来了:银行如何才能赚更多钱?那还是得从其本质出发。

首先,靠增加业务工作,多干点活。员工们多卖力一点,是能增加收入,但也增加不到哪去,毕竟银行员工的业务能力、劳动强度、工作时间有限。

于是,通过提高风险承担,来增加收益,是历史上很多银行采取的方式。增加风险的方式,无非三种: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

(1)加杠杆:是指增加整个银行的财务杠杆,即去吸收更多的负债,用于发放贷款,扩大规模。这就是为什么众多银行都有很强的扩大资产规模的冲动。

(2)加久期:是指拉长资产的久期,缩小负债的久期,加大期限错配程度,从而加大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缺口(也就是承担更多流动性风险),从而获取更高息差。

(3)降信用:就是主动接受更高的信用风险,将资产投放于风险更高的领域,利率更高,也就能获取更高的资产收益率。

但毫无疑问,这些做法均是在扩大收益的同时,也扩大了风险。理论上,如果收益能覆盖风险,那么这些做法在商业上似乎是可持续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完美均衡收益与风险,一不小心风险失控,就玩完了。因此,古今中外,银行(及其前身)因为风险偏好过高而导致经营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

1.3 银行监管的目标

而商业银行又与普通企业不同,它经营的存款履行着货币职能,涉及公众利益,因此其破产的外部成本很高,会引发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于是,从公众利益和金融稳定考虑,要阻止银行的贪念,这就有了银行业监管。

监管的核心,就是制约银行去过度拥抱风险,通过种种指标设置,遏制银行逐利的冲动,将银行的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之内,从而维系整个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稳定。

监管的指标体系很多,但归结起来,大多都是针对上述三种“加风险方式”的:

(1)针对加杠杆,监管体系首先设定了资本充足指标。该指标最早出自《巴塞尔协议》,其本质是控制了银行的财务杠杆水平,要求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即资本充足率)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银行如果要扩张资产规模,那么就要相应扩充资本。目前我国央行引进的宏观审慎框架(MPA)也沿用此思想。该项监管的核心指标是资本充足率。

(2)针对加久期,监管体系设置了流动性指标。现行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比率等。也就是对银行的流动性缺口进行限制,防止银行为追逐盈利而牺牲流动性,导致过大风险。

(3)针对降信用,监管体系严格观测银行的信用风险,对银行的信用业务设置种种业务规则,并设置了拨备要求等指标。比如,密切监测银行的不良率、逾期率等指标,并要求银行计提充足的拨备(拨备率、拨备覆盖率),以覆盖信用损失。而且,监管部门还对银行放款行为设置了多种业务规则,尤其是在银行如何审核、监督借款申请人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以尽可能保障放款安全,防止银行为了追逐更高收益率、拼抢客户而放松信用风险管理。

我们用一张表作个小结:

此外,监管还有一些其他内容,包括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制约银行将资金投向某些限制性领域;禁止银行对企业乱收费;或者对银行关联交易进行监督,防止关联方套取银行资金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总之,监管的目标,就是为了控制银行的“欲望”。换言之,银行监管是基于银行“人性本恶”的假设,防止他们为了追逐过高收益而承担过多风险,从而影响银行体系稳定。

2. 监管套利的滋生与清理

2.1 牛栏关猫:银行监管套利

遗憾的是,各国银行业的实践,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性本恶”的存在。银行为了追逐收益,想出各种办法来突破监管,实现变相地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各种方法的本质,均是通过藏匿交易实质,从而达到美化监管指标的目的。这些行为被统称为“监管套利”。我们仍然按上述三个方面来分析。

(1)为突破资本监管,典型的监管套利方法包括资产假出表(资产表面上出表,但其实风险仍由银行承担)、变换资产类别(将高风险权重资产变换为低风险权重资产)等。比如,在给企业放款时,让该企业的一家小型子公司出面申请,从而被计入小微贷款,风险权重更低。或者,将信贷包装成同业资产或表外理财,风险权重更低,但其实风险仍由本行承担。如此,银行便美化了资本充足水平,从而实现进一步加杠杆。

(2)为突破流动性监管,典型的监管套利方法包括变换负债类别(将同业负债变换为一般存款)、非标资产变换为标准化资产、在表外理财业务中加大久期错配。如此,银行美化了流动性监管指标,增加了流动性风险敞口。

(3)为突破信用风险监管,监管套利方法就更多了。典型的做法,包括不严格划分甚至藏匿不良资产,将不良资产出表由其他机构或产品代持等。其目的是美化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等监管指标,从而扩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敞口。

银行的监管套利,不管用什么样的手段,其本质大致都一样,均是通过调整报表,美化监管指标,实现变相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从而获取更大盈利。因此,只要银行还有利润考核要求,那么监管套利的动机几乎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

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是整个银行业监管指标的失真。比如,账面显示的不良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均可能是被美化后的结果,不足以反映真实风险。于是,监管部门也难以掌握银行体系的真实风险水平,埋下较大的风险隐患。

更令人不安的是,监管套利行为发生在各个业务条线(信贷、资金、债券、表外等条线),很难给予总量测算。高达230万亿元的资产总额,和30万亿元的表外理财,均有涉及。因此,值得高度重视。

2.2 监管大幕:严格检查落实

而上述监管套利行为之所以能够发生,主要是因为很多监管指标是基于会计科目的。但是,现今的会计准则相对灵活,会计科目有一定的被操纵的空间,因此才会出现变换科目等方法,从而达到美化监管指标的目标。

因此,仅仅从制度上下文章,是不可能杜绝这种监管套利的,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到位更为重要。要想对这些监管套利行为进行控制,没有捷径,只能是进行严格、具体的业务检查,发现一起处罚一起。

从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的各种公开表态来看,监管部门是知悉银行业的这些做法的,但可能尚不掌握监管套利的准确数据。目前,我国高层已经将近期金融工作定调为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而监管套利又是滋生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预计,监管部门针对监管套利的监管工作将会展开,在排查摸底、掌握数据的基础上,逐步开始清理整顿。

2.3 行业影响:长期风险出清

大部分监管套利行为,其目的均是突破监管的约束去实现资产投放。除部分空转的资金外,大部分资金还是去向实体的,不可能一收了事。因此,哪怕监管部门完成了摸底排查之后,其清理整顿的进程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我们分别分析后续的清理方式,及可能的行业影响。

(1)清理方式:首先,“一刀切”式的全部叫停监管套利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除少部分空转资金外,大部分资金还是直接或间接流向了实体,向借款人冒然抽回融资,代价过大,也没有可操作性,最后还会落个影响实体融资的罪名。

因此,预计最后采取的清理路径会较稳妥,实施新老划断,杜绝新的监管套利行为。同时,现有的监管套利存量资产,则逐步等着到期,后陆续收回,或者以合乎监管的方式重新发放。

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银行对外资产投放的难度加大,或成本提高。原先规避了监管,节省了一笔监管成本,或降低了放款难度。今后以合乎监管的方式重新发放,成本必然是更高的。这其实也是为了实现金融去杠杆的目标。

(2)行业影响:对于银行业,前文已述,由于这种基于监管套利的资产投放是会抬高自身的风险的,因此,遏制了这种行为之后,有利于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提高自身报表的真实性。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银行业而言,监管套利的清理整顿应给予正面解读。这其实也是我们此前报告《银行解毒》的主要逻辑。

当然,最后的实际影响,还需等到摸底工作完成,实际的清理整顿方案出台后,再行判断。

编辑 叶梦芊 肖子琛

来源 王剑的角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