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姚余栋:改善全球流动性

推荐 | 姚余栋:改善全球流动性
2017年05月05日 18:10 IMI财经观察

4月15日,在“2017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姚余栋针对人民币未来补充全球流动性的作用展开发言。

他认为全球现在的流动性正在不断放缓,虽然在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支持了流动性的稳定,但是未来对流动性的预期则是断崖式下跌。在联储和欧洲央行等即将缩表的条件下,人民币将担负缓解和改善全球流动性的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可以通过合作基金,依托一带一路,为全球市场注入流动性。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全球央行逆回购,它的量可能达到10万亿SDR,相当于未来五年100万亿级别的量,这对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有着重大的意义。

以下为演讲全文:

非常荣幸的参与今天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这样一个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同时,也是关于“一带一路”深入探讨的场合。

我今天想跟大家汇报交流的是怎么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契机也是机遇,今天题目是“人民币补充全球流动性,支持一带一路”。

我们看一下全球流动性的现状,我在不同的场合都反复的说,因为全球流动性都说了几十年了,包括以前的IMF前总裁康德苏就说要有一个全球流动性的指标,结果BIS做了一个工作报告,但是模模糊糊的没有提出一个东西来,所以我们提出来一个全球流动性的指标,很简单就是把现在的国际储备货币,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用SDR全部折算起来,就是把美联储、欧央行、日央行、英格兰央行的折算起来,当然现在包括人民币了,折算起来就有了基础货币M1、M2,我们惯例是用全球M2作为流动性的指标。

先看这个图,大家看基础货币在不断下降,就是右面这个,因为QE逐渐在退缩,所以导致上面的一个,这就是全球流动性的放缓。大家看红线是全球的以SDR计降的M2的速度,大家看迅速下跌。而全球M2一直在增长,就说明全球的央行汲取了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惨痛教训,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没有让全球流动性下降,这是很难得的,实际是大大减低了金融危机的痛苦。

现在预测未来是断崖式下跌,为什么这样说?美联储即将开始缩表,按照美联储主席的预期可能需要五年左右的完成缩表,可能最早是今年年末或者2018年的年初。欧央行现在对他的缩表没有一个很好的计划,他现在已经结束了每月负债800亿的QE操作,到年末要完成每月是600亿,但是明年以后做什么现在没有明确的计划,日本央行我们看到还依然在实行负利率,同时把十年期国债还在锚定在零利率,还继续完成他的QQE操作。

英格兰银行实际上QE操作很趋缓了。但是我们要看到日本央行已经持有了他的债券市场的38%,如果按照日本央行今天的购债速度2018年会达到60%,他就面临他QE操作时已经没有债券可以买了,因为他的交易对手方都是银行和保险机构。所以盯零利率,我觉得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创新。因为30年日本的利率在1左右,十年期的在0左右,人为的扭曲了这样的收益曲线,而债券市场已经不足量了,我觉得某种意义是唐吉诃德大战风车,所以终将挡不住十年期利率的反弹,所以日本央行的QQE终究是强弩之末,只是退出的时间问题了。

欧央行购债已经买了15%左右了,如果这样下去,很快在2019年购债33%,达到法定上限,所以他已经开始退出了,从800亿每月减少600亿,明年肯定还会减少,但是没有计划。但毫无疑问他也受到了空间的限制。

由此全球基础货币的预测就是这样一个绿线,美联储开始缩表,日本央行终究是缩表,欧央行明年继续缩表,英格兰央行本来分量小,关系不是很大,所以基础货币总是下降的。如果这样预测的话就会出现全球流动M2断崖式的下跌,我在不同场合说了两年了。这个红线的增速是断崖下跌,人类历史上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只有在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后来我们渡过了全球金融危机,走出来时也没有遇到这种时候,而即将面临的是这样的流动性的问题。

怎么办?主要央行提供基础货币时都要开始收缩,人民币是全球流动性的根本救赎,如果我们把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放进去,就会发现上面是明显改善,下面那个掉入谷底,如果加入人民币好很多,当然人民币不能全面改善,但是能够让这种断崖式下跌改成温和式下跌。这就是人民币肩具的给全球提供流动性的使命,同时也是全球经济的需要,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全球央行逆回购,我们无法扭转这样一个态势但是我们可以减轻这样的态势,至于这个态势来了以后全球经济会怎么样?我觉得还是相对悲观的。因为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只是1929年遇到过,大宗商品长期低迷,世界经济好不到哪去。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报告的,在“一带一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个坚实的成就,未来的全球流动性是漫长的冬夜,只有靠人民币补充。那么怎么补充?克强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已经说了,要探索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用好双边产能合作基金,这是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也是作为一个任务,有关金融部门都在落实这个事情。量有多大?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初步的成果。

未来五年全球流动性,按绿线,就是它不缩表的情况下缺口有多大呢?五年左右会达到10万亿SDR,相当于100万亿人民币,就是即将我们面临的是这样的下滑。“一带一路”上60多个国家,经济体量也非常大,全球需要100万亿,那么“一带一路”我猜测至少有50—60万亿,所以人民币海外投资基金我建议初始是1万亿人民币,按万亿来算的,未来十年左右增长到10万亿,要大规模的为“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流动性。因为全球需要的量非常之大的。但是这里有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设立也许一个海外投资基金,不光是一支,可能很多支,给全球提供流动性,有些机构拿着人民币到境外换成美元,就给境外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带来了压力,所以这个应该是逐步的,应该是符合人民银行和外管局宏观审慎方针的,就是你要是拿了这个钱,不能换,可以直接拿来买中国的商品,进口中国的机械设备,搞基础设施也是可以的,或者逐渐的给换,不能立刻拿着换美元。

所以我想跟大家报告,全球的流动性即将面临断崖式的下跌,我们对它的效果还没有充分的认识,那么能够补充的只有人民币,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全球央行逆回购,它的量可能在10万亿SDR,相当于未来五年100万亿级别的量,“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倡导的,得到了这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响应的战略,我相信中国应该给“一带一路”的国家补充流动性。克强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说了人民币海外投资基金,建立这支基金我觉得有必要也是重要的,但是应该逐步来,应该从1万亿着手逐渐增长到10万亿,同时要符合我们的宏观审慎的管理,就是对将来在境外使用和兑换成其他货币要加以控制。但总体我相信中国经济和我们的人民币是有能力为全球在相当大程度上补充流动性,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编辑  齐涵博 邵昊敏

来源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潘功胜: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打开的窗户”不会再关上

朱隽:巩固和加强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管涛:经常项目顺差和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丁剑平:如何看待美联储加息的冲击波?

林楠:三大战略维护人民币稳定地位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65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和学术委员,74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系列报告》《财富管理研究报告》《金融科技20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成果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在欧、美、亚多个国家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2016年,IMI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