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丨向松祚: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的主要机制

专栏丨向松祚: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的主要机制
2017年05月29日 18:10 IMI财经观察

编者按

《新资本论》是由IMI副所长向松祚出版的新著。该书全面分析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历史,论述了如何解决国家主权与宏观经济政策独立的矛盾,并探讨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未来的救赎之策以及中国战略。

全书分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危机、救赎”三卷,视野宏观,气势磅礴,是一部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重磅经济学作品。《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一连续刊登《新资本论》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本文节选自卷二•第五章: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的主要机制。本节是《新资本论》系列连载第102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背离的五个机制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背离,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背离,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的背离,当前决策和未来决策的背离,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背离。

货币、金融或信用的引入,至少引发经济体系内在结构五个层面的变化。一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背离;二是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背离;三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的背离;四是当前决策和未来决策的背离;五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背离。

所谓背离,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含义。

第一,参与者和决策者不是同一群人。譬如,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是同一群人;金融资产持有者和实物资产持有者不是一群人;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不是同一群人;侧重当前的决策者和侧重未来的决策者不是同一群人;从事实体经济和从事虚拟经济者不是同一群人。

第二,决策者效用最大化的“效用”内涵完全不同。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古典经济学所标举的“利润最大化”,企业经营者则追求“管理者目标最大化” 。实物资产持有者追求的保值增值目标和方式,与金融资产持有者追求的保值增值目标和方式往往大相径庭。

经济活动的内容相互脱节。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与真实贸易之间的关系日益微弱;外汇交易与规避贸易风险的套期保值几乎完全失去联系,外汇交易成为纯粹的投机套利活动;衍生金融工具的创造和交易与实体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关系;绝大多数金融资产买卖者或交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从事的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活动的关系何在(美国次级贷款相关衍生产品是典型案例)。

价格机制相互脱节。金融市场所决定的众多价格,包括汇率、利率、债券收益率、大宗商品价格等,并非实体经济相对价格的金融反映。换言之,不是实体经济体系的相对价格决定金融资产价格,而是金融投机活动所决定的价格左右实体经济活动的相对价格。这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新时代的重大变化,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往几乎全部金融理论,尤其是传统的货币理论。传统货币金融理论的逻辑基础是“长期货币中性”或“货币是一层面纱”,其哲学意义就是金融市场里金融产品或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是实体经济体系相对价格的反映,后者决定前者。如今乾坤颠倒,前者变成主导者,金融产品或金融交易价格反过来决定实体经济体系的价格。

货币和金融的基础理论失效。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货币数量论均全部或部分失效。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金融国际化、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研究所发起设立了跨境金融50人论坛、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以及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三个智库平台。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