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向松祚:危机和救赎

专栏 | 向松祚:危机和救赎
2017年09月11日 20:10 IMI财经观察

编者按

《新资本论》是由IMI副所长向松祚出版的新著。该书全面分析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历史,论述了如何解决国家主权与宏观经济政策独立的矛盾,并探讨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未来的救赎之策以及中国战略。

全书分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危机、救赎”三卷,视野宏观,气势磅礴,是一部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重磅经济学作品。《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一连续刊登《新资本论》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本文节选自卷三•序章:危机和救赎。本节是《新资本论》系列连载第114期。作者通过金融海啸提出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仍然面临的八大异常严峻的挑战,并指出救赎不能单纯依靠货币、金融和财政政策,否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以下为节选全文:

2008年11月,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两个月之后,代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华盛顿,举行二十国集团第一次峰会。各国领导人共同评估国际社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取得的进展和经验,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商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探讨如何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各国领导人一致承诺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维持和推进全球经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半年之后的2009年4月,各国领导人再次聚会英国伦敦举行二十国集团第二次峰会。峰会议题包括:如何摆脱当前危机,促进经济尽快复苏;如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加强监管,防止危机再次发生;如何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使之在防范危机和支持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到2013年为止,二十国集团峰会共举行了8次。8次会议,5个不变的主题,分别是: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遏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然而,金融危机发生6年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围绕全球经济政策五大主题的具体意见却依然分歧严重,迄今为止取得的成效也非常有限。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经济仍然面临至少有八大异常严峻的挑战:经济复苏依然乏力(或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结构改革步履艰难,收入差距加速扩大,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未见缓解,恐怖威胁与日俱增,信仰危机快速蔓延,政府公信急剧下降。八大问题充分表明,人类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面临全面的深刻的危机。

遗憾的是,面对全面的深刻的全球性危机,全球领袖和精英们的注意力却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和货币层面,焦点则是以量化宽松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以赤字和债务为核心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被奉为万应灵药,货币政策万能论和财政政策万能论被奉为金科玉律,甚至成为某种新的宗教。一种新的机械的约化论或形而上学教条统治着人们的思想,支配着各国的政策方针。

这种约化论或教条的教义如下:一切政治和社会问题皆必须通过经济发展和增长来解决,发展和增长则需要货币扩张和财政开支来刺激,财政开支和债务增长空间已经有限,因此,无限量的货币扩张(量化宽松)就是唯一选择。

这种约化论或形而上学教条充分彰显了当代人类思想的贫乏和思维的僵化,这种约化论或形而上学教条将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人文关怀彻底边缘化了。然而,人类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诫我们,要应对全面的深刻的危机,为人类谋求新的出路,开辟新的经济模式、新的政治文明、新的生态文明、新的生活方式,首先就需要复兴和重塑人类的宗教信仰、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

本书的重心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危机和救赎,然而,救赎不能单纯依靠货币、金融和财政政策。以新的货币、金融和财政扩张来挽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从长期和本质上看,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们必须回到基本的问题,回归基本的政策,必须重新开始人和自然的对话,重新开始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本卷层层深入,试图系统阐述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救赎之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阐释量化宽松政策为什么失败,或者至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深入分析量化宽松理论逻辑的内在缺陷。第二部分阐释货币和信用理论新思维,着重论述信用才是助推实体经济的关键力量,然而,信用创造和货币创造并不是一回事。第三部分则深入反思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和道德基础,为重建经济学指明方向。重建经济学是改变经济政策思维的前提。第四部分则从货币、金融和经济学转向人和自然的新对话以及东西方文明的新对话。要真正应对和挽救人类所面临的全面的深刻危机,必须从最基本的层面,重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重新融会东西方文明以创造出人类新文明。第五部分论述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