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向松祚:实体经济负循环和信用负循环

专栏 | 向松祚:实体经济负循环和信用负循环
2017年12月11日 20:10 IMI财经观察

编者按

《新资本论》是由IMI副所长向松祚出版的新著。该书全面分析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历史,论述了如何解决国家主权与宏观经济政策独立的矛盾,并探讨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未来的救赎之策以及中国战略。

全书分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危机、救赎”三卷,视野宏观,气势磅礴,是一部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重磅经济学作品。《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一连续刊登《新资本论》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本文节选自卷三•第三章:实体经济负循环和信用负循环。本节是《新资本论》系列连载第126期。失业上升,经济增速放缓,预期收入下降等因素造成的负循环机制,又对我们的经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以下为节选全文:

上述五个基本困难环环相扣,相互强化,原因产生结果,结果产生原因,形成典型的经济“负循环”。

实体经济的“负循环”机制如下。

经济增速放缓的负循环机制。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持续下降,私人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必须相应缩减,私人消费、私人投资和政府开支缩减反过来加剧了经济增速放缓。

失业上升的负循环机制。失业意味着收入减少,收入减少意味着需求下降或需求弱化,需求下降或需求弱化意味着企业开工不足,开工不足则意味着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失业人数上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进一步导致普通百姓的收入下降。

预期收入下降的负循环机制。经济增速放缓和失业人数持续增加,让人们对未来预期收入的前景持续悲观,悲观的收入前景迫使人们进一步收缩消费。根据消费理论的“永久收入学说”,消费不是取决于当期收入,而是取决于永久收入和一生收入的预期。消费下降则进一步恶化经济前景,反过来进一步恶化预期收入的悲观预期。

信用萎缩的负循环机制。经济放缓、失业上升、预期收入下降,迫使经济的所有部门“去杠杆化”,整个经济体系的信用总量(信用需求和供给)持续收缩,真实利率持续增加,社会财富(私人财富和政府财富)持续缩水。

经济体系的负循环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信用萎缩的负循环机制”。根据本书的“信用体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是实体经济的信用增长,不是传统理论强调的货币供应量。观察经济复苏,我们应该特别注重观察各国信用总量增长速度和结构变化,传统理论所关注的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不是推测宏观经济走势的有效指标。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一旦经济陷入信用萎缩的负循环,货币政策就完全失效,无法将经济拉出“信用萎缩负循环”的深渊。

“信用萎缩负循环”与凯恩斯当年所描述的“流动性陷阱”并不相同。如果经济只是陷入流动性陷阱,那么中央银行持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零利率货币政策”,就完全有可能将经济体系拉出流动性陷阱。但是,一旦经济体系陷入信用萎缩的负循环或信用陷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或零利率货币政策就没有办法发挥作用,因为货币创造机制并不等同于信用创造机制,货币供应量的持续扩张并不等同于实体经济的信用扩张。日本所谓“失去的20年”,内在机制就是信用萎缩的负循环。全球金融危机6年多的惨淡现实再次证明:一旦经济体系陷入信用萎缩的负循环,量化宽松就失去作用。货币扩张不等于信用扩张,这是全球金融危机给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的重要教训。

实体经济各个变量和信用的负循环机制直接导致各国经济政策的三个“两难困境”。

财政政策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是经济复苏需要持续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另一方面则是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无法继续上升,此为财政政策的“两难困境”。深陷欧债危机的各国政府、面临“财政悬崖”的美国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创造世界纪录的日本政府,某种程度上都堕入此两难困境难以自拔。

货币政策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各国中央银行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汇率动荡、竞争性贬值、全球资金无序流动、全球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预期恶化,另一方面,各国中央银行又必须努力避免汇率的过度动荡、国际资金无序流动和资产价格泡沫,抑制长期通货膨胀预期,防止虚拟经济暴涨。此为货币政策的“两难困境”。

汇率政策的两难困境。一方面,许多国家都渴望本国货币弱势和货币贬值,以刺激出口和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各国却又渴望避免金融市场过度动荡,害怕汇率过度波动和热钱冲击,期望全球贸易、金融和汇率环境稳定。此为汇率政策的“两难困境”。

编辑  韦祎 张昊轩

监制  朱霜霜 李欣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