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连续6天不“不放钱”!憋啥大招呢?

央妈连续6天不“不放钱”!憋啥大招呢?
2017年02月11日 22:40 华尔街见闻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今年春节后,央行连续上调了各品种货币政策工具价格:

1月24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6个月和1年各上调10bp;2月3日,央行全面调整了其他品种利率,7天、14天、28天逆回购利率各上调10bp,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bp,7天和1个月各上调10bp。

不仅如此,截至昨天(2月10日),央行还连续第6日暂停逆回购操作(OMO)。

通俗的讲,逆回购,就是央行往市场里撒钱,央行“不放钱”无异于“催还钱”。

市场人士纷纷猜测,央行是不是后面还憋着放大招呢?

央行连续6日暂停逆回购

上周六到昨天,央行均暂停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至于原因,央行的解释也都是和前几天一样:随着现金逐渐回笼,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本周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净回笼6250亿元,创七个月来新高。

受此影响,1个月Shibor本周五连续第11日上涨,报3.9938%,3个月Shibor报4.1727%,均创2015年4月底以来高点。

央行为何如此操作?

那么,央行为什么要暂停逆回购操作呢?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央行动用多个工具和手段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甚至还考虑了节后的流动性预期,因此,春节后的流动性压力本身就没有节前大,央行暂缓进一步操作实属正常。

招商证券徐寒飞表示,央行从“价”和“量”上都开始边际收紧。

央行在本周连续暂停了逆回购操作,“价”和“量”的配合堪称完美。央行完全可以不“暂停”逆回购,还保留逆回购的操作,哪怕量少一些都可以,为何在上调“利率”之后,就“暂停”逆回购,道理很简单,“逆回购”是释放流动性的工具,已经不再适合作为“收紧”流动性的操作工具了。

连停6天,央行酝酿大招?

综上,央行暂缓进一步操作实属正常。那么,暂缓操作不会成为趋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当前央行暂缓续作公开市场操作,并不代表会成为趋势。

短期来看,由于1月份外汇储备降幅有所收窄,未来外汇占款负增长或有所缓解,因此,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将有所减轻。不过面临流动性集中到期,央行将通过逆回购、MLF、SLF等多种日常工具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中国证券报文章也称,OMO已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调节短期流动性余缺的一项主要工具,不会一直暂停操作。未来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后续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应会综合考虑基本面形势、去杠杆进度及外部政策环境变化,既然美联储加息都是步履蹒跚,想必人民银行更会慎之又慎。

招商证券徐寒飞认为,如果央行恢复逆回购,可能继续上调利率。

在分析国债期货尾盘暴拉时,国君固收覃汉表示,市场传言的TLF(临时流动性便利)续作有其合理性。

毕竟节后天量净回笼或许让资金面持续承压,而如果由货币紧缩叠加资金面紧张引发债市进一步下跌,势必将大幅提升后续地方政府债的发行票息,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这一预期的形成不利于“维稳”。再加上,16年春节前公开市场操作临时由每周2天延长至每周5天,而在春节后央行将“临时”一词改为“永久”,有了这一前车之鉴,TLF续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市场上另一传言——央行可能会全面降准,覃汉则认为,与当前货币政策取向格格不入。

另有分析称,OMO只是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万一市场有新的变化,央行的灵活性很高。央行可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很多,这次可能真的没有什么“大招”。

转载请回复 授权 查看须知,

不带来源和二维码一律举报。

若觉得见闻君写得不错,

请点下面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