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雄安?新区“新”在哪?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为什么是雄安?新区“新”在哪?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2017年04月04日 22:20 华尔街见闻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综合

浩荡春风起,千年大计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不仅刷爆了朋友圈,而且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看清大棋局,才能明白每一处落子的深意。

一、新区选址为何定在这里?

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

问:雄安新区的选址是如何确定的?有哪些考量因素?

答:解决大城市病难题,要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力、有序、有效地疏解出去,需要一个集中承载地。

客观上,规划建设这个集中承载地既要依托北京、天津、石家庄等现有大城市的资源,又要交通便利,地理条件适中。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京津保腹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综合来看,该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现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可比较快地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半小时的通勤圈;

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等;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

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比较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雄安新区的选址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反复比选、科学研究、专家严格论证后,最终确定了这个区域。

二、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在这个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重大决策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谋划与发展考量?雄安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也是继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后又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不论从改革开放的大布局来看,还是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来看,雄安新区的设立,既立足解决当前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大计,新意之中饱含深意。

以“新”破局,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不仅历史渊源深厚,而且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京津冀发展的动力在协同,前景也在协同。

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一东一西,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为区域发展开拓“东成西就”新空间。

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对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

只要各城市、各区域明确分工、错位发展,同时多在融合、协同上下功夫,就能在20多万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大地上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新格局。

以“新”开路,探索用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路径。

破解“大城市病”,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国际经验看,“跳出去”建新城是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

雄安新区之“新”,最根本的是城市发展理念之新、发展路径之新。这将为破解“大城市病”、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闯出新路子、提供治本之策。

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这些颇具雄心的“雄安目标”,意味着雄安新区将是一座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之城、示范之城,也是人们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城、幸福之城。

以“新”立标,打造新时期改革开放新地标。

“前有深圳、浦东,今天的雄安新区潜力有多大”?有媒体用这样的标题探讨雄安新区的发展前景。

观区位,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察定位,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责任重大、使命清晰;

瞻前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眼光长远、目标宏大。

曾有这么一句话,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站在新世纪的地平线上,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展望——21世纪看雄安!

燕赵多慷慨之士,京畿亦人杰地灵。这里有“北国江南”的白洋淀,也有“易水秋声”的美景图;既保留了宋辽古战道,也贯穿着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和铁路……

放眼这片底蕴深厚、充满希望的土地,我们坚信,在这里,将书写中国改革开放的新传奇。

综合自新华社、新华视点

转载请回复 授权 查看须知,

不带来源和二维码一律举报。

若觉得见闻君写得不错,

请点下面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