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加息,中国没有跟,做错了吗?

美国又加息,中国没有跟,做错了吗?
2017年06月15日 17:20 华尔街见闻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昨夜,美国又加息了,这一次中国央行没有跟进。

众多分析认为,中国没有必要跟进;不过,中国央行“按兵不动”的做法也引来一些分析师的质疑,认为“加息不跟”值得商榷。

1

加息与缩表齐飞

加息不再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与市场预期一致,2017年6月15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加息25个基点至1%-1.25%区间,并提供了缩表的框架方案:起初每月缩减60亿美元国债、40亿美元MBS;缩表规模每季度增加一次,直至达到每月缩减300亿美元国债、200亿美元MBS为止。

本次美联储会议声明显示,联储决策者对疲软通胀的担忧有所增加,预计今年再加息一次,明年再加息三次。

2

金融股应声上涨,黄金跳水

美联储如期加息,市场的反应也非常明显。

美元指数再次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前半个小时左右,美元指数突然出现大幅跳水,一度从97.07点跌至96.32的低点。在耶伦新闻发布会开始后,美元指数快速反弹,最后收复失地,价格呈“U”型走势。

美元早盘跳水,加息助其收复失地

欧元对美元方面,与美元指数走势相反,在加息结果宣布前,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从1.212升至1.1296的高点,随后又再次回落。

欧元兑美元迅速冲高后回落

美股盘中一度下挫,纳指跌1%,但此后低位拉起,最终道指收创新高,标普纳指跌幅收窄。中概股方面,陌陌、搜狐、微博、网易、京东和新浪等中概股下挫,阿里涨0.05%。

美联储宣布加息,纳指应声下挫

标普500指数收跌2.43点,跌幅0.10%,报2437.92点,其中银行业指数涨0.02%。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46.09点,涨幅0.22%,报21374.56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25.48点,跌幅0.41%,报6194.8点。

金融股在美联储宣布加息后集体上涨,其中高盛涨1%,收于226.51美元

黄金价格也一度出现快速拉升,在决议公布前,黄金价格从1271美元/盎司瞬间飙升至1281美元/盎司,随后震荡回落,在耶伦开始新闻发布会后再次出现快速跳水,目前价格正在上升。

现货黄金“高台跳水”20美元

原油期货周三跌至七个月来最低水平,美国WTI原油期货暴跌3.7%,创去年11月14日来最低。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1.72美元,至每桶47美元,跌幅3.5%。

美国WTI原油期货暴跌3.7%

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1.72美元,跌幅3.5%

中国央行上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87点,报6.7852,为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人民币方面也出现一定幅度的升值。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从6.79跌至6.77,随后稳定在6.78附近。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

3

亚洲市场普遍下跌,A股微涨

截至北京时间下午3:00,A股上证指数微涨0.06%,深成指涨0.69%;恒生指数下跌近1%;日经225指数下跌0.25%;韩国成分指数下跌0.46%。

债市方面,中、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0.87%;韩国十年期国债跌2.35%;日本十年期国债上涨1.82%。

汇市方面,离岸人民币小幅跳水后快速反弹,目前微跌0.03%;美元兑日元汇率微涨;美元兑港元汇率微涨。

4

这一次,中国央行没有跟

周四,中国人民银行维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向公开市场净投放900亿元。中国央行上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87点,报6.7852,为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

中国央行5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45%,40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600亿的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75%,均与上次持平。

今年3月,美联储上调利率后,中国央行随即跟进,全线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和MLF利率,被市场解读为“变相加息”。但对比三个月前,中国目前市场利率和实体经济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分析认为此次中国央行没有跟进必要。

中信固收认为,本次央行并未提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中美利差虽有所缩小,但是仍高于130BP,处于历史高位。

外汇占款降幅不断收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资本流动改善,无需央行被动加息。

去杠杆政策导致银行资金利率不断提升,一年期SHIBOR利率仍高于LPR,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被动抬升的可能。

宏观经济正处于库存周期和地产周期的尾声,下半年面临下行压力。

去杠杆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结合昨天的经济、金融数据,特别是M2增速创新低,显示去杠杆政策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在缓和、渐进去杠杆的政策要求下,央行也无需继续加息,以避免市场出现超调。

中金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美联储加息对于中国的影响,整体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认为,目前中国央行再度跟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下降。一是国内广谱利率已经提前抬升,提前量充足,没有必要再跟随。二是国内需求端二次探底,宏观经济环境不支持货币政策继续收紧。三是为保汇率而加息的必要性下降。

5

中国央行“按兵不动”值得商榷?

加息纯属意料之中,市场已经习以为常,但中国央行“按兵不动”的做法也引来一些分析师的质疑。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提到,央行此次并未跟随美联储加息,可能主要是为了避免市场形成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印象,但究竟出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方向,现在是修复OMO利率与市场利率“剪刀差”的良好机会。本次央行不加息值得商榷,具体原因如下:

目前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7天利率DR007,大致处于2.95的水平,远高于7天OMO利率2.45,上调利率不会引起金融过度反映;

6月美联储加息,是中国央行良好的加息窗口,跟随美联储加息才是明智之举;

目前债市表现良好,近一个月以来,10年国债收益率下降近10BP,债市对上调OMO利率有一定的承受力;

人民币汇率已经稳定的前提下,不再是央行核心变量,缩窄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才是关键;

全球央行流动性拐点,再叠加中国经济企稳、5月以来金融市场稳定,中国央行应该保证货币政策的全球同步性。

“当加息已是习以为常,更不应淡忘什么。”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习以为常某种程度上只是因为市场是短视、善变和健忘的,事实上,有鉴于此,市场可能也低估了6月加息所蕴含的长趋势意义。我们希望提醒投资者,越是习以为常,越是不应淡忘。6月加息用行动确定了美联储鹰派加息的基调,并由此将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预期的易变性,则会让市场围绕着长期趋势产生更大的波动。

转载请回复 授权 查看须知

若觉得见闻君写得不错,

请点下面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