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并购重组的方向

国企并购重组的方向
2016年07月27日 15:05 中国金融

作者|潘泽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

文章|《中国金融》2016年第14期

2016年7月11日,国资委官网披露,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旅将整体并入港中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国旅不再作为国资委监管企业。相关人士可能会关注,下半年央企并购重组潮是否再度开闸;如果是,并购重组的思路是什么,并购重组的方向在哪里。

国企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是“顶层设计”阶段;二是“抓落实”阶段。目前,国有企业顶层设计已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9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迄今为止,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以意见为引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形成的“1+N”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国企改革将进入实施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深度进一步加大,十项改革试点将从点到面全面推开,并购重组、混改、员工持股、整体上市等多个领域将加快探索。在十项改革试点中,通过试点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尤为引人注目,它或将成为未来两年国企改革发展的中枢,因为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降成本;还是贯彻执行“一带一路”战略,都必然涉及国企并购重组。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2016年6月30日表示,国企改革下一步将推动重组整合,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进一步精干主业,推动产业链关键业务的重组整合,优化配置同类资源,实行专业化运营,提升中央企业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的思路和进展

长期以来,并购重组一直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其下属的非金融国企有189家;然而,截至2016年6月底,央企只剩下106家。消失的83家央企,绝大多数被并入现存央企;一小部分合并组成了新的集团公司,或者重新划归部委管理。

相关管理部门对央企并购重组青睐有加主要有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原因。从政治上看,首先,并购重组可避免转让国企中易于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或者在关停国企中必须面对的员工下岗问题,在国企改革中,员工下岗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处理不慎往往容易影响社会稳定;其次,并购重组有利于在坚持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做到既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又提高企业效益,从而实现双赢。从经济上看,央企在并购重组中,主要采用横向一体化并购重组和纵向一体化并购重组两种方式,横向一体化并购重组是指从事相同业务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并购重组,即同行之间的并购;纵向一体化并购重组是指同一产业内处于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也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并购。横向一体化并购重组的优点是,首先,它有可能消除资源重复浪费、降低成本;其次,它可以减少竞争对手数目,降低行业竞争程度,提高对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纵向一体化并购重组的优点有两方面。首先,它有利于实现企业资源、能力互补,增加企业资源的效用、提高企业的能力;其次,它有利于促进企业专用性资产投资,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关管理部门在推进央企的并购重组中,往往是着眼于发挥这两种并购方式的优点。

2015年,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完成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国家核电和中电投集团、南光集团和珠海振戎、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招商局集团和中国外运长航共6对12户企业的重组,组织3户电信企业完成了铁塔公司的组建工作,央企重组出现了一个小高潮。这些重组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同业并购重组,重组的方式要么是横向一体化并购重组;要么是纵向一体化并购重组。例如,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就属于横向一体化并购重组,重组前,中国南车轨道交通产品出口84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市场与中国北车重叠。两车合并之后,两个公司的市场全部划归中国中车公司,中国中车一个公司可以在更多的国家或地区销售轨道交通产品,原先两个公司在同一区域的销售部门也可以归并,由此提高规模经济效应;此外,两车合并后,在对外销售产品中,可以统一报价,避免内耗。而国家核电和中电投集团的合并则属于纵向一体化合并重组,中电投在融资、电站管理及电力市场上具备优势;而国家核电在核电产业上有技术优势,双方合并实现了优势互补,消除了各自的短板,进一步完善了国电投的核电产业链。除此之外,国电投的成立,还将打破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在核电行业中双寡头垄断局面,提高国内市场的竞争水平,促进中国核电行业的发展。除了这两组合并外,其他四组合并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思路。

从目前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经济现状看,并购重组作用明显大于以往,也更为迫切。这是因为,一是并购重组可以实现“强强联合”,减少从事同类业务的国企在海外打价格战,有利于配合国家“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二是国企并购重组有利于推动供给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解决国企效益低下等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并购重组,可以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投资运营公司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做准备。

未来并购重组的方向

那么,有哪些央企有可能进行并购重组呢?我们可以根据国资委此前并购重组的思路;从并购重组应配合“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的角度,来判断央企并购重组的方向。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互联互通”包括陆地的联结——高铁,海上的联结——海运,空中的联结——空运。要推进海、陆、空三联结,必须在海、陆、空三个方面,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就此而言,船舶、空运、通信、建筑行业并购重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很高。

从相关管理部门的并购思路看,并购重组的方向可能有,第一,行业内合并重组。在这种并购重组中,并购重组双方业务往往处于竞争领域,业务重合度高,属于同行之间的合并。第二,行业内合并收购。在这种并购重组中,由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收购经营不善的企业,合并重组主要集中于产能过剩行业,目的是通过收购合并,削减产能过剩。第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在这种并购重组中,并购重组双方的业务往往处于行业集中度低、收益低的不同产业链环节上,并购重组的目的是实现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

截至2016年6月底,国资委管理106家央企。根据各个央企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改革动向,水上运输、汽车、船舶、铁路、钢铁等行业有可能有加大整合动作。

在此前的央企并购重组小高潮中,更注重的是大企业的“强强联合”,提高国际竞争力;避免恶性竞争;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率;整合技术资源和研发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近期,央企的行业内并购重组有可能集中于产能过剩领域。这些领域并购重组的目标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前期刺激政策引致的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并购重组对外转移产能、淘汰过剩产能。在这一过程中,钢铁行业和材料行业的并购重组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钢铁行业是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随着粗钢产量的上升,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是过去八年的最低水平。另一方面,钢铁业集中度低,2015年,粗钢产量排名前4家的企业集团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18.5%;排名前10家企业集团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4.2%;而2008年,美国最大的3家钢铁企业占美国当年的粗钢产量的54%;欧盟最大的4家钢铁企业占欧盟15个国家的产量的90%。在产能过剩和行业集中度低背景下,2015年,中国大约有一半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出现亏损。为了削减过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行业进行合并重组很有必要。2015年3月20日,工信部发布《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将排名前10位的企业的粗钢产量在全国的占比提高到60%,形成3~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大规模钢铁集团。除了“去产能”的要求外,“一带一路”战略也鼓励钢铁企业向海外输出产能,因此,钢铁企业还有必要通过“强强联合”,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钢铁业有可能出现较大并购重组动作,日前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宣布筹划战略重组可能就是一个信号。

建筑材料行业是另一个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行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依靠投资拉动的建材市场需求放缓,加重了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行业的产能过剩。类似于钢铁行业,排名前10的企业的产量在全国的占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也很低。除了加剧市场竞争之外,还扩大了环保压力和运营成本,导致企业经营收益下降。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建筑材料行业的当务之急也是进行并购重组、向国外输出产能。目前,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和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两个集团都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下属的部分企业都出现亏损;而且,两个集团的业务各有重点,因此,预计在合并重组中,能够实现优势领域的互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