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投资“新”视角

港股投资“新”视角
2016年11月10日 11:32 中国金融

作者:桂浩明

今年以来,相对于疲弱不堪的沪深股市,同为大中华区的香港股市则表现抢眼,在9月份的时候上涨到了24000多点,创出了年内新高。港股的这种强势行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现在沪港通中“南下”的资金规模远远大于“北上”,不少证券公司反映,不少大客户正在把关注的重点向港股转移,并且不断提高投资港股的资金比例。

为什么现在港股会火爆,这里又提供了哪些投资机会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此时显然有着探讨的必要。毕竟,一个股票市场的强与弱都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逻辑。而只有真正搞清楚了这些,才能够很好地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

港股的“夹板”行情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内地经济对香港影响的不断加深,香港股市中有中资背景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现在市值上已经占据了多数。这一格局,使得港股的运行呈现这样的特点:其自身的独立性并不强,明显受制于中国内地股市和国际股市(主要是美国股市)的共同影响。说白了,其行情是在“夹板”中运行。

受内地股市影响,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上市公司大部分来自内地,其业绩变化与内地宏观经济以及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当中国内地股市随经济与政策变化而起起伏伏时,香港股市必然也就会有所跟随。

至于受国际股市影响,那主要是因为,香港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经济体,其股市是面向全球进行配置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资金都能够自由进入,国际资金的流动,对港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也即紧盯美元,而美资在香港不但数量多,而且影响力也大,这就决定了港股在运行中必然还会受制于国际市场,而且主要是受制于美国股市。

但这样一来,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今年香港股市的表现,更多是受制于国际股市,而中国内地股市的作用则明显式微呢?原因在于,去年内地股市出现了暴涨暴跌,虽然时下行情基本平稳袭来了,但还是存在很多遗留问题。客观而言,市场还没有真正回归到常态化运行的轨道上。当“维稳”成为最主要目标时,各种图谋发展以及变革的措施,自然也就只能退居相对次要的地位。这也就是说,现在内地股市,因为处于特殊的环境,其表现受非常规因素影响,会显得相对比较弱。

而与此同时,国际股市则在各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出现持续上涨,美国股市的各大指数不是逼近了历史高位,就是屡创新高。相对而言,港股就成为世界股市的一个价值洼地,而这自然就会吸引国际资金的关注,并且形成了持续的流入局面,从而部分抵消了内地股市疲弱局面的拖累。

另一个客观事实是,在某些场合,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海外要高于境内自身,这也就使得香港股市会更多地受到国际股市的影响,并且形成了做多包括内地股票在内的港股的氛围。可以说,鉴于不同的货币政策以及资金流向,加上市场环境等的差异,如今港股的确是具备了努力挣脱内地股市影响、跟随国际股市走强的基础条件。近一年来港股行情的演绎,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显然,港股能够上涨,尽管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是与世界经济大环境相吻合的,而其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的游戏规则和监管制度,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然,如果国际股市走势出现逆转,那么港股是会跟着下跌的。也因为这样,港股后续的走势,与美联储是否加息等事件的关联度相当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现在是比前几年更加深刻地受制于国际股市。如果要分析港股为什么上涨,其终极原因,恐怕首先是要在国际股市的上涨中去寻找,而非其他。

把握多重投资机遇

既然是这样,那么对于内地的投资者来说,港股的投资机会又在哪里呢?

  • 价格低于A股的H股

也许有人会说,港股相对于内地股市来说,市盈率并不高,同时发行A股与H股的公司,A股价格大多要高于H股,加上港股正处于上涨态势中,现在买那些折算下来价格低于A股的H股,不是既便宜又安全吗?当然,这是很不错的投资机会,其优势也很突出。但问题在于,这种状况并非是现在才形成的,H股价格低于A股的局面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多年,因此简单地以这一点作为港股的卖点,并不能揭示当今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操作的全部理由。

  • 实现资产的全球配置,规避汇率风险

前面提到,港股的上涨是基于它与国际股市间同步运行的特点,那么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买卖港股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即分享国际股市上涨给港股带来的红利。当然,现在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理由,这就是实现资产的全球配置,对冲人民币贬值压力。

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去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此举客观上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显性化,去年8月以及12月,人民币汇率有过两次比较明显的贬值。而今年以来,截至9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3%以上,对一揽子货币则贬值超过了6%。在很多内地投资者看来,参照供求平衡与均衡汇率的综合目标,如今的人民币依然还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人们希望通过改变资产配置以规避汇率风险。

在现行外汇管制的背景下,内地资产的大规模出境是不现实的,而沪港通以及不久以后将要实行的深港通,则为此提供了某种空间。虽然,无论是沪港通还是深港通,都还是实行货币“原进原出”的模式,即以人民币投资沪港通,在买入港股的时候兑换为港币,在卖出的时候又兑换回人民币,但在持有港股期间如果汇率出现波动,还是能够获得这一期间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如果仅仅是为了抵御本币贬值的风险,应该说这一途径还是有效的。

也因为这样,今年以来内地的投资者参与沪港通中港股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交易港股通的资金比例迅速超过了沪股通。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港股的投资机会,很大程度是为了合法地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为人民币汇率变动而导致损失。

基于这样的理由,港股中那些走势相对平稳,具有一定流动性以及股息率尚可的股票,就成为了理想的投资标的。应该说,港股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上市公司,而且有的还是H股,内地投资者相对更为熟悉,这其中的投资机会也更容易把握。

  • 中概股回归等交易性机会

当然,如果只是基于汇率的因素来考虑投资港股,这个目标还是狭隘了点,而且这种操作主要是为了避险,一般来说很难有太高的收益。而在港股中现在正出现的中概股回归现象,则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投资视角。

鉴于多方面的原因,那些前几年赴国际市场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近来纷纷出现回归内地的态势。像最近在香港上市的万达商业地产就实现了私有化,并且很快会从香港联交所退市,其目的是为了回归内地股市。在这种私有化的进程中,股价通常都会出现上涨。以合适的价格参与这些存在私有化可能的股票投资,分享其在回归内地股市过程中的套利机会,应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香港股市中,买壳借壳的案例也是比较多的,且操作也简单。内地企业受到发行制度影响,上市需要排很长时间队,而通过资产重组上市则限制比较多,有的公司就会到香港直接买壳借壳,这样效率较高,也容易带来收益。对于一些热衷于此类题材的内地投资者而言,这方面的机会同样也是值得考虑的。

当然,香港股市有它自己的特点,那种庄家玩弄“老千股”的案列,也曾经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损伤,对于内地的投资者而言,如果不熟悉此类操作手法就贸然介入其中,风险不小。因此,一般而言,现在人们谈及港股的投资机会,主要还是指在基于避免汇率风险基础上对蓝筹股所进行的投资,同时兼顾中概股回归等题材所提供的交易性机会。

应该说,这些机会已经足够大,也的确不容错过。

风险不容忽视

既然谈到了投资机会,就不得不考虑投资风险。

对于港股来说,最大的风险其实在于:如果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股市出现下跌,那么它将难以幸免。今年年底前,美联储升息的可能性较大,处于历史高位的美国股市届时能否顶住,一直是令人担忧的。也因为这样,内地投资者现在参与港股投资,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另外,港股实行T+0模式,没有涨跌停板制度,很多内地投资者对此是不那么熟悉的,这也容易引发操作上的失误,应该及时做好防范工作。不管怎么说,只有充分意识到了风险,投资才会有成功的把握。

(作者为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市场研究总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