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铤而走险”?P2P平台砸千万刷屏白夜追凶

最后的“铤而走险”?P2P平台砸千万刷屏白夜追凶
2017年10月13日 21:36 金融家

“关宏宇真的没有联系过我。”高亚楠对于周巡的嘘寒问暖毫不领情,而周巡提出的经济困难问题她则表示:“我用爱钱进APP。”

这是《白夜追凶》的最后一个“白夜现场”,加上“钱站”,该剧一共上演过6场一分钟左右的小剧场为网贷产品代言。

合规趋严以来,金融类APP几乎很难在传统媒体上进行投放,但随着网络剧综的热度上涨,P2P平台似乎找到了新的流量突破口……

8.24新规的“13条禁令”,明确禁止P2P平台夸大宣传,但部分平台在热播剧中的宣传用语和风险提示,被指有误导消费的嫌疑,“情景广告虽然效果不错,但不免有铤而走险之嫌。”有业内人士直言。

P2P广告随剧情跌宕起伏

近日,豆瓣评分9.1的《白夜追凶》圆满收官,看完大结局的剧迷们还沉醉在“我们老虎为什么要领饭盒?”、“被抓的是弟弟还是哥哥?”、“兄弟俩究竟是何时调换的?”、“韩彬到底是谁”……

在面临史诗级烧脑困局的时候,看“白夜剧场”可能有点出戏。

第1集周巡在案发现场焦头烂额之际,画面突然跳出巨幅“白夜现场”。随后是周巡与徒弟小汪的一段对白,正当屏幕前的福尔摩斯们还在期待“线索”出现的时候,二人的对话画风越来越奇怪。

“最近呢,手头有点紧,借我10万块钱呗。”小汪的哈腰嬉笑换来的是周巡的黑脸;

“哥们儿,我这事儿挺急的,借我10万块钱呗。”缺钱的小汪再次开口借钱,吓得同事脸色惨白;

“这顿饭我请,借我10万块钱呗。”饭桌上,兄弟被小汪一句话憋红了脸。

三段场景之后,白夜剧场终于真相大白:“借钱何必看脸色,钱站是你最好的选择。”而小汪更是特写代言:“钱站,淘宝信息就能轻松借10万,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这是网贷平台“钱站”的广告植入。而随后,在该剧的第3、6、7集的白夜剧场都以该产品为核心上演了与剧情相关的白夜剧场。

大致浏览剧情可以了解到,这段广告植入中的周巡、小汪的人物性格以及小剧场的场景和情节都与《白夜追凶》的整体剧情十分贴合,突如其来的插入让许多吃瓜剧迷“措手不及”,当然这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观看效果。

这一点从百度指数可以明显感受到,自8月30日《白夜追凶》上线,钱站APP的百度指数出现了显著上升,由此可见白夜剧场对于钱站品牌的普及效果。

在第7集钱站的“最后一站”白夜剧场结束之后,时隔半月该剧上线了另一款P2P产品“爱钱进”的小剧场。

与钱站的口播“轻松借10万”slogan不同,爱钱进在白夜剧场主打的是“收益看得见”,在《白夜追凶》剧情白热化的31集,高亚楠、周巡二人更是贴心上演同事情深戏码,为爱钱进倾情代言。

有剧迷坦言:“知道导演套路深,但不知道你竟然是这样的白夜剧场!”大家都直呼万万没想到广告还能这么玩。

一窝蜂盯上热播网剧

事实上,类似小剧场的广告植入早在2006年播出的爆款喜剧《武林外传》中就出现过。比如“用唐门不粘锅炒菜,你好!我也好!”、“白驼山壮骨粉,青春的粉,友谊的粉”、“鸟牌皂角粉,洗出一代好掌门”……

当然,诸如此类的奇葩小广告在当时只是一个搞笑元素的担当。而P2P产品的创意广告中插的火热还要到去年的年度大片《老九门》,当时在每一集播放到30分钟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段30秒左右的创意中插广告:

陈建勋拦下行为诡异的陈皮:“你干嘛呢?”

陈皮焦虑不安:“我把钱投给了那个富商,让他帮我理财但是我不太放心,想看他那我的钱做什么。”

此时陈建勋掏出手机:“要不然你试试这个爱钱进理财?”

而说到理财和快速借款,不得不提的是热度不亚于《白夜追凶》的另一部热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

手机观众一定不陌生“投一万一年预计赚一千的悟空理财,一千两百万人都在用“和“爱钱进,满足她的小任性”这两句广告词。与《白夜追凶》、《老九门》如出一辙,这个围绕经商为主题的电视剧,除了广告语之外洗脑之外,在剧集播放中同样设置了小剧场—— 30-45秒的广告情景短剧。

如今P2P产品们在当红网剧终镜头感十足,再回想当年垫桌脚的网贷传单倒有些恍如隔世的错觉。

据业内人士一份数据显示,在2016年底至今播出的热门大剧中,共有包括《楚乔传》《军师联盟》《河神》在内的16部剧综出现了多达11家P2P产品的身影。

其中《那年花开月正圆》的11支中插广告中3支与P2P有关,而《白夜追凶》除了2条“最右APP”其余均为P2P产品。

猛砸千万一点不心疼

事实上,近几年受广电总局政策影响,金融类APP在传统媒体的营销活动几乎难以进行。

去年4月,工商总局等17个部委出台有关互联网金融广告的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不能随意投放广告,将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审核和用词约束。受严格把控媒体广告投放条件的影响,包括网贷产品在内的金融类产品的营销活动进一步受限。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底,《太子妃升职记》的火热以及电视节目审查进一步缩紧,网络剧综的时代到来,在相对自由的网络领域,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广告投放都表现出来巨大弹性。

巧合的是,P2P平台的发展在2017年初呈现出不错的发展势头。

一方面今年以来,多家平台接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信披系统,一定程度打破了P2P网贷行业信息孤岛。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5日,信披平台共接入92家P2P网贷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已经披露财报的88家平台中,48家已经实现了盈利。其中主营车贷业务的微贷网净利润为3.25亿元,是盈利最多的平台。

既然有了钱,又有了渠道,P2P的营销之路便顺势启程了。

一组来自新浪财经的数据显示,目前市面广告中插最低是90万到300万不等,根据网剧的质量也有所起伏。而类似《白夜追凶》一类S级的重量级网剧,均价在150万以上。

有业内人士猜测,按照上述标准,在长达74集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出现的几家P2P平台每家至少投入千万。

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回报自然显而易见。有机构对《老九门》中爱钱进的品牌进行过调研,播出前到播出两期后该品牌认知度上升了220%,而品牌好感度也提升了3%。

另外,网剧的受众集中在90后一批年轻白领人群,这与P2P平台的用户不谋而合,网剧与网贷的结合无疑“天时地利人和”。

创新背后涉嫌误导营销

一边欢喜一边忧,在一部分人眼中P2P终于找到露面的舞台,而另一些人则看到部分产品广告涉嫌误导消费者。

爱钱进作为网剧广告投放的探路者自然成了首当其冲的枪把子。在《老九门》中,“金盆洗手篇”、“放心篇”、“买买买篇”、“靠谱篇”、“剧组篇”等十多个为爱钱进量身定制的剧情片段中,包含“想赚钱就要冒险,哪有不承担损失就赚大钱的”、“怎么没有啊,我就找到一个,既赚钱又靠谱的好方法”等对话没能经得住推敲。

业内人士评论:“虽然这些独具创意的中插广告整体风格轻松活泼,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可是,只要是投资,哪会没有风险,如此宣传就有误导消费的嫌疑了。”

更有甚者,有网友指出虽然在这些中插广告下端边角里,某些广告会有“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半透明白色小字提示,甚至某些广告只是疑似提示风险,很难引起观众注意。

而某些现金贷平台宣传在网剧中的“现金借款,三分钟申请,一小时到账,月费利率低至0.7%。”,到了现实中却走向了疑似高利贷的路子。

有网友通过广告关注该平台,按照贷款流程指引注册成为用户之后获得8000元的借款额度。而经过多次辗转之后,1000元的借款实际年化利率竟已达到72%。

无独有偶,钱站宣称的月费利率低至0.7%(折合年化利率为8.4%),与实际借款年化利率相差甚远……

网剧给P2P带了新的机会,类如《白夜追凶》、《老九门》原创贴的广告植入形式带给了平台们新的尝试。然而,在钱面前,尤其在很多钱面前,总会有一些打擦边球的人想要蒙混过关。

“想要抓住有效用户,平台只有不断的革新营销形式,用更优质新颖的内容俘获人心,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业内人士表示,走出轨道的人终究是不能持续往前的,行业发展的车轮只会带着正轨上的人共同向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