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Word哥!企业IPO生死成败全靠四大金刚

厉害了Word哥!企业IPO生死成败全靠四大金刚
2017年04月28日 08:53 高顿财经

近期IPO市场,好不热闹。先是南京证券3月17日晚间在证监会官网披露了IPO招股说明书,开始第三次向A股上市发起冲击;紧接着的3月18日,西南证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的公告,引起市场一片哗然。因卷入两起保荐项目造假丑闻,西南证券的IPO业务、并购重组业务均被叫停。

资本市场的悲喜剧总是让人触不及防。其实游戏也好,盛宴也罢,资本故事的得失成败,归根结底都是人为因素在作怪。高顿研究院曾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IPO被否的企业,大多集中在持续盈利能力、财务与会计操作、规范运作等问题上。

那么,一家企业要想成功闯关IPO,需要对哪些角色和特别环节予以高度的重视呢?

CFO/财务总监

众所周知,CFO是企业IPO阶段中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第一负责人,CFO不仅对公司内部的财务清算等问题要全面负责,还要对外负责联络沟通问题,最后还要协助整个企业内部的资金募集与路演推销等各方面的工作,CFO已经成为企业资本募集过程中的有力推手。

持续经营不确定、子公司的经营环境重大改变、客户和主营业务过于集中、交易可持续性问题等,是近几年来企业IPO过会时最大的绊脚石。对于这些问题,有见地的CFO恐怕是最容易预判并发出警告信号的。

而在财务方面,毛利率远高于同行、国内外毛利率差别大、质疑利润真实性、会计处理和违约风险、应收账款不能收回风险、企业大额现金采购和收取等,也是IPO被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CFO在这其中起到的主导作用非常关键,企业能否成功IPO有一半以上的因素取决于CFO的能力。

高顿研究院有关专家表示,企业在正式启动IPO之前,就必须对主要的财务负责人进行系统的培训,比如证监会举办的各类专项培训就是企业了解最新IPO政策、提升合法合规性、掌握证监会稽查重点的最佳时机。此外,为了确保企业IPO一次成功,避免折戟重来,寻找外部机构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IPO流程讲解以及模拟实操培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会计师事务所

企业IPO中,除了需要有CFO坐镇以外,企业一般会聘请资历较深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帮助企业。

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上市启动前,二是上市启动后。

在上市启动前,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进场为企业进行前期的财税健康检查,发现不规范的问题,由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整改。另外,有的会计师会根据企业要求,协助企业财务部门统一理顺账务。而在上市前的重组过程中,会计师也会帮助企业作一些税务筹划;同时,企业在上市前如有私募的安排,会计师也可参与其中的工作。

在上市启动后,会计师事务所会进行上市前三年度和上市年度最近一期(如半年度)的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如果你是有签字权的注册会计师,对你而言这个审计报告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递交上市申请后,在上市审核阶段,会计师事务所也会协助公司管理层答复监管机构的问题。

律师

在IPO过程中,企业的专职律师首先需要负责着掌控项目节奏,IPO分为几个阶段:招股书前期准备和审计,提交监管机构审阅,回答监管机构问题,路演,定价,上市。如何协调好各方,确保前期有足够时间准备,而后期又不拖延,是律师水平的重要体现。

预测和预防。经验丰富的律师,能够预测到招股书里面的哪些问题会引来监管机构的关注,做好预防工作。

披露程度的把握。一名优秀的律师,可以保证在公司招股书中把公司想写的都写了,不想写的但是需要写的都以隐晦的方式也写了;能力不佳的律师呢,可能在招股书上该写的没写,或过分保守,这些都会引来证监会的质疑。

一名刚刚负责过某企业IPO项目的律师认为:“企业IPO不仅是对财务部门的考验,同样也是对法务部门的重大挑战。上级负责人知道我曾参加过企业IPO辅导研修班的培训,所以让我参与了这次IPO的全过程,所幸在IPO运作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这才能将很多问题转危为安。所以IPO的学习并不只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对律师来说也是不可忽略的。”

券商、投行

这两个群体都是IPO的保荐人(机构)。

在中国,证券公司通常被称作券商,其实除了买卖性质的经纪业务外,证券公司的业务还包括保荐、自营、财务顾问等板块。而在国外,由于保荐业务属于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范畴,因此一部分进入中国的投行也成为了保荐机构。

企业上市过程中,保荐机构负责协助公司制作招股说明书等一系列申报文件,完成股票上市的审核申报流程,股票获得核准后承销发行,以及股票发行后的持续督导等工作。

同样的,在保荐机构里,作为项目签字人的保荐代表人,需要“亲自、认真负责的、详尽的参与尽职调查工作,了解企业方方面面的所有情况,保证该企业符合所有法律的、法规的、证监会自己的规章以及最新审核导向的要求。”倘若只拿钱不干事,这个保证被发现出了大的差错,保荐代表人的法律责任亦是相当严重的。

除了以上角色的能力外,IPO还考察着企业方方面面的情况,比如独立性、信息披露、主体资格等等。

当前,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环境的逐渐好转,一批批行业新生力量正重新唤起IPO的热忱,加上一些海外中概股纷纷选择私有化回归,国内IPO再次进入了黄金期。但是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IPO之路注定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对于未来几年想要登录资本市场的企业来说,必须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只要肯苦练内功,弥补短板,一定可以抓住这个机遇,以最好的姿态踏入资本市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