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出炉,你又呵呵了

2016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出炉,你又呵呵了
2016年07月14日 19:01 高顿财经

最近几天,全国多地2016年的工资指导线陆续出炉,其中北京的工资增长下线从去年的3.5%提升到了4%,上线提到了15%。而除了北京之外,山东、山西和内蒙古等地也逐一发布了数据。

这条新闻公布的下一刻,我就给远在北京的大学同学发了调侃的微信,笑称她要涨薪了,可别忘了请大家吃饭。

同学却发来了一个翻白眼的表情,吐槽说,工资再调整也赶不上飞奔的物价啊,而且自己也不一定轮得到加薪,加薪了不知道会不会直接被税了大半。

简而言之,对同学这种普通的白领来说,涨薪本质是好的,可实际效果却不见得有多好。“这种指导性的提提工资就像是阳光普照奖一样,还不如挣得升职、薪水翻一番更加实用。”同学说,可随即她又苦闷了——同样都在办公室干活,自己想要升职加薪怎么就这么难?

这也许是大部分职场人都要头疼的问题:大家同期入职,为什么他两年后升了职加了薪,而我还在底层和新人竞争;大家一开始都拿这么点工资,为什么后来她年终奖比我多了整整一倍?同样是给人打工拿工资的,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了?

其实,这种看起来很大的区别,恰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面对这些选择的时候,你是否做出了可以带来“升职加薪”的决定呢?

选择1:是“做了”,还是“做到”?

职场很残忍,是一个以结果说话的地方。比如你去接触一个客户,哪怕你每天都追着人家跑,比对待自己的女神还要殷勤,可是如果最后这个客户另找了其它竞争公司,那么你付出再多也是没用,你只是“做了”,而不是“做到”。

只知道“做了”的人,从来不思考整件事情的各种可能、不寻找难点、不想解决的办法、不分析对策,最后只知道用蛮力,自然没有结果。

而懂得去“做到”的人,会在接到任务的时候了解各种关键指标,比如其背景是什么、做事的原因是什么、能得到或提供的资源和权限是什么,然后再摸索出对方想要什么,自己可以给予吗?或者需要选择比较曲线的方式达成彼此的合作……

老板从来不需要你尽力而为,而是希望你可以使命必达。

 

选择2:是确定责任,还是解决问题?

比如公司的一个并购项目出了问题,老板大发雷霆,你是在心中打着腹稿希望可以撇清责任呢,还是思索着各个环节的问题,想着要如何解决呢?

如果是前者,那么可能怎么涨薪都轮不到你了,最多拿点安慰奖,顺便祈祷2017年的工资指导线能更高一些;而如果是后者,那么很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若配合把问题解决了的良好结果,升职加薪将不远了。

选择3:是忠诚的傻子,还是能力的提升?

领导自然希望员工是忠诚的,可是如果只有愚忠,不知道提高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那么领导也只会让你当一个听话的小职员,有大事基本都不会找你,小事也想不起你,更别提主动升职加薪了,可能你自己提要求,领导也要思考好几天再拒绝你。

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都是在不断往前发展的,因此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比如金融行业对国际化的FRM、CFA证书越来越看重;财会行业对专业的CPA、ACCA证书分外垂青等,这都是一种对能力水平的追求。

一张颇有实力的证书和一张只知愚忠的脸,你才老板会选择给谁以重任?

选择4:是和别人比较,还是和自己较劲?

人比人,自然是要不平衡的。为什么别人上班迟到老板管,你上班晚了点就兜头骂?为什么别人要求参加一个项目被接纳了可是自己也跟着提出,就被否决了?为什么别人升职加薪了,而你却被忽略了?

那些看起来和你差不多的人,事实上和你完全不一样。因为你没法二十四小时盯着别人看,也无法百分百做到和别人一样,更基本的,你们的智商、情商、性格本来就不同。

千万不要以为你们薪水差不多、入职时间差不多,你们的价值就类似了,别人说不定回家之后勤奋地看高顿的网课自我学习,而你回家之后只知道吃吃喝喝看电视……

所以为什么要和别人比较呢?这不是自取其辱吗?与其如此,不如和从前的自己比,只要比从前好了,就是进步了。

这一切都是你的选择,当初的一步步,才导致了现在和未来的悬殊差别,既然如此,就不要抱怨别人、抱怨自己了,因为这样只会浪费你改变未来的时间,让未来的你依旧为这阳光普照的百分之几而纠结不已。真正高薪的人,会在乎这些吗?(杨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