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紧箍咒”

监管“紧箍咒”
2017年01月03日 14:22 市商网

  2016年是网贷行业监管元年。在“合规”紧箍咒下,行业加速洗牌。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17年,网贷平台面对的是更严格的监管环境。

  在此环境下,业内预计,网贷行业规模将进一步缩减。你我贷创始人、嘉银金科董事长严定贵告诉记者,随着监管的进一步落地,平台会越来越强调合规运作,平台数量会大幅减少,但行业交易规模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行业综合收益率会下降。

  3月专项整治收官

  2017年3月,由国务院牵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进入收尾阶段。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认为,从2016年4月份开始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各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及经侦部门通过摸底排查、清理整顿等阶段工作,加大了对平台的查处力度,对于P2P网贷行业影响非常大,对未来平台备案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时间表规定,2017年3月底前,相关部门形成报告和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议,由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报国务院。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告诉记者,“目前专项整治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有利于行业发展,在过去几年无序发展中,互金企业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经过本轮专项整治,监管部门得以摸清行业家底、分清平台好坏,投资者、社会大众也才能分得清,经过扶优限劣,整个行业将进入有序发展。”

  平台数量或少于1800家

  根据张叶霞的预计,2017年全年P2P网贷成交量约为3万亿元;贷款余额或达到1.3万亿元;运营平台数量取决于备案及合规情况,若仅按目前下降速度测算,截至2017年底或将低于1800家。

  严定贵同时向记者表示,“未来市场大概能容纳200-300家平台。”在他看来,在监管没有落地之前,平台运营最大的风险是合规风险。而监管落地之后的竞争,是资源的重新分配,只有运营效率突出、成本更低的平台能够生存下来。

  而对于中小平台来说,由于其规模较小,难以达到一个机构能够成熟运营的标准,因此无法摊薄在获取客户、运营方面的成本,未来这些中小平台将逐步退出市场。

  合规平台跨三大门槛

  监管文件中提到的备案制、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及银行资金存管等合规操作,依然是合规平台必须跨越的三大门槛。

  张叶霞表示,在未来一年,监管紧箍咒并不会放松,因此P2P网贷平台完成备案、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及银行资金存管等合规操作的时间越早,更容易获得投资人信任,越具有先发优势。

  不过,想要跨越这三大门槛并不轻松。目前,平台与银行存管合作进展较慢。截至2016年12月16日,仅有3.12%的P2P网贷平台完成并上线银行直接存管,并且这些已完成上线的仍需符合未来最终出台的资金存管工作指引的要求。

  某位不愿具名的网贷平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早在半年之前平台已经完成了与银行存管系统的对接,但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和系统上线,主要是因为银行方面的担心。“银行方面还是希望等到资金存管工作指引正式发布,以及平台拿到地方金融办备案后,再宣布这件事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