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只要货币超发,房价就没有顶!

任泽平:只要货币超发,房价就没有顶!
2017年09月15日 11:20 深圳壹地产

导读

淘哥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关于房地产周期的一些看法。

根据淘哥多年的观察,任是一位很有战略眼光,同时又能脚踏实地接地气的经济学家。2014年提出“5000点不是梦”、2015年提出“一线房价翻一倍”、都被一一证实。今年年初又提出“新周期”观点,目前激起了广泛讨论。

一次可能是运气,三次重大节点的判断正确,说明任还是很有水平的。

任不单研究经济,股市,他还研究了十年的房地产,他有什么心得?淘哥建议大家仔细读一读今天这篇文章。

先提炼几个观点。

1、“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剩下的都是信仰问题了。

2、未来中国人口往哪里流动呢?不管什么样的经济体,人不断往大的都市圈流入,是最基本的规律和趋势。

3、什么地方房价会涨,答案很简单,人口流入的,库存低的,政府不供地的。什么地方房价涨不动?人都跑了,政府还在拼命的供地,房价能涨得起来吗?

4、为什么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一年就翻了一倍,因为货币的超发。

5、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货币的贬值是惊人的。很多人动不动讲卖房炒股、现金为王,所以我说现金为王是个坑,而且这个坑很大。

6、又有人会说,房价什么时候见顶,你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货币不超发吗?

这个淘哥要点评下:言下之意,房价没有顶?

有人会立刻反驳,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

淘哥觉得,当房价运行在一个大的上升周期时,是大涨小回,在这个大周期内,是没有顶的。

如果这个周期足够长,比如持续30年、50年,那么,对于一个人生命周期短短几十年的黄金岁月而言,其实就可以说是“只涨不跌”。

下图是淘哥在美国考察时,当地研究机构分享的美国房价数据,从1950年至今,其实一直处于一个超级大牛市,已经运行了67年了。当年,中间有过大幅波动,如1990年代初期,2008年等,但最终收复失地并再创新高。

想像一下,如果1950年一个25岁的美国年轻人开始等待房价跌,今年93岁的他,就能充分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只涨不跌“的东西。

7、为什么过去我们一线房价涨幅这么高?就是因为我们在“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小城市,区域均衡发展”的城市化指导思想下,土地向三四线、中西部倾斜,人口向大的都市圈集聚,导致了人口城市化和和土地城镇化明显背离,从而导致了人地分离,供需错配,一二线房价过高,三四线库存过高,这是根本的原因。

另外,今年年初,任泽平曾表示,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是买房窗口期。他认为房地产的周期是18个月,涨18月,调18个月。

来源:泽平宏观(zepinghongguan)作者:任泽平 摘自任泽平在北京、上海、深圳方正首席研究框架培训会上的演讲之房地产周期部分

我想大约用10分钟的时间讲一个问题,什么决定房价。

这个问题很重要,决定了每个人的大类资产配置。更重要的是什么?可以实战!我们要判断哪个地方房价会涨,哪个地方房价会跌,什么时候会涨,什么时候会跌,这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最核心的问题。

那我来问大家,什么决定房价?

你会发现,在这个社会上过去十多年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有几十种答案,这就是房地产这个话题争议这么大的原因。我研究了10年房地产,把它总结为一句话,“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大家记住这句话就行了。

我们判断一个地方未来房价是涨还是跌,第一个要判断未来这个地方人口是流入的还是流出的,人口流入的地方,未来房价长期来说怎么走?涨。人口流出的呢?肯定涨不动。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一二线城市房价大涨,东北的房价不涨的原因。

中期看土地,如果这个地方人口是流入的,政府还不供地,这个地方房价会怎么走?大涨。短期看金融,如果一个地方人口是流入的,政府还不怎么供地,最近货币又开始刺激了,这个地方房价会怎么走?暴涨。

非常简单,就坚持这个逻辑,剩下的都是信仰问题了。

貌似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来问大家,未来中国人往哪里流动呢?人流入的地方,房价持续看涨,你买入并持有就好了,那么未来中国人往哪里流入呢?有人说往大城市流动,有人说往小城市流动。我跟大家说,中国过去十多年,我们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一直没变,“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这就是我们城市化的思路。

未来中国人口往哪里流动呢?

我们研究了十几个经济体,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等。时间原因,我就给大家介绍日本和美国,一个是人地关系紧张,一个是人地关系不紧张。这是过去100年日本大的都市圈占日本人口的比重,大家看是什么趋势?不断上升,日本大的都市圈在过去一百年人口占比是不断上升的。日本1.3亿人、3700万在东京,韩国5000万人、2500万在首尔,所以你看它的大都市圈是不断扩大的,人不断往大都市圈流入。有人会说,日本、韩国人地关系紧张,所以人去了大都市。

看美国,这是过去将近一百年,美国人口流动的趋势,美国大都市区占美国人口的比重是什么趋势?也是不断上升的,有没有逆转过?回到小城镇去?没有。美国人地关系不紧张,国土面积跟中国差不多,美国有3.2亿人,中国13.8亿人,人不断往大的都市圈流入。

你看无论是美国、日本、巴西、意大利、菲律宾、英国、印度无一例外,不管什么样的经济体,人不断往大的都市圈流入,是最基本的规律和趋势。为什么?因为大都市更节约土地,更节约资源,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能为年轻人带来梦想,这是几百年来城市文明的胜利,这是一种文明。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是逆城镇化的,是不符合规律的。

中国过去也是这样的趋势,人口从东北、西北、小城镇往大的都市圈迁移,不仅过去十年,未来二十年仍然如此。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预测房价最核心的一张图,在2015年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做的。什么地方房价会涨,答案很简单,人口流入的,库存低的,政府不供地的。什么地方房价涨不动?人都跑了,政府还在拼命的供地,房价能涨得起来吗?

又有人会问,任博士,你2015年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为什么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一年就翻了一倍。下面这张图回答了这个问题,货币的超发。

蓝色的线是广义货币供应增速,绿色的线是居民收入增速,红色的线是名义GDP增速。

在2014、2015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增速是向上的,名义GDP向下的,这是什么概念?货币超发。所以引发了资产价格从股市到房市商品的轮动。其实过去几十年,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速常年都在名义GDP上面,过去三十多年,中国一直是一个信用货币下的货币超发周期。

拉长来看,不仅过去这一两年货币超发,过去这几十年,货币一直在超发,M2、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20%,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跑赢这台印钞机的。

大家还记得北京上海十年前的房价吗?一万,十年十倍。什么叫有钱人,80年代叫万元户。80年代北京的一套四合院卖5000块钱,万元户在北京可以买两套四合院。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货币的贬值是惊人的。很多人动不动讲卖房炒股、现金为王,所以我说现金为王是个坑,而且这个坑很大。

1998年到2016年,全国房价涨了不到四倍,货币供应量涨了将近15倍,究竟是房价涨多了还是货币发多了?又有人会说,房价什么时候见顶,你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货币不超发吗?

又有人跟我讲,任博士,现在北京、上海要控制人口了,北京、上海的房价是不是就不涨了?我们来看,东京圈3700万人,基本同样的面积,比北京2200万人多。首尔圈只是北京面积的一半多,首尔圈2500万人,人家的人口密度比我们大,人比我们多,为什么人家的大城市病没我们严重?我们的大城市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我来给大家看两张图,这是北京的轨道交通,大家都很熟悉,稀稀拉拉的,看不出来稀稀拉拉的?这是东京的,东京圈3700万人,人均轨道交通里程是北京的4倍,我们的城市规划太简单粗暴了,车多了限号,人多了控制人,问题的关键是完善城市规划。日本东京人均GDP高达4万多美元,以坐轨道交通出行为主,我们呢?小汽车、出租车比例太高。

为什么过去我们一线房价涨幅这么高?就是因为我们在“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小城市,区域均衡发展”的城市化指导思想下,土地向三四线、中西部倾斜,人口向大的都市圈集聚,导致了人口城市化和和土地城镇化明显背离,从而导致了人地分离,供需错配,一二线房价过高,三四线库存过高,这是根本的原因。

plus:谈完房子,来谈谈“文杰淘股”

淘哥前两天专门发文章,什么是最好的投资标的?告诉大家,淘哥已经把持有一年多的赣锋锂业在99.94元卖光了。因为淘哥感觉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炒作太狂热,阿猫阿狗鸡犬升天,这种时候还是回避为秒。

果不其然,次日,这个股票盘中跌停,昨日小反弹后,今天又大跌5.39%,收盘价89.95,比淘哥卖出价格每股跌了10块钱。

目前淘哥的组合,净值3.7387,9月至今收益46.73%。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