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女行长多处房产被封!怎样避免银行理财坑?

民生银行女行长多处房产被封!怎样避免银行理财坑?
2017年04月23日 23:30 理财中国

4月23日,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出席郑州某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多家媒体追问洪崎关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近30亿元的理财产品造假案,未能得到其正面回应。

“钱去了哪里?有没有查明?”、“兑付投资者的资金从哪儿来?”、“民生银行的风控体系还值得信任吗?”……在活动结束之后,洪崎打算离开现场。多位记者紧随其后,不断抛出问题。

洪崎并未回应,其随从人员一边说“无预约不接受采访”,一边要求围在洪琦周围的记者“不要说了”。

洪崎进入电梯打算离开会场,追至电梯的多位记者则继续提问,被堵在电梯内的洪崎依旧不愿正面回应,最终低声说了一句:“这些问题,都会让你们如实报道,”等电梯落地后他快步离开。

近日,民生银行“假”理财案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4月18日,民生银行董事会发布公告称,近日该行发现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有涉嫌违法行为,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根据公告内容,目前张颖正在接受公安部门调查,民生银行总行已成立工作组,积极协助公安部门侦办。(点击查看:民生银行又出事!涉案30亿, 女行长被抓,150名投资者被坑)

7月底前兑付本金

4月19日、20日下午,多名投资者代表赴民生银行总部,与民生银行工作组商谈解决方案。

参与谈判的投资者代表透露,投资者方的代表为11人;民生银行工作组的成员主要包括民生银行副行长石杰、北京分行行长马琳、法律部总经理陈军、北京分行常务副行长杜鹏等。

20日晚间8时许,参与谈判的代表向媒体表示,经过谈判,民生银行提出了最终方案:最晚7月底以前解决投资者的初始投资款(需扣除以前曾投资同类产品的所得利息)。

民生银行官方发布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参与谈判的投资人代表对媒体表示,19日谈判时提出的解决方案与20日的初步结果差别不大,进展顺利的话,民生银行下周即可开始与投资人签署协议。

投资者代表坦言,两天的谈判内容基本一致,投资者要求兑付本息,而民生银行提出刨除之前获得的利息,只兑付投资者的原始投资款。

民生银行工作小组表示,这个方案是他们经过反复、认真研究并上报董事会的方案。

至于为何是7月底之前解决,投资者表示:“因为这个案情比较复杂,民生银行需要筹集资金,加上涉案的人数和合同很多,需要时间去复核数目。”

媒体从投资者的微信群也了解到,大多数投资者对此结果表示满意,也有小部分希望继续讨回利息。

已查封张颖大量房产

根据民生银行提出的方案,投资人可以选择与民生银行协商,在核实确认的基础上,采取可行方式,依法合规的先期解决投资人的初始投资款项,后续事宜可根据司法判决结果再行处理。

因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和司法机关判决需要时日,此方案可最大限度保护投资人权益。

有投资者代表透露,据民生银行了解,张颖涉嫌违法销售的虚假理财产品金额应不超过30亿元,而且公安机关及时介入后,扣押了张颖大量的房产和汽车,其中还包括一些外地的房产。

至于张颖等人涉案资金的具体去向,民生银行方面并未向投资者和公众披露。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4月20日、给媒体的回应表示,航天桥支行案件是理财产品造假案,是该支行行长张颖私自伪造假合同,虚构理财产品欺骗客户的违法行为,不涉及票据业务。

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自2015年起,共办理8笔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所有票据均在2016年正常到期托收回款。

案件折射出商业银行

内部风险防控的落后

对于此案,功夫财经评论员琢磨先生认为:民生银行称是这位女行长的个人行为。这就有点没底线了,行长是你们家的,风控检查是你们做的,投资者通过银行投资,最后资金不知去处,银行说这是个人行为?

在业内,民生银行的业务激进、敢于创新,并在体制、企业文化以及激励政策之下,敢于监管套利,打政策擦边球,这和近几年频频被爆出风控危机不无关系。

在管理层一味追求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和业务占比提升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商业银行在内部风险控制步伐上的落后。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也为广大投资者敲响了警钟。银行未必是你想象的银行,你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也未必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很可能你遇上了假理财产品。

如何避免银行理财的坑?

“投资理财最可怕的不是把钱赔光,而是直到把钱赔光,你都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这句话可真一点不假,民生银行“假”理财案就十分完美地验证了这一说法。

尤其是这种典型的“飞单”,专坑银行老客户。你觉得自己有经验,但银行的理财经理比你套路更深,借着与你相熟多年,深得信赖,他们的违规操作一个接一个。

发现被骗后,就火急火燎去找银行讨说法。“合同是我在银行签的,产品是你们员工推荐给我的,怎么出了事,银行就翻脸不认账了呢?”银行难道不应该承担损失吗?

然而现实是,这个让无数受害人纠结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像这次的事件中,这位支行的行长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选择了铤而走险。而银行并不了解这个操作,更何况“理财合同”上面的盖章都可能是行长伪造的。行长个人的违法行为,银行作为雇佣单位,也要为她买单吗?

所以在银行买理财时要长点心,擦亮眼,好好分辨下。这里老编也有几个小经验和大家分享分享。

(1)查询银行理财产品编码

如果真的是银行理财产品,那就可以在产品说明书中找到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编码。

大家可以在中国理财网(网址:http://www.chinawealth.com.cn)的搜索框内输入这个编码,看是否能查询到对应的产品。

搜索框看这里:

(2)是否有进行“双录”

在银行,理财经理开展代销业务时要录音、录像。“双录”可以用来约束银行的销售行为,也能在发生纠纷时,给我们提供可靠的依据。

但如果理财经理专门把你领到一个没有摄像头的地方去签合同,那这里边很可能就有“猫腻”。

(3)看清落款处的盖章

如果落款是某基金公司或者证券公司,那就一定是代销,这时就会有“飞单”风险;如果是某保险公司,那你买的就是一款保险产品了。所以要看清楚落款处的章是哪个单位的。

不过即便是银行,也可能存在是假章的情况,所以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4)仔细看清发行银行

如果是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合同中会有银行的名称,说明是哪家银行发行的理财。如果不是,那就应该是银行代销,你就得再看仔细些。

(5)收益率是否“靠谱”

现在银行理财的收益大概在4%左右,那些承诺8%-15%的是正规理财产品的两三倍,看到这么高的收益,你就要谨慎点了。

(6)留意资金的去向

一般我们买银行理财时,需要通过银行柜台或者自助渠道,你的钱也会直接汇入银行。但是如果理财经理要求你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汇款,那就得警惕了。

想区分“飞单”,看看说明书,动手查询查询就能搞清楚。但是“高收益”和“熟人推荐”才是被骗的问题所在,大家千万别被套路。

来源:综合自腾讯财经(financeapp)、 融360财秘(ID:rong360licai)、功夫财经(kongfuf) 、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