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上海楼市惊现:只租,不售!

大消息!上海楼市惊现:只租,不售!
2017年07月06日 21:15 财富管理网

更多精内容,点击题目下方财富管理圈关注我们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红色字复制)

每日股市

meiristock

上海楼市出现新玩法:只给一个选项——租!

近日,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发布公告,涉及浦东张江、嘉定新城2幅国有建设有地出让。值得关注的是,两幅土地出让年限均为70年,但土地用途为“租赁住房”,不能出售。

公告中明确指出:本地块土地用途为租赁住房,所建物业严格按照“只租不售”模式管理,仅用于出租,不得出售。受让人应在出让年限内整体持有租赁住房物业并持续出租运营。

这是全国首次在出让开始就表明全部面积为出租70年的土地出让。

而在这个截点入市,背后藏着什么逻辑呢?

首先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件事的背景

大概在2016年6月的时候,国务院有过这样一次发文——

对于商用房改租赁后可以转用途为居住。

意见指出,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积率不变,土地用途调整为居住用地,调整后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应当按照居民标准执行。

所以从背景出处上来看,上海这样一次的出让应该是响应中央的号召,而且我们也看到,其他的城市也在陆续跟进这样的政策。

广东、贵州、江西等地先后发布文件,允许商业用房改为租赁住房。

而作为一线城市来说,上海跟进这样的政策也非常正常,毕竟这里更加有租房的需求。

同样我们也看到,出让这些政策之前政府也做好了各种铺垫。

对于一个新鲜产物的出让,一定会在前期会有各种试探性的手段,比如2016年上海出让的住宅性质的土地,基本上都要求20%的面积要求开发商全部持有,所以在那个时候开始,不少开发商都会对持有一部分住宅类房子有了心理准备。

目前时间已经过了一年多了,开发商对于产品研发和资源配备也有了准备,对这样的产品认知上是没有抗性的。

另外前阵子对于商住两用房的整改,也暗示了对于土地属性商业、实际用途居住这样的中间过渡类产品希望采取更加明确的标准。

我们看到这两块地的容积率是2.0和2.5,之前可能就是商办类的产品,如今调整属性后开始对外出让。

租金水平不高于市场同类房源

房屋租金明确规定:租金水平应不高于市场同类房源租金水平,租金价格可根据市场租金水平情况适时调整。

根据目前公布的出让预合同显示,该项目应优先为园区内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居住配套服务,对园区重点科研单位、高校和重点企业引进的全球顶尖科学家、高级专家和领军型人才等重点高端人群给予重点保障。

事实上,这次优先出让的张江南区配套基地正是配合此前发布的《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其称,拟通过增加居住用地、新增住宅全部用作租赁住宅,以及提高研发、工业用地人才公寓、宿舍配套比例等,满足科学城就业人口居住需求。同样地,嘉定作为新兴人才的聚居地,也承载着产业创新和转移的使命。

除了吸引人才外,从土地市场来讲,自持70年对房企的资金和运营能力要求较高,也会有效降低溢价率,从而降低土地市场的热度。

开发商在租赁市场如何实现盈利?

其实,目前已有不少房企或机构涉足住房租赁市场。像万科、碧桂园、龙湖、世联地产等已经涉足长租公寓市场,试图在租赁时代到来前占得有利位置。

克而瑞数据也显示,行业TOP30房企中已有1/3房企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到长租公寓领域。此外,还有如YOU+等依托“互联网+”成长起来的长租公寓品牌。

“要摒弃过去那种短平快的传统开发思维,以金融的思维来切入这一领域才会盈利。”地产人士薛建雄说,“租赁住房最大的特点是有稳定、长期的现金流,这为发行资产支持类证券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薛建雄认为,通过发行债券或资产支持类证券可以进行低成本融资,此外目前国家在这一块的各种优惠和支持政策,对房企实现盈利也是有利的。

楼市新玩法:住房租赁或成为下一个风口

“土地供应模式已出现转变。”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两宗地块一开始就明确了租赁属性,避免地价高溢价率对交易市场的影响。同时,对租赁房源将有非常明显的补充作用。

事实上,上海的这2宗地块是全国首次出现土地用途为租赁的地块。之前万科拿下的北京和佛山的3块100%自持住宅地块,并非土地性质本身就是租赁。上海此次土地出让,可以视作对中央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政策的响应,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一环,预计今后还将有更多城市陆续跟进。

去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旨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促进我国住房市场由以售为主向租售并举转变。

其中,明确提出,改善租房市场有效供给,在支持和规范个人出租住房的同时,也将 “发展住房租赁企业”,提高租房房源的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在一线城市土地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城市加大租赁市场的培育,增加房源来缓解供需矛盾。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每日经济新闻、真叫卢俊(zhenjiaolujun0426)等

声明: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者注意判断。交流请加此微信号:investjia。

小白读财

ID:xbducai

长按并识别关注

小白读财:用人话聊理财、唠保险、讲段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又一金融骗局开始疯狂圈钱,这样借钱套路太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