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再传重磅消息!打压高房价、高房租的大招来了!

楼市再传重磅消息!打压高房价、高房租的大招来了!
2017年08月11日 22:15 财富管理网

更多精内容,点击题目下方财富管理圈关注我们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红色字复制)

每日股市

meiristock

上海楼市将允许“商改租”

今天(8月11日)下午3点多,“澎湃新闻”报道说:上海住建委表示,将研究制订“商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的实施细则,对于“类住宅”清理整治过程中尚未销售的项目,也可以考虑转型为租赁住房。

这意味在,在北京、上海这类“对商办物业、类住宅高度管控”的城市,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其直接结果是——大量滞销、库存的商业物业、类住宅获得了转机,有机会转型为租赁住房。

这一新政将带来三大影响:

1、空置的商办物业、类住宅的开发商、业主。此前,他们基本上濒临绝境。现在政策转变之后,这些资产等于被盘活了。

2、新政如果普及,意味着中心城市“可以出租”的住房量大增,对于平抑租金价格,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3、商办物业转型、类住宅盘活,对于商品住宅价格有抑制作用。

据仲量联行最新数据,2017年上半年深圳共有8个新竣工的甲级办公楼项目,总供应量超过 70万平方米,截至2017年二季度,深圳甲级办公楼存量达580万平方米。全市甲级办公楼市场空置率上升至16%,较去年底上升了超过3个百分点。

在上海,库存的“商业用房”面积据称已经超过1000万平方米,消化周期也长达8到10年。这正是王健林和潘石屹急于转型的重要原因,万达偏重综合体,SOHO中国偏重于写字楼。

此次上海新政如果能在全国推广,将对于中心城市房价、租金价格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央行出手了!炒房客面临被锁楼市...

近日,央行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中为房地产和去产能划出了清晰的金融政策底线:在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购房同时,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停止对落后产能的金融支持。

1、严控投机性购房,各地因城施策

报告强调,2017年,各地区将认真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政策要求,继续强化“因城施策” 调控政策,全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呈现“成交回落、价格平稳略降”的发展态势。

报告分析:

“从调控政策措施看,2016年尤其是2016年四季度以后,‘因城施策’调控力度加大,灵活度提升。”

同时,“房价上涨预期仍然存在;土地供应不足,部分城市甚至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部分热点城市库存处于低位,短期内市场供应紧张;居民投资渠道有限且回报不高。”

虽然国家在长效调控上已做了巨大努力,但长效机制短期无法达到,要想短期控制房价,阀门必须关紧,因此当前的限制性调控政策不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下半年全国楼市调整期将持续。

2、政策到底在打什么牌

从限购、限价,到限贷、限售、限商办,“五限”时代在中国部分城市已拉开帷幕。

违规发放住房贷款的银行都要被罚。

针对违规房贷,4个月内,各地银监局对开发商及个人开出超100-张罚单。

由此可看出:

1、 前几年信贷宽松的年代,贷款乱像丛生,已危及到金融体系的安全。

2、银行违规给开放商发放贷款不行,对个人进行违规发放住房贷款也不可以。这些情况均被处罚。

3、监管层要从资金源头上控制房价,控制违法发放贷款,贷款审核更严格,周期更漫长。

目的只有一个,严控投机性购房,从源头切断炒房客的炒房资金。

3、为打击炒房,房产税呼之欲出

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8日在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表示,房产税是楼市调控的一个长效机制,呼吁赶快实行。

对于房产税如何实施,樊纲建议,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双轨过渡,设立一个过渡期,增量改革,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时,要有适当的减免措施。他主张,根据房子价值减免,在控制每家只有一套房子能减免的情况下,低价的房子减免比较合理,使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成本稍微低一点。

樊纲还表示,房产税不会使房价暴跌。对于房产税对抑制房价不起作用的声音,他认为,是中国的房产税税率太低,“天下没有不起作用的价格,只有不够高的价格”。

“有的国家房地产一出泡沫,购房者要交的房产税比自己的工资都多,他一定要卖大房子,换小房子,增加市场供应,这是一个内在的稳定器。”

深圳放大招 拥抱“住房公有制”

8月9日,深圳市住建局日前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在网上流出。

文件内容显示:深圳将加快推广“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公共住房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模式”。

明确规定:棚改区改造的住宅部分,除搬迁安置房以外,全部用于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在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在4个区里,供应大量的保障性住房+人才性住房,并实现只租不售。

此外,本次棚改的界定时间,由去年7月棚改计划认定的30年减少到20年。

本次文件最大的看点在于: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公共住房,本次棚户改造后释放的所有房源,无论建设、上市、分配等供应环节,都将由国家主导完成。

最重要的是:棚改将以保障性住房+人才性住房为主。

参考《深圳市十三五住房建设规划》,深圳将供应30万套商品住房+40万套保障性住房(含人才性住房),加上如今的棚改计划,深圳未来房屋供应量中,政府和国企控制的政策性住房、租赁住房,将至少超过一半。

楼市繁荣近20年,但这次不一样

万达用“轻资产”为口号,表达了不再做房地产的决心。与此同时,另一家房地产巨头万科早经开始在“卖房子”之外的业务上布局:

养老服务。目前万科已在多个城市开始运营养老项目,包括带长住床位的项目和社区居家服务及日间照料中心。

物流地产。7月14日,万科集团宣布,携手厚朴、高瓴等组成的财团,拟以总代价约159亿新元(约785亿元人民币),收购新加坡物流巨头普洛斯。

自持物业。据观点地产消息,截至今年6月8日,万科已经拿下五宗自持地块,合计付出约170亿的代价(不完全统计)。

无论是万达、万科,还是提出多元化、去房地产化的其他房地产企业,他们的行动是基于当前市场形势的理性动作。经历了将近20年的繁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来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为住房而烦恼的新城市人,看到了房地产长效机制正渐行渐进:

1,抑制投机需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限购、限贷、限售等诸多调控手段并用,已经将投机需求极大地抑制了下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已连续回落。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此前房价涨幅第一的深圳了,据央视财经8月5日报道,自去年10月至今,深圳房价已连续10个月下降,每平方米累计下跌7154元。

2,发展租赁市场。住建部会同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这份通知要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目前已选取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单位。

在发展租赁住房方面,各地方政府也已有动作。比如上海首批公开出让的两块纯租赁住房用地于7月24日被两家地方国企竞得,这两块土地均采取“只租不售”模式,项目建成后将至少提供1897套租赁住房房源。这两幅地块的成交单价都不足6000元/平方米。而成都则提出了组建国有住房租赁公司、降低个人出租住房税率、建立租赁信用管理体系等一揽子支持政策。

3,租售同权。7月中旬,广州市明确,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7月下旬新华网报道,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说,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4,共有产权房。北京市住建委委会同北京市发改委等联合起草了《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并征求意见。其中提到,30%的“共有产权住房”房源应该面向没有北京市户籍的“新北京人”。据悉,共有产权房的配置并不低,不仅公共交通便利,容积率也并不高,还有WiFi全覆盖、人脸识别等技术。

目前来看,新的房地产调控手段多停留于地方层面,但中央已经明确将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这一机制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对那些寄希望于将来房地产政策“反复”的人来说,北京市住建委主任徐贱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的一段话值得参考:

政策出台后,更重要的是坚持到底,严厉执行。北京市除了‘打补丁’,还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如果市场再有波动,还会有更多储备政策对外发布。‘稳定房价的决心不会变。’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则认为,“目前的中国房地产正站在珠穆朗玛峰,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没有‘高处’了。”

来源:综合自财经韬略、wind资讯(windzxsh)、经济参考报(jjckb-wx)、光明网、中国新闻网、凤凰房产、和讯网、融360房贷等

声明: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者注意判断。交流请加此微信号:investjia。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楼市响起一声炸雷!惊现“7月拐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