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轰炸全球市场,中国很淡定!

美联储轰炸全球市场,中国很淡定!
2017年06月15日 21:50 正和岛

美联储加息如期而至!

短期内还不能说全球进入紧缩时代,从宽松到紧缩可能是一个比较长的进程,全球经济的复苏也有待进一步观察。但长期来看,全球货币政策收紧的趋势无疑更加明朗,且呈现蔓延之势。这对国际金融市场走向以及投资者的决策,势必带来更多挑战。

但更大的挑战却还不是加息,而是缩表!

美联储加息+缩表,不同地区的市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热钱逐渐退去,新兴市场虚高的资产价格或将被纷纷打回“原型”。

美国接连加息,还缩表收紧货币,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受到冲击,对中国股市和楼市有什么重大影响?中国央行会不会跟进加息?这些问题备受国人、尤其是企业家关注。

编  辑|曾会生  亦萱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北京时间15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区间调升25个基点,从0.75%-1.0%上调至1.0%-1.25%。美联储还宣布,上调贴现利率25个基点,至1.75%。美联储维持了近来每隔三个月加息1次的节奏,这是美国央行此轮加息周期的第4次加息、年内的第2次加息。

关于未来加息路径,此次议息会议预期2017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位数在1.375%,即全年将再有一次加息。维持2018年年底在2.125%不变,即2018年同样预期三次加息。上调2019年年底预期至2.875%(之前料为3%),2019年预期加息次数由之前的4次下调为3次。维持更长周期预期在3%不变。

美联储上调增长预期、下调通胀预期。美联储将2017年的GDP增长预期从2.1%上调至2.2%,将失业率预期从4.5%下调至4.3%,将个人消费支出通胀(PCE)从此前的1.9%下调至1.6%,将不包含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通胀预期从1.9%下调至1.7%。美联储维持对2018年和2019年的核心通胀预期均维持在2%不变。

决议公布后,黄金价格大涨,国际油价暴跌,美债收益率跳水,美股涨跌互现,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今日,亚太股市普遍下滑。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下跌0.3%,韩国KOSPI指数跌0.46%,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大跌1.21%,港股恒指跌0.93%。但沪深股指窄幅震荡后,小幅收涨。

01

美联储加息背后的逻辑

对于此次加息的原因,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反映美国经济取得了一定进展,就业岗位的增量明显高于市场预期。

美联储在最新政策声明中对美国经济的评估是,5月会议以来的资讯表明,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强,今年以来的经济活动继续以温和速度增长;今年以来的就业增长温和,但平均而言增长是稳固的,失业率保持下降势头。

但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美联储的政策由过去拖延加息时间转变为快速加息。美联储接连加息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美联储在奥巴马时期,执行的是奥巴马的政策,即尽量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将美债危机转嫁出去。奥巴马整个8年任期,主要围绕这一政策执行的,直到其宽松政策执行不下去,再继续宽松可能会反噬美国经济的情况下才开始逐渐刹车量化宽松政策。

特朗当选总统后,开始调整奥巴马时期的美联储政策而进入加息的快车道。占豪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特朗普上台,一个目标是为了让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也就是降息周期,要进入降息周期必须先加息加出降息空间。

二、美元指数和美股双高是美国经济的战略风险,在当前情况下,加息周期越长越容易刺破泡沫,因为资本一眼望不到加息周期何时到头。相反,如果短期内快速加息,那么资本就会产生未来加息结束的预期,大家对市场有了信心,市场反而不会下跌。

三、快速加息可以刺破一些“虚弱”国家的资产价格泡沫,有助于美国货币宽松周期时低价收购资产。而未来能否收购到足够多的廉价资产,关乎美国能否顺利走出后危机时代。

不少分析认为,未来美联储应该还可能有6次到8次加息,在2018年底到2019年初结束加息。一旦加息结束,特朗普政府会尽快进入降息周期,美国经济将会进入新的扩张周期。

02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大致体现在人民币汇率、股市和楼市三个方面。

首先,此次加息对人民币汇率来说影响有限。

从2015年12月开始,美联储启动加息,这也意味着强势美元的回归,从而导致其他货币贬值。对新兴国家和地区来说,强势的美元引起资本外流,可能加大本币贬值的程度,同时引起国内资产价格大幅下滑。但此次加息对人民币汇率来说影响有限。

其一,结合5月以来国内整体流动性环境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表现等因素,之前货币当局的相关调控以及人民币汇率偏强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经对美联储可能进行的加息进行了提前对冲。

此外,从近期美元指数的弱势来看,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也相对较小。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852,较上日中间价6.7939,升值87个基点。美联储如期加息人民币“淡定”,中间价反而升至7个月新高。

总体上看,欧元强、美元弱的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在三季度中或四季度可能出现逆转。逆周期因子纳入之后,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稳定或走强,但贬值压力未从根本上消除。

其次,美联储加息动作对A股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从A股市场来看,美联储加息只是外围催化因素之一,并非影响A股走势的核心变量。目前A股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企业盈利,在宏观经济企稳、行业格局向好、企业投资和融资意愿增强的驱动下,此时的加息动作对A股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所以我们看到,15日,亚洲股市普遍下挫的情况下,中国A股相对稳定,沪深两市均小幅收涨。

第三,需要处理好楼市的风险。

对于房地产的潜在风险,中央未雨绸缪,要求去库存,但仍有部分城市房价走高。理论上,美联储加息,加剧资本外流,债务风险急剧增大。房地产市场则是一个软肋,在美联储接连加息的压力之下,中国需要处理好楼市的风险。

由于之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抬升和货币收紧,很多银行已经取消房贷折扣,甚至将利率提高到1.1倍或1.2倍。因为银行本身资金成本高企。在没有银行贷款支持的情况下,市场购买力将缩水。在货币收紧的情况下,炒房团也将会退出。所以从货币和市场来看都很难支持房价继续走高。

03

中国央行会不会跟进加息?

上一次美联储加息(3月16日凌晨)后,仅仅数个小时后,中国央行上调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OMO)10个基点,同时6个月、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MLF)也分别上调10个基点。

尽管香港金管局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之后,提高了基准利率至1.50%。但中国央行跟进的可能性很小。综合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国内广谱利率已经提前抬升,提前量充足,没有必要再跟随。4月份以来受金融监管和金融去杠杆,中国的广谱利率已经大幅抬升。3个月和6个月期的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上升了0.7个百分点。进入6月份以来,短期的1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迅速由4.2%飙升5.2%以上。0.7%的利率上升相当于隐含了2-3次加息,“提前量”充足。另一方面,同期美债收益率却缓步下行,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中美利差由年初的0.6%扩大至1.4%之上,达到去年7月份以来的高点。

第二,国内需求二次探底,宏观经济环境不支持货币政策继续收紧。最新发布的5月经济数据确认房地产销售、货币金融条件等先行指标均已见顶回落,库存周期、房地产周期和金融杠杆周期开始下行。中国经济的需求端已经走过短周期高点、进入二次探底阶段。货币政策接下来更可能的方向是走向中性偏松、而非继续收紧。

第三,为保汇率而加息的必要性下降。短期汇率由双边利率平价决定,利差扩大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的减小。相反,中国当局的政策意图中甚至存在着让人民币汇率适度升值的意愿。5月26日在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纳入逆周期因子的行动以及《自律机制秘书处就中间价报价有关问题答记者问》部分反映了这种政策意图。汇率当局决定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纳入“逆周期因子”正是为了削弱前日收盘价的影响。逆周期因子的纳入在短期有助于推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

总之,央行短期内跟随美国进行货币市场微加息的必要性下降,外围掣肘弱化,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紧平衡持续。事实也是如此。美联储15日凌晨加息之后,中国央行维持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在2.45%、2.6%、2.75%,均与上次持平接下来为了配合金融监管,政策利率或许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货币政策环境整体而言不会更紧了。

04

比加息更可怕的是美联储缩表

美联储加息决定完全符合市场预期,令市场感到意外的是——美联储计划今年内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而这才是更重磅的信息。

按照美联储公布的缩表计划,起初每月缩减60亿美元国债、40亿美元MBS;缩表规模每季度增加一次,直到达到每月缩减300亿美元国债、200亿美元MBS为止。最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将大幅低于当前水平,但高于危机前的水平。

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可能会相对迅速地实施资产负债表计划”。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联储观察家称目前存在美联储在9月开启缩表的可能。

相对于加息,美联储缩表这一流动性紧缩计划对全球市场来说更像一场严厉的“考试”,不同地区的市场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热钱逐渐退去,虚高的资产价格将纷纷打回“原型”。可以预料的是,市场波动最大的地方应该出现在那些基本面较弱、债务较多的市场;而对于那些基本面较强、财政稳健的国家,影响则相对较小。

美联储缩表给新兴市场带来的是,更为严峻的考验。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13年6月,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提出在2014年中旬退出QE时,新兴市场立即遭遇资产抛售,2013年4-8月间,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幅度高达5%-10%,股票平均下跌5%(中位数),主权债券收益率攀升2%。尤其像拉美等基本面较弱的新兴市场,美联储缩表将会对其产生更大的影响。

对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来说,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无疑为其带来一个更加严酷的外部环境,这对当地的经济复苏会带来困扰。预计欧元区以及日本在短期内都不会退出货币宽松政策,欧元、日元兑美元必定会承受一定贬值压力。

但美联储缩表对中国可能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冲击。尽管美联储缩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内地资金的紧张局面,美元的走强也会对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但考虑到中国目前经济基本面较坚挺,资本管制也在不断加强,加之市场预期人民币仍会缓慢贬值,所以预计美联储缩表行为不会对中国经济形成大的冲击。

资料来源:

美国加息背后还有这些事情(安邦智库内部供稿)

美联储加息,每股再创新高,白宫将发两招打劫世界  (占豪)

这是全球资本市场屏息的一天,该来的还是又来了!(牛弹琴)

美联储加息“如约而至”,另一重磅决策让市场“意外” (经济参考报)

加息+缩表,美联储紧缩还能走多远——民生宏观固收利率思考系列 (民生宏观)

美联储加息,下半年缩表:我们呢?——点评17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 (泽平宏观)

-- 往期热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