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的买买买里,藏匿着你最私密的个人史

年复一年的买买买里,藏匿着你最私密的个人史
2017年11月11日 15:15 正和岛

现在是双11的中午,但好像一切都已经从狂欢恢复了平静。刚过去的夜里,购物网站不出意外地又刷出了新纪录,那你呢?想买的都买到了吗?从10月下旬就开始的这一番促销浪潮,你是热切参与者,还是置身事外者?

网购在中国的真正兴起也不过就十来年的时间,但已经深入了无数人的生活。电商们早已开始关心如何处理利用“大数据”,而这所谓的“大数据”,是数以千万计的你我,一次次具体的购买行为所累积。

每个人买东西的选择都不会一样,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的偏好也可以迥然不同。“买买买”这一简单的行为里藏着多少东西,也许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

看着自己买过的东西,你会怕吗?今天的文章是一些个人化的经历与感受的分享,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有共鸣。

开始网购是在2006年,打开淘宝网上的历史订单,最早一单是那年冬天买的一对瓷杯——作为送人的小礼物。那时无论“淘宝”还是京东,都还是不折不扣的新鲜事物。收到快递那天,宿舍楼下的小黑板上被楼长阿姨端端正正地写上了我的名字,和邮政包裹、EMS享受同等待遇。这足以证明当时学校里快件之少。因为没过上两年,快递小哥们就已经在校门口摆起了庞大的摊位等人取货,再也不送至宿舍楼了。

翻看历史订单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它有点像翻看旧相册,会让人沉浸于过往的氛围当中。但它们又很不一样,相册里留下的表情往往是经过自我挑选的呈现,是有意识的自我展演,但电商网站上的历史订单,留下的却是最实际、最具体的生活细节,极少有人会自主自愿地将它展示给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它也就成了一份私密的个人史。

▲ 今年双十一大促前夜的淘宝主页

但在早些年,淘宝网上可以轻易地查阅到其他人的购买记录。只要你知道TA的ID,或者知道任何一个TA购买过的商品,就能从已购记录里,通过点击ID进入信用评价页面,买家信用里的每一条,都能直接链接到对应的商品,看看TA最近有没有补充卸妆乳,或者买入了一个新钱包。

那是多么“开放”的淘宝啊,像是一个嘉年华,在这种设计中,仿佛所有买家都是朋友,而网络购物本身,似乎也像是一种生活的游戏。如此直接的隐私窥探渠道因为体量太小,竟然并不曾引起过什么质疑。但从某个难以明确追溯的时间起,这一通道被淘宝关闭了。如今,每个商品的购买记录里,都默认所有购买者的ID是匿名显示。

从前不重要的信息,变得需要隐藏;曾经只是有趣的购物方式,如今成了主流。如果由商家来回顾,这会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增量,或是一条急剧上升的曲线;但对于个人来说,一笔笔订单买下来,就是在不知不觉间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印刻了一次又一次的需求和欲望。

刚才鼓起勇气去翻看淘宝订单,从2006年到现在,一共六十多页。开始时买的多是一些小玩意、小礼品——因为当时还不信任在网上买衣服。后来渐渐变得什么都买了,因为还在上学,没什么可支配的钱,所以买的衣服基本都很便宜,29的T恤,68的外套,还有10块钱的人字拖之类。

最没眼看的是时不时冒出的谜之审美,比如:为什么每年春天都要购入一个颜色淡雅、图案清新的帆布包?隐约想起当时还个个都喜欢得不行,现在看起来却简直不想说话。还有化妆品,当时常买的是风靡校园的“千纤草丝瓜水”和某个百元以内品牌的诸多中小样,现在,却变成了SKⅡ和雅诗兰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厌倦了去真正的小店淘货,而只愿意花最短的时间,在熟悉的品牌店里把需要的产品放进购物车?

这是一个小城女孩来北京之后的成长史。上学、工作,从每月拿家里的生活费,到自己工作赚钱,从毫不在意打扮穿着的高中生,变成混迹于地铁人流中的标准女白领。当那些年买过的所有护肤品都已用完或扔掉,当90%的衣服也已不知所终,它们的购买记录却仍然留在我的历史订单里,像一圈圈年轮。

其实买书也一样。可以去当当和亚马逊——以及2010年之后的京东,重新审视一单又一单买过的书。每个网站最早的一单都让我感觉有些突兀,因为他们看起来毫不特别,而我已经有些记不得,在那之前我习惯在哪里买书。不过总的来说,我发现每次买什么书的缘由,依然是当时的具体处境。

哪本书是因为上哪门课时老师的推荐,哪本书是突发奇想想看童话/想学瑜伽/想开始跑步,哪批书是因为在写一篇新的论文。时过境迁,有的书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有的书却至今未曾翻看,立在书架上提醒自己当时的懒惰或不自量力。知道怎么买书,怎么读书,同样是一场从幼稚开始的漫长修为。唯一比较值得庆幸的是,买来的书基本都还在。

不确定是从什么时候起,淘宝的已购买订单们右上角有了一个小小的“垃圾桶”图案,它很贴心,让我们可以把订单删除,还可以去回收站里将其彻底清空,至少在表面不留痕迹。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功能?因为不愿直面的往昔审美还不算什么,订单里还可以藏有更多。买东西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最日常的经济行为,它几乎关联着我们的一切——生活在哪里,能支配多少钱,做什么职业,和几个人维持过亲密的关系,有什么不愿告人的历史。

哪个谈过恋爱的人不会在网上为女友或男友买买礼物?也许是不无虚荣的名牌包,也许是最贴身的衣物。当一段感情中止,除了删去手机和电脑里的照片,你要不要删去这些让人伤感的记录?这或许还算纯情,于是可以有另外的假设,比如,曾经告诉了妻子或丈夫自己的淘宝账号密码,如今却想为婚外恋的情人下一个订单,那当然要第一时间将其彻底删除。更有甚者,订单里还可以藏着罪行,此前的“北大学生涉嫌弑母案”中,那位嫌疑人在作案之前,就先网购了多种刀具、防水防腐材料和隔离服。网购订单上隐藏了多少秘密,谁也说不清。

在冯小刚2003年的电影《手机》里,葛优饰演的严守一手里的那部手机是泄露真实、窥视人性的出入口。当影片中的妻子从电话局打出长长的通话记录单,一个中年男人再难藏住自己的秘密。电影所记录的,是手机进入日常生活不久,人们的隐私、谎言刚刚开始受到挑战的时期。

而现在,让我们无所遁形的已经远远不止手机。一句话,一次交往,一场相会,这一切曾经除了被人目击和记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如今却在处处都沉淀为“数据”,买东西自然更不例外。便利和恐慌,哪一种情绪应该占得上风?

▲ 电影《手机》(2003)剧照

数据的安全是另一回事,但对个人来说,或许也不必那么紧张。无论是想要隐藏的,还是在不知不觉间被记录下来的,都是本来的人性。与其以不着痕迹为侥幸,无视自己过往的无知和灰暗,倒也不如让它们留在这一页又一页的购物清单中,至少给自己一个直面真实的可能。当记忆并不可靠,数据和列表也不失为帮助我们记住“自己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的好方式。

但是,如今的旧订单再长也不过十几年的历史,再过几十年呢?我们的下一代人呢?当一个人此生此世买过的所有物品都有据可查,又会是怎样一番情形?我不敢妄言。

人性与数据的爱恨交织,其实才刚刚开始。

作者:李妍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ID:ibookreview)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