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单车黄了?创始人回应:我辜负了各位,对不起

小蓝单车黄了?创始人回应:我辜负了各位,对不起
2017年11月17日 00:10 正和岛

今天(11月16日)傍晚,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在36氪上终于发声了,一句迟来的“我辜负了各位,对不起”是对公众的一种回应。小蓝单车是否倒闭?他提到小蓝与拜客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由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

近期关于小蓝单车的新闻不绝于耳,自9月份押金问题集中爆发后,便一直负面缠身。小蓝单车的官方微博更新停留在11月10日,评论区充斥着大量有关退还押金的呼声。岛君身边的不少朋友都是小蓝的用户,如今押金也不能退还,但看着这家曾号称比摩拜还好骑的单车就要倒下,心里一阵凉气。

小蓝单车的悲戚现状

1.用户押金几乎退不出来

几个月来,微博等公共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关于小蓝押金难退的消息。有用户表示,退款申请已近40天仍未到账。但是,也有人爆料自己与小蓝内部员工沟通后,押金在几分钟后便退还到账了。有人发出质疑:退还99元押金还要“走后门”?

事实上,小蓝单车在今年3月曾推出半年特权卡,费用为199元,只要在有效期内6天有骑行记录且未退押金,180天后即可全额返现。但9月底,特权卡进入返现期时,用户却发现该卡突然强制升至全年特权卡,将用户提现时间推迟半年。

小蓝车微信公布的退款微信号也一直加不上。不少人想着“如果退不了押金,我就只能搬一辆小蓝车回家”。事实上,此前已有未收到退款的用户在网上出售小蓝单车来“抵债”,标价150元一辆。

2. 拖欠供应商达2亿元

创业邦报道,目前小蓝单车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大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在100万元左右,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高达800万元。

11月3日网上流传着一组小蓝单车办公室被讨薪的图片。照片上,小蓝单车的某处办公室门外被挂上了“野兽骑行小蓝单车还我血汗钱”的横幅,门的一侧还堆积着数十辆的小蓝单车,办公室内满地的冥币,更有人在要账时开启直播。

3.拖欠员工工资

15日,有小蓝单车员工在某职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小蓝单车宣布解散,拖欠员工工资继续拖欠至2018年2月10日。此前,就有媒体爆料称小蓝单车今年9月份的员工工资,延迟发放了10天。

而对于拖欠工资的说法,公关人士目前默认属实。

据内部员工透露,小蓝单车已经解散了大部分员工了,可能会留一小部分产品技术,转到别的公司。而据Bianews报道,李刚的另一家公司,与小蓝单车一起办公的野兽骑行,除了高管外,其余员工全部遣散(劝退)。

 

4.办公室人去楼空

从目前曝出的现场照片看,小蓝单车位于北京市的总部内部已经人去楼空,办公室从过去的一层楼变成了创业空间里的一小块区域。目前只有数人在办公。

▲ 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小蓝单车曾在望京东附近的一栋高档写字楼包下了一整层,租金不菲。据悉一名物业管理人员说:“这一整层都是他们的,一天2万,还欠了我们200多万。”

同时,小蓝单车HR昨天被曝开始在朋友圈卖办公家具。

5.高管团队出现分歧

此前,李刚却被爆出已经连续多日未在公司办公,有消息称其身在国外,内部沟通均是电话会议。多家媒体近日连续多日联系李刚但均未能如愿。

而早些日子,内部公关团队疑闹分歧;高层在盈利模式上的决策似乎也不统一;又有员工透露公司的高层都已经多日未在公司露面;有人在社交网络上发帖称,曾负责市场的副总裁胡某已于近日入职饿了么。

小蓝单车如今如此凄凉,但不能否认的是如它一贯标榜的“很好骑”。这也是李刚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的优势之一。“我们之所以做共享单车,就是因为现在市面上的车还不够好骑。”依然还有部分忠实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对小蓝单车表示惋惜,并称“小蓝单车是骑过的所有共享单车中最好骑的一款”。

小蓝单车为什么突然间黄了?

小蓝单车的倒闭,让很多人不免奇怪,共享单车的风口犹在,明明前几天还好好的,为什么突然间就倒了?

1.“跑了上百家基金,没有换来一笔资金”

业内认为,造成小蓝单车这一局面的最大原因就是资金问题。甚至有人说小蓝单车是穷死的,这句话并不为过。李刚在声明中也提到:

再好骑的产品,在缺少了多元化资本支持和良好的财务规划能力时,都显得无力。

共享单车企业的盈利模式一直为人质疑,目前主要靠资本输血才能存活。而在共享单车玩家中,小蓝一直不吝于在单车的研发和制作上下成本。这几乎注定了几乎从一开始,小蓝单车就要踏上缺钱的不归路。

小蓝单车在今年上半年为了筹措资金几乎绞尽脑汁。实际上,小蓝单车在最开始入场时并不差钱。今年1月,成立仅2个月后,小蓝单车获得黑洞资本领投的4亿元A轮融资,估值10亿人民币,而小蓝投放的 60 万辆车的成本造价均为千元以上。

期间曾有消息称,小蓝将在 3 月份公布 B 轮融资,而到现在都没有公布。李刚提到:

“我跑遍了上百家基金,得到了无数关于产品和团队的称赞,但这一切都没有换来一笔资金,打没了我最后一分骄傲”。

而摩拜和ofo在2017年上半年,分别完成了3轮融资,从投资机构里拿到的钱合计超过了21亿美元。之所以强调拿的钱多少,在于共享单车本身并不是一个轻资产的行业。对于前期需要大量铺量的共享单车来说,手上拿到的钱直接决定了能够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

在这场资本助推的拉锯战中,小蓝在六月份之后已经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了。危机爆发后,小蓝单车曾经曝出寻求被收购或合并的消息,但都没有结果。

2.创始人的战略失策

在二线共享单车玩家中,小蓝单车是少数选择在一线城市同摩拜、ofo硬碰硬的企业之一。李刚预计一线城市会限制投放、发牌照,因此全力打一线城市,而后得到更大资本加持后,渗透入二三线城市。他自信用户用脚投票,在同等条件下会选择小蓝而非其他品牌。

但这位创始人的战略决策忽略几个问题:

1、一线城市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家“烧钱”情况严重,摩拜和ofo的体量显然要比小蓝大的多,车多钱也多,持久战打得更长。

2、潮汐现象在一线城市更加明显,对运维的要求更重,小蓝的人员有限。

3、实际上,政府的限制投放比预期要晚,致使前两家投放了大批车辆,比例远远超过小蓝单车。小蓝单车错过了先发优势。

当然这支年轻的创业团队运营等方面似乎也做的不到位,一次错误的宣传让这家企业瞬间站在了风口浪尖,李刚承认 “更没有想到六月初的一次宣传事故,毁掉了已经成型的大额融资和行业内并购”。

李刚作为创始人,对整个团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很多人看来,这位海归创业者骄傲而自大。而在声明中的几句话,可看出李刚本人的反思,所幸的是他并没有像外界猜测的跑路了,还是选择站出来面对公众,担负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曾经我相信成王败寇,现如今我才知道先做人,才能再做事。曾经我自诩勇敢不怂,现如今我才知道做人做事必须要有的底线。曾经我事业第一,现如今才感受家和兄弟的意义。

3.外部市场及政策因素

从 4 月份开始,北京市就传出要限制共享单车新投放的消息。随后,一线城市相继推出了限制投放的禁令。而后来出台的政策更是置小蓝不利地位——不光不允许新投放车辆,也不允许单车企业在自行车上进行商业广告行为。

事实上,李刚曾想过打造智能共享单车,欲推出搭载智能中控屏幕的bluegogo pro2,不仅可为用户提供导航,还能为用户提供吃喝玩乐等信息,5 月份就已经屯了一大批智能中控屏幕, 但突然发布的禁投令让小蓝单车陷入困境。

共享单车进入洗牌阶段!

从今年春天起,很多人应该和岛君一样,在视线范围内,总能看到不断增加的共享单车,其颜色缤纷也让人惊讶其发展之快。

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指出,截止到2017年7月,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将近70家,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逾1600万辆。事实上,共享单车实际投放数量可能远远高于统计数据,据调查,全国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的饱和数量是2000万辆左右,但上半年的增长已经突破这一数据。

共享单车从诞生之日起,便伴有许多令人诟病的地方,人们也日渐深受共享单车拥堵马路之苦。如今随着政府对共享单车的监管趋严,共享单车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了,押金难退、倒闭等问题层出不穷。

曾经橙黄蓝作为共享单车领域的三巨头,占据市场的绝大份额。如今,蓝没了,让人不免唏嘘。共享单车在中国市场快速兴起,而今一地鸡毛。50天倒闭3家!无论是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倒闭,还是酷骑单车、小蓝单车的押金风波,以及永安行低碳科技与哈罗单车合并,都意味着行业洗牌的加速。

吴晓波频道曾概括当前共享单车的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摩拜、ofo,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拼融资、拼技术、拼数据,甚至到海外搏杀。

第二梯队:以永安行、哈罗单车为例,在市场份额上不及两大巨头,但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占比较高。

第三梯队:以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为例,已经卷入到押金风波中。

另外,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等因不堪资金压力已经黯然离场。

实际上,被曝出过押金难退的共享单车企业还不止小蓝一家。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即使随便搜索“摩拜退款”相关关键词,网友的吐槽声音此起彼伏。而押金问题背后反映出共享单车行业的大问题,经历了疯狂的融资和跑马圈地,开始慢慢进入“下半场”,大企业做得风生水起,小企业黯然倒闭。

那么,一些共享单车公司为何迟迟不退押金?共享单车究竟何去何从?

共享单车未来会是老大老二合并吗?

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这是市场对所有共享单车的共同疑问。最后会是一家独大,还是两家厮杀?

ofo早期的投资人朱啸虎就曾放言,摩拜和ofo唯有合并才可能实现盈利。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判断,共享单车是中国最近几年发展最快的行业,几乎没有之一。从萌芽、兴起、兴盛、格局渐定,用一年时间走过了传统行业需要几十年的路。目前进入了洗牌阶段,共享单车行业只能容纳一两家巨头,这已是行业共识。

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共享单车企业要面临的结局是,要么倒闭、要么被收购、要么跨界转型。从第二三阵营进入到第一阵营的可能性几乎已经没有了。他猜测老大和老二有可能会合并。若合并,他个人认为是以摩拜为主导,作为用户可以看到ofo单车质量问题更多。站在消费升级的角度,用户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使用更好的产品。

未来两家巨头合并,将会有以下两种可能性:

1.单车跟很多本地生活服务绑定到一起运营和盈利;

2. 国际化,开拓海外市场。

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未来的共享单车行业,一定会走到跟滴滴和快的,赶集网和58同城,携程和去哪儿,大众点评和美团等类似的寡头时代,甚至会进入到合并时代。一旦合并之后,共享单车很可能会取消补贴,甚至提高费用,骑一次单车需1元-2元,甚至高品质单车需3-5元。

那时候,共享单车公司的赚钱方式将变成租金费、广告费等,而不再是靠押金赚钱。监管层也会出台政策来监管押金,或用支付宝作为诚信平台免去押金的收取,押金最终会慢慢变成非主流。

小蓝单车的故事还会重演吗?但这似乎并不是共享单车的结尾。如今北方的冬意越来越浓,共享单车又会如何渡过?

 附李刚在36氪发表的声明:

内容综合自新浪科技、创业邦、PingWest、新京报、吴晓波频道、36氪等

编辑:鲁一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