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年东芝悄然倒塌,美的或成中国电器巨头。

日本百年东芝悄然倒塌,美的或成中国电器巨头。
2017年03月09日 18:28 财经汇天下

“索尼要破产咯~”这个已经成为了一句调侃,日常黑索尼再这么玩下去吃枣药丸,然而在众人的毒奶之下索尼倒是不断转型活的好好的,倒是当年和它并称的另外一个日本科技公司巨头东芝已经开始摇摇欲坠,随时面临倒闭的风险。

这个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台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被誉为曾经的“日本制造”的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东芝凭借家电产品实力进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迅速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公司,在90年代开拓了大陆市场,各系产品全面进入中国,甚至一时间“洗脑”了广大中国人,高楼里随处可见东芝电梯在运行;东芝首创多项家电产品,拥有东芝家电成为时髦;一台东芝的笔记本电脑更是值得引以为豪的物件。当年的东芝品牌,何等风光。然而进入21世纪后它盛极而衰,风光不再,现在由于家电业务的衰落以及转型的不成功,它已经陷入了巨额亏损的泥沼之中,成为了即将渴死在海里的鱼。

它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还是让新融街的小编带领回顾一下以便幸灾乐祸,哦不手滑,就当什么都没看到,是用来借鉴一下,以防我们走上它的老路。

它的衰败,是从一次失败的战略投资开始的,并且这次战略投资成为了它之后最大的衰败原因,如果不出意外也将会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07年,收购美国核电巨头西屋电气。

当时共有15家公司及联合体参与了投标,竞购价格一路从25亿美元飙升至50亿美元,最终被东芝以54亿美元拿下。当时的背景是在日本国内核电市场饱和的前提下,东芝迫切需要打开国外市场。那时候的社长黑天厚聪对此项收购甚为满意,直言这笔高价交易将在长期内带来回报。在他看来,这项投资实现收益甚至可在数十年后。但是如果他之后后面发生的事情,会不会一巴掌拍死自己,让自己奶自己一口!

他还没得意多久,就要开始哭了。仅仅4年后,2011年日本发生了福岛核电危机,让大环境瞬间转变,核能的推广在日本国内几乎不可能再推进,甚至有些政府选择缩减发展核能或完全放弃,转而发展再生能源,日本国内反核声音也很强烈。受此影响,东芝核能业务开始亏损,日媒当时报道称,东芝损失或高达9000亿日元(约合547.5亿人民币)。

早在2011年,国际社会核电业务就亏多赚少,巴不得有东芝这样的企业来接盘。果不其然,东芝迎头上赶,于2016年底通过西屋电气并购了美国核电工程企业——美国芝加哥桥梁与钢铁公司/石伟公司(CB&I、S&W),而这也成为了东芝资不抵债的导火索。

这仅仅是整个公司亏损的一个开始,在稍微挣扎震荡了一下之后,核电业务带头整个公司紧跟其后一头扎进了亏损的深渊。特别是根据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预测,将从原先预计的盈利1450亿日元(87亿元人民币)下调至亏损3900亿日元(234亿元人民币),债务将超出资本1500亿日元(90亿元人民币)。核电业务将亏损7125亿日元。

亏损也就算了,还不至于那么快面临倒闭危机,毕竟家大业大,这么亏下去也是还能再撑一段不小的时间来供自己转型的。然而这些日本佬想的不是如何转型止亏,而是和美国的金融大佬学了一招财务造假!2008年度至2014年度的4到12月,东芝虚报利润总计达到1562亿日元(相当于78亿人民币),相当于税前利润的30%。此后东芝又发布了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合并财报及2009年3月~2014年12月的财报修订结果。受虚报利润问题等的影响,整个财年的净亏损额为37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2亿元)。根据税前损益计算,过去财报的利润减额合计增至2248亿日元。另外,2014年整个财年最终亏损378亿日元,收益恶化浮出水面。当一切都被曝光之后,公信力大降整个公司也加快了奔向地狱的速度。

更有分析指出,东芝公司有特殊的企业文化,下级对上级的命令只能不折不扣地服从,“愚忠”害惨了这家企业。在日本企业里,索尼被认为是最接近美国企业的。它的董事会透明度之高是日本企业中少见的,而通常的日本企业受家族式企业的经营方式影响深重,融资多通过银行贷款方式实现,董事会透明度欠缺,股东利益会被淡化。而且日本公司通常采用直接投资固定资产,再以固定资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以获取资金,有时还设立自己的金融公司来进一步降低贷款成本。因此日本公司向来对为股东创造利润不敏感,它们更强调让公司有长远发展,允许许多长期不盈利的投资。

这种文化有利有弊。总体来说,日本公司的重视长期投资、家族式经营(个人感情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优点必须建筑于一个完全诚信的体系,也必须有一些超凡入圣的领导者。很可惜,这些东芝并没有。众所周知,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业绩波动性很大。为了使每年度的业绩“看上去很美”,CEO和不少高管会私下掩饰漏洞,或者越来越急功近利。日本企业文化中强调的忠诚,会导致越是历史悠久的企业,派系越牢不可破,员工开始变得对上司效忠而非公司,更加不可能考虑股东和消费者利益。

多种共同因素的影响下,东芝都已经积重难返,就等最后破产了。

不久之前还看到这样一条后来被证伪的消息,《日本经济新闻》8日报道,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副总裁(实为美的控股高级副总裁)袁利群表示,美的已成立有关收购东芝芯片业务的策略小组,计划启动收购。他同时指出,美的与东芝已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实现该项收购,将会把芯片业务整合进自身的业务体系。

这种消息都能够分分钟穿的满天飞,看来东芝是真的不行了,更大的原因是之前它已经开始拆分出售自己的业务了,据日媒报道东芝正计划退出电视业务及白色家电业务。该报道称,东芝初步决定全面退出电视机生产业务。今后将出售海外工厂,并考虑退出日本的电视市场,东芝拟将“REGZA”的电视品牌提供给其他公司使用。除了电视业务外,东芝还将对陷入低迷的电脑和冰箱等白色家电业务裁员数百人,加紧改善收益状况。而在出售旗下一揽子的家电产品以及消费级电子产品业务后,东芝将会保留核电、智慧解决方案等to B业务。

此前,东芝已经退出了欧美电视市场,并停止了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直接将品牌授权给了向欧美市场销售的台湾厂商。2013年底,东芝又宣布在中国停止电视自主生产,之后是让给TCL代工,并成立了合资公司销售电视产品,但在去年东芝的持股比例已从51%降至30%,不再列入合并财务报表。东芝此次调整中国市场的电视业务,也意味着其电视业务将退出从主要海外市场。

而至于白电业务,东芝则与创维达成了合作。今年9月份,两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就白电产品(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展开长期战略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国内外市场销售、产品开发、供应链等方面。另外,东芝还把位于广东佛山的工厂出售给了创维,该工厂除了生产洗衣机、电冰箱等白电产品外,还制造电视和电脑等产品。其实,名义上是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但实际上是东芝把自家的白电业务交给了创维来执行和负责。

至此,东芝原有的两大核心业务,电视交给了TCL,而白电则交给了创维,中国的电器公司已经从这头巨兽身上抢到了两块最为肥美的鲜肉。

而且,它此前也有消息声称,为了止损而“壮士扼腕”,将会出售旗下芯片业务50%以上的股份,不排除全部出售的可能,并计划停止修建新的核电站!这真的会是自救而不是自杀吗?毕竟据根据东芝2016年1季度财报显示,芯片业务部门的净营收占总营收的30.8%。但运营利润芯片业务部门占据绝对优势,运营利润达到241亿日元,而整个东芝的综合业务利润才201亿日元(因为其他业务部门盈利基本都在亏损)。

虽然经济专家们一致认为,东芝只能尽快把最后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部门卖掉,用于及时“止血”,今后才能继续坚持下去。但是,一旦把半导体部门卖掉,东芝究竟还剩下什么呢?

对于这个半导体部门,世界上已经有众多厂商都磨砺了自己的利爪,对准这头奄奄一息的野兽。被市场认为明确有意收购东芝芯片业务的企业有至少十几家,包括美国威腾电子、镁光、韩国SK海力士、中国台湾富士通等,中国大陆也有美的等商业巨头在盯着这个业务。毕竟当前全球闪存市场规模高达340亿美元,市场主导者之中就包括东芝!业界认为,由于东芝芯片业务“体量很大”,如东芝出售该业务,全球市场格局将发生大规模重组,有可能出现新的主导者或有力竞争者,而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出现在中国!

但愿这样一个巨头的倒下,能换来数个中国巨头不可阻挡的起飞,那也就对得起这些年来你在中国市场所赚取的利润了,希望这不是最后一个,而是第一个……

经济时评人,金融理财分析者,笔者微信:wzx608068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