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加强监管 "忽悠"重组、跨境操纵市场均被查处

证监会加强监管 "忽悠"重组、跨境操纵市场均被查处
2017年03月11日 07:15 证券日报

 证监会紧急查处一起"忽悠式"重组

   挡住37.1亿元有毒资产流入A股

证监会将全方位全链条地加强对重大重组的监管,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本报记者 左永刚

3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证监会近日组织专门执法力量查办了一起涉嫌以虚增收入、虚构银行资产为手段,企图将有毒资产装进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案。该案涉及鞍重股份和九好集团。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介绍,经查,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九好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好集团)通过各种手段虚增2013年至2015年服务费收入2.6亿余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万余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为掩饰资金缺口,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并立即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押担保。九好集团通过上述种种恶劣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山重型矿山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借壳上市之目的。九好集团及鞍重股份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张晓军表示,由于稽查执法力量的及时介入,此单“忽悠式”重组被遏止在信息披露违法阶段,没有最终得逞,有效避免了有毒资产流入A股市场。

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证监会已经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对九好集团、鞍重股份及主要责任人员在《证券法》规定的范围内顶格处罚,对本案违法主体罚款合计439万元;同时对九好集团造假行为主要责任人员郭丛军、宋荣生、陈恒文等人拟采取终身市场禁入以及5年至10年不等的证券市场禁入。

张晓军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进行处罚。发现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对于本案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行为深挖严查,发现违法坚决予以查处。

证监会将全方位、全链条地加强对重大重组的监管,既要充分发挥重大重组对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功能,又要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首宗利用沪港通跨境操纵市场案查办

             当事人被罚逾12亿元

本报记者 左永刚

3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证监会日前对首宗利用沪港通跨境操纵市场案件的当事人作出顶格行政处罚,两案罚没款合计逾12亿元。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介绍,近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密切合作,果断出击、迅速查办了唐汉博跨境操纵小商品城案,以及唐汉博、唐园子操纵市场案。

经查实,唐汉博跨境操纵小商品城案中,唐汉博及其操盘手王涛利用3个香港账户和1个内地账户,利用资金优势,通过虚假申报、盘中拉抬、对倒等手法,对沪股通标的股票小商品城实施了操纵行为,非法获利4188万余元。唐汉博、唐园子等操纵市场案中,唐汉博及其操盘手袁海林、袁超、唐渊琦等操纵同花顺、杰赛科技,唐园子操纵广发证券,唐汉博、唐园子等共同操纵新希望和博云新材,涉案操纵行为非法获利共计约为2.5亿元。证监会依法从重对涉案当事人作出了顶格行政处罚,两案罚没款合计逾12亿元。

张晓军表示,证监会查处的唐汉博跨境操纵小商品城案是沪港通开通两年来查处的首例跨境操纵市场案件,对打击各类跨境证券违法行为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与示范效应。今后,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将进一步严格依照两地法律密切合作,坚决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两地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此前,唐汉博等涉案人员已因操纵市场违法行为多次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然而当事人并未迷途知返,反而屡教不改,愈演愈烈,转而采取更为隐蔽、恶劣的违法手段,对抗和规避调查,继续危害证券市场、操纵股价,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该类行径,证监会将始终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原则,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绝不姑息,严惩不怠。

2017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证券日报之声 

微信号:securitiesdaily 

最火爆股市热点 最热投资理财资讯

最新互联网金融动态

独辟蹊径的角度和观点

为您解答财经领域的政策导向

这里是最火爆的股市热点集结地!

之声

长按↑↑↑识别二维码

证 券 日 报

引领价值投资新坐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