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明确国企资本金注入采取三种方式

财政部明确国企资本金注入采取三种方式
2017年03月30日 07:15 证券日报

 财政部明确国企资本金注入采取三种方式

本报记者 包兴安

 3月29日,财政部发布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表示,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采取向投资运营公司注资、向产业投资基金注资以及向中央企业注资三种方式。

 分析人士表示,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有利于推动投资运营公司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而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产业投资基金,有助于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领社会资本更多投向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公共服务、国际化经营等领域。

 《办法》表示,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除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和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外,主要用于以下方面: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成本支出;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其他支出。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成本支出,是指用于支持投资运营公司和中央企业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等方面的支出;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是指用于引导投资运营公司和中央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将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资本性支出。

 《办法》指出,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成本支出实行专项资金管理,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商相关部门制定。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方向和重点,应当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需要以及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任务适时进行调整。”负责人表示。

 负责人表示,财政部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规定,将预算资金拨付至投资运营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和中央企业。投资运营公司和中央企业应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属于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的,应及时落实国有权益,并根据明确的支出投向和目标,及时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活动,推进有关事项的实施。

 《办法》要求,财政部、中央单位应当加强对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国资全面划转社保基金剩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孙华

 “从今年政府报告传递的信号来看,国资划拨社保的框架性文件,可能已经制定完成。”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此前提出的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的想法,即“怎么拨、拨多少、如何管”这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有望今年见分晓。

 3月28日,国务院发布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提出,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任务已下达给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社保基金会等部门,由此也可以看出,今年落实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工作应无悬念。

 3月9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划拨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进程”这一问题时,提出下一步国资委“将按照中央文件的总体要求,如期、按时、足额划转所要求的比例和数额”。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目前主要有两种情形或做法:一是国有企业IPO时,将其中部分国有股无偿划转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有,二是将地方国有资产划转部分给本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弥补社保制度建立与并轨时的转制成本或历史欠账。

 “其实,早在2015年3月份,山东省就已大胆做出尝试,将30%的国有资本一次性划转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划拨资本超过33亿元,其他省市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即可。”企业改革专家周放生对记者表示。

 董登新指出,今后若干年内还会加大国有资本划拨力度,为了规范这一做法,年内还要对相关立法做修订,并制定更加完善可行的法律法规。

 中金公司认为,划拨国资充实社保有以下四方面影响。首先,划拨国资充实社保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深层次的改革,调整股权结构,参与公司治理,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其次,有助于调降社保费率,降低企业压力。第三,有助于培养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另外,划拨国资充实社保,使得社保基金更加充足。

小投票

中国神华日前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2016年实现净利润227亿元,却豪气分红590亿元。“史上最壕”分红预案之后,下一个“神华”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个板块?

证券日报之声 

微信号:securitiesdaily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