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吸引力支撑点在哪?A股企稳的法宝是什么?

中国股市吸引力支撑点在哪?A股企稳的法宝是什么?
2017年05月12日 07:15 证券日报

  中国股市吸引力的支撑点在哪里

一帆

    近期股市不断下跌,自媒体上对政策的揣测、对基本面的讨论五花八门。一些过度悲观的分析充斥其间,有人发出“踏遍世界皆火红,风景这边独绿”的感叹。那么,这个市场究竟还有没有吸引力?如何使之具备吸引力?

    笔者认为,在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股市下挫是暂时现象。在各种真假“利空”逐步消化后,股市将会回归常态。当然,政策方面给予正面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又提出“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都表明了资本市场要继续稳定发展的大方向。希望相关不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因素尽快消化,一时消化不了的,要创造条件加以吸收。

    在大方向稳定的基础上,要继续做好市场基础性建设,确保市场具备吸引力。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就如同一部电影,内容好,观众才愿意买单。上市公司是支撑资本市场的最基本的元素,被誉为市场基石。

    客观来说,不断成长的上市公司群体已经是A股市场吸引力的重要支撑点。近期,3000多家公司年报刚刚披露完毕,数据显示,沪市公司扭转了2015年营收和利润双降的局面,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待持续提升,蓝筹主板市场的优势地位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深市上市公司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业绩整体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质量不断提升,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在整体经济仍处转型调整的背景下,2016年沪市公司分红整体比例为31.38%,与往年基本持平;深市逾七成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总额高达1924.47亿元,同比提升24.99%。

    显然,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伴随我国上市公司群体规模逐步扩大,整体质量也稳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上市公司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和新产业的开拓者,更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影响力和成长力的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此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与改革也应紧紧围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这一核心展开。

    在上市公司进出环节,一方面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杜绝欺诈发行及“带病申报”、包装上市,大力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发现制假绝不姑息,明确与稳定市场预期,为IPO常态化顺利演进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不断改革与完善退市制度,解决好垃圾股、亏损股“该退而不退”的问题,真正实现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增强市场活力,树立理性投资氛围。

    在并购重组环节,强化信息披露与中介机构责任,严格执行审核标准,加强甄别并购重组的真实性,对忽悠式、跟风式和盲目跨界重组实行重点监管和遏制,防微杜渐,维护市场正确价值导向,同时,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让并购重组这一形式在债务重整、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特别是,2016年2月份以来监管层坚持“从严监管、全面监管、依法监管”,对上市公司、券商、基金公司、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评估机构等市场主体和中介机构全覆盖,发现线索一追到底。对上市公司频繁无序再融资,忽悠式重组、不合理高送转,以及虚假信息披露、操纵市场等乱象,频出力措,顶格处罚。虽然这些举措对市场资金形成了一定冲击,引发市场短期震荡,但从长期角度看,有助于打压不良炒作之风,引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是对投资者的保护,有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是提升A股市场吸引力的有力保障。

    也正因此,一些有远见的资金已经做出入场的选择。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仅有4个交易日的5月份第一周(5月2日至5月5日),证券保证金净流入235亿元,结束连续三周净转出;5月份的7个交易日里已有16只股票获股东增持;另据西南证券统计,QFII今年一季度投资股票的市值为1144.4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105.19亿元增加了39.21亿元,增加幅度为3.55%。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要各方遵循市场基本规律,积极主动应对相关不利因素,本着公正之心化解矛盾,中国股市的建设就将继续稳步向前。

  A股企稳的三大法宝

阎岳

    A股市场近期的调整让市场惊诧,昨日的V型走势则让市场人士总结出了八大利好。笔者认为,所谓的八大利好固然可以鼓舞士气,但重要股东增持、国家队持仓稳定、境内外增量资金进场三个积极因素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才是显而易见的。从历史上看,这三个因素往往也是市场企稳所倚重的三大法宝。

    首先,重要股东及产业资本增持是A股市场企稳的重要法宝之一。据媒体统计,近一个月来,有181家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已开始选择增持股份,主要集中在地产、传媒、有色金属和机械四大行业,区间累积净增持额占总净增持额的55.5%。

    机构认为,重要股东及产业资本增持无非是出于两个因素考虑,一个是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另一个则是认为公司当前股价被市场低估。因此,它们的增持行为对公司股价的支撑作用是明显的。而且,重要股东及产业资本增持是市场高度关注的事件,对市场整体企稳会起到积极作用。

    从历史数据看,增持高潮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市场正在构筑底部或阶段性底部。

    其次,国家队持仓规模稳定有助于维护市场稳定。境内机构一般认为活跃在A股市场的国家队主要包括证金公司、10只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5只证金公司认购基金、外管局下属投资机构和中央汇金资产管理公司。机构根据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统计显示,国家队在今年第一季度持股市值为10778.6亿元,绝对值与去年第四季度的10796.7亿元基本持平。国家队持仓规模稳定对于市场信心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

    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持仓情况看,国家队仍偏好大市值与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主要增持了银行、非银等大金融股票,减持了医药、家电等大消费股票。

    第三,境内外增量资金进场意愿增强是市场企稳的又一个积极信号。近日,沪股通、深股通等北上资金增多。自5月9日起,沪股通结束此前多日资金净流出态势,连续两个交易日净流入资金规模超过11亿元,深股通也加大了资金净流入的力度。作为中长期投资资金,沪股通和深股通资金偏重价值投资,若其投资标的股票处于估值低位,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吸纳,短期市场波动对它们的操作影响不大。

    按正常程序推断,下半年养老金入市的踪迹就将出现在A股市场上。此外,MSCI在去年6月份称,将把A股保留在2017年的审核名单上。因此,今年6月份将再次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尽管A股纳入MSCI与否无关紧要,但多一路增量资金终归是好事。5月11日,MSCI中国指数估值已超过沪深300指数,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以来的首次。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法宝,市场企稳回升的基础因素的强化提升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基础就是笔者此前所总结的支撑A股市场稳中求进的四个因素:监管部门有的放矢的监管政策夯实了稳中求进的基础,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秩序构成了稳中求进的氛围,经济金融领域深化改革的每一步都是稳中求进的燃料,上市公司业绩节节攀升就是稳中求进不竭的推动力。

投票调查

近日,某招聘网发布了一份《中国新锐中产调研报告》,据三种国内外对中产阶级的界定,将10万-50万元年薪人群定义为新锐中产。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活成想象中的样子:初尝有钱的滋味,欲望已被挑起,财富却不给力,经济压力大,感到焦虑……本报精彩文章(点击阅读)↓↓↓本轮成品油下调刷新年内最大跌幅 加满一箱油将少花10元处置过剩产能债务 多家钢企有债转股进展或意向欣泰电气行政处罚案败诉 被多名投资者诉至法庭资金告急

恒泰证券已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

佣金万分之2.5 电脑、手机7*24小时开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1966188

证 券 日 报

引领价值投资新坐标

微信公众号:证券日报之声

分享他人 愉悦自己

欢迎转载,但请保持以上内容完整!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了解并开户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