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望企稳?"翻身仗"或将提前到来,你在加仓吗?

A股有望企稳?"翻身仗"或将提前到来,你在加仓吗?
2017年05月21日 07:15 证券日报

原标题:A股震荡中蕴藏企稳能量 资金面彰显四大积极变化

编者按 

进入5月份以来,A股市场经过探底后逐步企稳反弹。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上证指数还围绕3100点上下震荡,但市场正在不断出现积极的转变,产业资本的增持、沪股通深股通等聪明资金的持续流入、两融余额的止跌回升、资金在低位积极加仓等,预示着A股的走势有望企稳,“翻身仗”或将提前到来。今日本版特从上述四方面分析市场出现的积极变化,以供投资者参考。

投票调查

上证指数还围绕3100点上下震荡,面对市场资金面的积极变化,你准备加仓了吗?

月内产业资本净增持11.11亿元

36只超跌股投资价值显现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5月份以来截至昨日,共有318家上市公司出现重要股东增减持行为,其中188家公司获重要股东增持,累计增持金额为78.80亿元;另有130家公司被重要股东减持,累计减持金额为67.69亿元,月内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合计净增持金额为11.11亿元。

    在产业资本净增持金额方面,上述188家公司中,有19家公司产业资本累计净增持金额超1亿元,其中,华闻传媒、诺德股份、必康股份、恒邦股份、康美药业、红豆股份、万向钱潮、荃银高科、华邦健康、铜陵有色、仰帆控股、中兵红箭等12只个股获产业资本累计净增持金额在2亿元以上,分别达到:8.78亿元、5.82亿元、4.53亿元、3.55亿元、2.65亿元、2.62亿元、2.55亿元、2.24亿元、2.13亿元、2.12亿元、2.06亿元、2.05亿元。另外,产业资本5月份以来累计净增持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个股还有:开创国际(1.89亿元)、美年健康(1.61亿元)、乾照光电(1.45亿元)、刚泰控股(1.16亿元)、银泰资源(1.21亿元)、克明面业(1.11亿元)和泛海控股(1.10亿元)。上述19只个股产业资本累计净增持金额就达到50.63亿元。

    根据2017年一季报披露显示,上述获产业资本净增持的公司业绩表现较为优异,有126家公司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逾六成。其中,有3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翻番,天夏智慧、乾照光电、兴业矿业、吉林化纤、锡业股份、正业科技、赢时胜、劲拓股份、杭锅股份和金科娱乐等公司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较为显著。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上述获产业资本净增持的个股中,5月份以来股价实现上涨的个股仅有50只,其中,东方雨虹、拓邦股份、乐普医疗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超10%,分别为:11.11%、11.09%、10.08%,另外,龙洲股份、金新农、美的集团、康美药业、上海新阳、合纵科技、普洛药业、兴业矿业、沃森生物、横店东磁、杰瑞股份、长江润发、梅安森和新华百货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在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88只个股中,有36只个股期间累计跌幅超过10%,而扬子新材、锦龙股份、国际医学、美盛文化、国发股份、航天发展、*ST海润、中国高科、建设机械、百利科技等个股月内累计跌幅在20%以上。

    对此,广发证券表示,通过统计过去三年增持潮与历史行情的关系发现,增持潮与市场的企稳反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原因有两点,一是增持通常发生在股价下跌之后,市场跌得越深,本身反弹动力越强;二是大股东确实对公司的经营情况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所以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增持行为给了投资者们信心,对市场是一种指引。总的来说,增持潮的出现预示着公司价值可能被低估,市场有望超跌反弹,不管对板块还是个股都是一个积极信号。(张颖 任小雨)

“北上资金”月内净流入近174亿元

重点布局17只个股呈现三大特征

    在经历了触底反弹后,近日沪指放慢了回升的步伐,并围绕年线展开震荡走势。分析人士表示,虽然短期内市场再次大幅下探的空间较小,但低迷的量能也制约着反弹的高度,在相对有限的空间中,精选个股成为实现收益的关键,其中,梳理“聪明资金”沪股通、深股通近期重点布局标的股,或对投资者近期的操作有所帮助。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5月份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173.77亿元,其中,沪股通月内累计净流入51.53亿元,截至昨日连续5个交易日实现净流入;深股通月内12个交易日均实现净流入,合计净流入金额达122.2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A股市场开放程度持续提升,“北上资金”的规模亦日趋扩大,统计显示,5月16日,沪股通自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金额首次突破1500亿元,达到1511.20亿元,截至昨日,沪股通累计净流入金额为1518.12亿元。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资金规模的增大,“北上资金”除在投资偏好上对A股市场形成影响外,其重点布局标的股也更易在资金的推动下实现优异表现。

    从每日十大活跃股数据来看,沪股通方面,在月内12个交易日内,有26只个股成为沪股通交易的活跃标的,其中,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两只个股连续12个交易日登上十大活跃股榜单,上海机场(9次)、方正证券(8次)、恒瑞医药(8次)、新华保险(8次)、海螺水泥(8次)等个股月内上榜次数也在8次以上。从净流入金额来看,共有7只个股月内沪股通资金净流入超过1亿元,其中,贵州茅台净流入额居首,达到104767.34万元,其余6只个股分别为:方正证券(79014.66万元)、中国平安(60339.55万元)、恒瑞医药(51338.91万元)、中信证券(48447.53万元)、伊利股份(27698.18万元)、招商银行(19310.7万元)。

    深股通方面,月内深股通交易的活跃股共有29只,其中,格力电器、海康威视、美的集团、五粮液等4只个股连续12日登榜,洋河股份、京东方A、塔牌集团等个股登榜次数也在8次以上。净流入金额方面,上述29只个股中,共有22只个股月内获得深股通资金净买入,美的集团(282751.42万元)、海康威视(268163.27万元)等两只个股月内净买入额均超过25亿元,此外,深股通净买入额超过1亿元的个股还包括:洋河股份、五粮液、东阿阿胶、蓝思科技、索菲亚、康得新、汇川技术、老板电器。

    综合来看,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17只个股成为月内最受“北上资金”青睐的标的股,月内“北上资金”净流入均超过1亿元。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上述个股普遍具备三大特征:1.市场表现出色,上述个股中,5月份以来,共有13只个股实现逆市上涨,占比76.47%,其中,海康威视、恒瑞医药、美的集团、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超过7%;2.大市值品种,上述个股最新总市值均超过300亿元,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最新总市值超过5000亿元,而其中市值较小的汇川技术、老板电器、索菲亚最新总市值也分别达到:384.47亿元、377.52亿元、341.11亿元;3.业绩表现突出,根据一季报数据显示,上述公司中仅方正证券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其余16家公司业绩均实现同比增长。

    事实上,上述个股的后市表现也普遍被机构肯定,近30日内,有16只个股获得机构给予“买入”评级,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老板电器、索菲亚、美的集团、汇川技术等7只个股均获得10家以上机构推荐,或具备较为确定的投资机会。(莫迟)

两融余额止跌企稳呈现三连升

四大行业受融资客青睐

    两融余额趋向作为市场走向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已经出现止跌企稳的积极信号。《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5月15日,两融余额在触及8800.74亿元阶段低点形成七连降后逐步回升,截至5月18日,沪深两市最新两融余额为8844.25亿元,实现三连升。

    进一步看,5月份以来截至5月18日,938只两融标的股中,共有230只两融标的股处于期间融资净买入状态,这些标的股受到融资客的逆市抢先布局,后市表现值得关注。首创股份、汉钟精机、冀东水泥、兴业银行、恒泰艾普、招商银行、京东方A、民生银行、鹏博士和创业环保等10只两融标的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在3亿元以上,分别为:6.06亿元、5.75亿元、5.44亿元、5.33亿元、5.14亿元、4.61亿元、4.13亿元、4.08亿元、3.61亿元和3.09亿元;另外,赣锋锂业、新兴铸管、龙净环保、中国铝业、大华股份、宝硕股份、巨化股份、龙溪股份、大族激光、康恩贝、日照港等两融标的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也较为居前,均在1.5亿元以上。

    市场表现方面,上述期间实现融资净买入的230只标的股中,深圳华强、创业环保、汉钟精机、恒泰艾普、太极实业、北辰实业、兰石重装、北大医药、金科股份、海康威视、金牛化工和乐普医疗等12只标的股5月份以来累计涨幅居前,均在10%以上,分别为:49.30%、30.98%、26.79%、19.89%、14.70%、14.09%、14.03%、13.80%、12.15%、10.68%、10.31%和10.08%;另外,大族激光、青岛海尔、美的集团、彩虹股份、紫江企业、苏泊尔、大唐发电和中兴通讯等两融标的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7%以上。

    从上述期间实现融资净买入的230只标的股行业特征来看,医药生物、银行、化工、公用事业等四大行业期间融资净买入标的股数量较多均在15只以上,分别为:20只、17只、16只、15只。

    医药生物行业,康恩贝、中源协和、智飞生物、天坛生物、千山药机、复星医药、哈药股份、乐普医疗和海翔药业等9只标的股5月份以来截至5月18日累计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均在2000万元以上,分别为:16246.14万元、6437.35万元、4078.12万元、4000.16万元、2601.05万元、2520.48万元、2317.36万元、2212.91万元和2027.14万元。

    在当前市场弱势的格局下,优异的业绩,较强的防御性等优势,使得医药类股除受到融资客积极抢筹外,部分个股也受到了机构的扎堆看好。通化东宝、鱼跃医疗、乐普医疗、天坛生物、羚锐制药、济川药业、复星医药、益佰制药、国药股份、康恩贝和智飞生物等个股近30日内机构买入评级家数均在3家以上。对于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居前且机构扎堆看好的康恩贝,天风证券表示,2017年公司业绩将加速上行,处置珍诚医药聚焦核心业务,新进医保品种将助力业绩释放。第一期3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完成,彰显管理层对公司发展信心。预计2017年至201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8元、0.36元和0.46元,考虑到未来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给予目标价8.39元,调高至“买入”评级。

    银行板块方面,有17只两融标的股期间处于融资净买入状态,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和华夏银行等8只两融标的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均在1亿元以上,分别为:5.33亿元、4.61亿元、4.08亿元、1.50亿元、1.43亿元、1.24亿元、1.21亿元和1.19亿元。对于银行板块后市机会,中投证券表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正式公布,银行业边际改善趋势确立,看好银行业绩边际进一步改善,推荐关注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城商行中建议关注受益于地区经济回暖的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乔川川)

126只个股月内大单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三大特征透露资金布局路径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5月份以来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746只个股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498.14亿元。其中,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的个股有126只,上汽集团、伊利股份等两只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在10亿元以上,分别为:11.42亿元、10.27亿元,另外,5月份以来备受市场主力资金青睐的个股还包括:中国建筑、麦达数字、国泰君安、康美药业、中国石化、继峰股份、美的集团、透景生命、海螺水泥、青岛海尔、苏垦农发、华泰证券、方正证券、保利地产、海通证券、盐津铺子等,上述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超5亿元。

    巨丰投顾指出,近期外围市场继续调整,对A股反弹有一定负面影响,市场出现持续调整,交投热情也相对较低,部分场内资金也采取“抱团取暖”的策略,集中布局防御性突出的优质个股,这些备受资金深度介入的品种在后市反弹行情中有望实现优异表现。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126只5月份以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的个股中,有65只个股期间实现逆市上涨,其中,皖天然气、国泰集团、中环装备、麦达数字、德新交运、上海机场、石化油服、北辰实业、启明信息、永辉超市、顺网科技、德美化工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超过10%,分别为:42.47%、35.21%、33.7%、20.43%、15.71%、14.8%、14.46%、14.09%、13.86%、13.04%、12.28%、10.39%。

    进一步梳理上述126只个股发现,主要呈现三大特征:

    首先,逾八成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在上述126家公司中,有102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80.95%。其中,金能科技、湘潭电化、小商品城、格尔软件、梅安森、德美化工、中国石化、中国神华、金地集团、苏宁云商和传艺科技等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居前。

    其次,超半数个股最新总市值超200亿元。在上述126只个股中,有71只个股最新总市值超200亿元,占比56.35%。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上汽集团、中国建筑、美的集团、万科A等蓝筹股最新总市值在2000亿元以上。

    最后,估值安全边际较高。上述126只个股中,有56只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低于30倍,占比44.44%。其中,光大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金地集团、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保利地产、中国建筑、华域汽车等个股的最新动态市盈率不足10倍,分别为:5.9倍、6.02倍、6.36倍、6.46倍、6.48倍、7.36倍、7.41倍、8.29倍、8.53倍、8.92倍和9.94倍。(任小雨)

挤出房地产销售的水分:

棚改货币化安置

房地产投资增速或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拐头下行

鲁政委 李苗献 何知仁

    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房地产市场展示出了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一是,房地产调控严厉程度空前,但销售量的韧性却相当之强。在过去三轮房地产周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在越过高点之后的12个月内,分别累计下滑了47.0%、43.2%和49.6%。本轮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在2016年4月份见顶,达到36.5%,11个月来仅累计下滑了17.0个百分点,降幅明显小于前几轮。尽管2016年国庆开始的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但2017年1月-3月份的销售面积增速仍高居19.5%这样一个不低的水平。二是,三线、四线和中西部城市成为销售的生力军。观察不同地区的商品房销售,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一线、二线城市销售已逐渐放缓,而三线、四线城市和中西部省份的销售却保持了相对平稳;特别在2017年第一季度,这些三线、四线和中西部城市的商品房销售增速甚至还逆势上升,与一线、二线城市形成明显背离。由此导致本轮限购范围首次扩展到过去从未覆盖的三线、四线城市(此前仅仅局限于副省级城市)。这种现象与“产业基础-人口聚集-房价支撑”的全球经验共识并不完全一致。

    数据分析显示,上述疑惑的解开,或许需要从棚改货币化安置入手。

    棚改货币化安置:

    2015年启动的新模式

    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在此之前,政府主要是通过给予异地或原地住房补偿的方式来安置棚户区居民,即拆旧房,盖新房。居民因此通常需要经历2年-3年的过渡期,而政府实施棚改的进度也比较慢。

    在实行棚改货币化安置之后,主要采取三种操作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政府集中购买存量商品房供居民挑选;第二种方式是,政府组织居民团购商品房(例如由政府搭建交易平台);第三种方式是,直接给予货币补偿,由居民自主购买商品房。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当前的棚改货币化安置都是旨在实现两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提高安置效率。住建部官员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后就“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工作”答记者问时解释道“因为建设回迁房一般要两到三年时间,通过货币化的安置可以马上就让动迁居民住到新的房子里去,他可以免受过渡之苦,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助力房地产去库存。住建部官员在2017年2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2016年棚改货币化安置“大约去库存2.5亿平方米”。这一规模占到2016年全国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的18.1%。

    从资金来源来看,2016年的情况显示,棚改货币化安置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策性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含中央和地方)中,住房保障类支出为6682亿元,该口径内还包含了农村危房改造支出、沉陷区治理、其他保障房工程支出等。根据2015年棚改支出占住房保障支出的比例推算,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棚改支出规模约为2227亿元(6682×33%亿元)。同时,国开行2017年工作会议披露,2016年投放棚改贷款9725亿元,其中货币化安置贷款5435亿元;农发行披露,2016年1月-9月份累计投放棚改贷款1500亿元,其中货币化安置贷款813亿元。综合上述信息,来自国开行和农发行的贷款至少占到了全部棚改货币化安置资金来源的74%。

    棚改货币化安置:

    比例迅速提高去库存

    2016年3月份,财政部、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棚户区改造相关工作的通知”(财综[2016]11号),其中强调“特别是对于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市场房源充足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

    从完成总量来看,根据住建部官员在2017年2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的介绍,2016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48.5%,比2015年提高了18.6个百分点。

    从推进节奏来看,2016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大约从第二季度开始加速。从公开数据的省份来看,云南省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在2016年3月份至8月份期间大幅提升;河北省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的大幅提升则发生在2016年5月份至8月份;福建省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则在2016年10月份才出现明显的上升。也就是说,各地方可能在11号文发布之后开始发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的。作为佐证,2016年5月份至8月份,全国财政住房保障类支出增速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走势分化加剧,住房保障支出增速相对后者而言不断加快。

    上述有关2016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推进节奏的判断,对于下文分析商品房销售走势十分重要。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今年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这一数字与2016年持平。笔者从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工作会议新闻稿和2017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梳理出各地方2017年的棚改目标。

    从完成总量来看,不少省份,特别是中西部省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的目标。基于各地方棚改规模目标和货币化安置比例目标进行保守的测算(若2017年目标未公布,则以2016年目标、2016年实现值或2017年第一季度货币化安置比例替代),2017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将从2016年的48.5%至少提升至55%以上。

    从推进节奏来看,部分省份明确要求加快棚改推进速度。

    结合上文得到的“2016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大约从第二季度开始加速”的判断,如果看同比,2017年第一季度棚改货币化安置对商品房销售的贡献远高于2016年第一季度。这或许是2017年第一季度商品房销售继续坚挺的原因。

    棚改货币化安置

    对房地产相关数据的影响

    首先,棚改货币化安置显著支撑了当前的销售读数。

    由于2016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共去化商品房库存2.5亿平方米,且货币化安置的高峰主要在4月份至10月份之间。假定安置进度均匀进行,那么,2016年4月份至10月份,棚改货币化安置每月贡献3571万平方米(25000/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

    由于2017年全国棚改开工目标保持600万套不变,但货币化安置比例可能提高至55%,预计2017年全年棚改货币化安置将去化商品房库存2.8亿平方米(2.5×55%/48.5%亿平方米)。2017年货币化安置的高峰应该在2月份至10月份之间(1月为春节,和2月合并统计),由于大部分省份要求6月底前完成全年棚改开工目标的60%,10月底前完成全年目标的100%,故均匀地假设2017年2月份至6月份,货币化安置每月贡献3360万平方米(28000×60%/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7月份至10月份,货币化安置每月贡献2800万平方米(28000×40%/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

    根据上述假设,如果从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中剔除棚改货币化安置的贡献,2017年1月份-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仅为-8.2%,比目前公布的整体销售增速19.5%低27.7个百分点。

    其次,未来棚改对销售数据的影响将会弱化。

    根据之前三轮房地产周期的经验,商品房销售增速通常在下滑12个月之后开始企稳,这可以由基数对同比增速的影响来解释。基于此,笔者偏乐观地假设,不考虑棚改货币化安置影响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从2017年4月份开始不再下滑,而是一直维持在3月份的水平。再加上前文估算的每月货币化安置面积,2017年4月份至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的乐观预测。在实际中,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有可能高于55%。为此,笔者对55%、75%和100%三种情况进行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即使在2017年全国棚改货币化比例达到100%的极端假设下,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也会从4月份开始持续下滑。这是因为,货币化安置规模的去年基数大约是从4月份开始大幅走高的。考虑到货币化安置规模在各月间平均分布这一假设较为粗糙,保守地推测,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将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明显放缓。

    最后,随着销售的下滑,笔者预计,房地产投资也会开始减速。

    在2017年货币化安置比例为55%的假设下,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可能在5月份下滑至5.2%;在2017年货币化安置比例为100%的假设下,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则可能在6月份下滑至4.7%。而截至2017年3月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9.1%。加上高压调控对房价涨幅的抑制,销售额增速将大概率在6月份之前下穿房地产投资增速。因此,房地产投资增速或将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拐头下行。

鲁政委系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苗献系兴业研究分析师

何知仁系兴业研究助理分析师

证券日报之声 

微信号:securitiesdaily 

最火爆股市热点 最热投资理财资讯

最新互联网金融动态

独辟蹊径的角度和观点

为您解答财经领域的政策导向

这里是最火爆的股市热点集结地!

之声

长按↑↑↑识别二维码

证 券 日 报

引领价值投资新坐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