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家支付机构三年被罚1亿元 乱象频发"跑路"风险犹存

48家支付机构三年被罚1亿元 乱象频发"跑路"风险犹存
2017年06月03日 07:15 证券日报

今年以来被央行开过罚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就有10家

本报记者 李冰

    今年伊始,就有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到罚单。事实上,自去年以来,监管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处罚频率和力度明显加强。

    据零壹财经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3月份起截至2017年5月初,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累计被罚近1亿元。截至目前,共有4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处罚71次。仅2017年初到现在,央行已经对超过1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

    此外,在查处第三方支付机构方面,央行对巨头也不手软。5月10日,支付宝、财付通两大移动支付巨头均收到央行罚单。支付宝相关人员对此回复《证券日报》记者称,“支付宝在去年年初就启动了相关的系统升级和改造工作。”她同时表示,目前已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落实工作,之后将更加严格执行央行规定及要求。

    根据央行开出的处罚信息显示,第三方支付机构受处罚的原因多为违反反洗钱规定、违反银行卡收单规定以及违规使用客户备付金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要问题是,其托管模式本身存在问题,第三方支付机构并不具备托管能力,与P2P平台同样具有“跑路”风险。

    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

    被罚不止一次

    据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起截至目前,已有4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遭央行处罚,累计被处罚71次,金额近1亿元。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第三方支付机构被处罚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最近三年,而且多家机构被罚不止一次。其中易宝支付被处罚次数最多,为5次。其2016年8月份被央行没收违法所得约1059.2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4倍的罚款约4236.9万元,共罚款5296万元,是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罚单金额最高的一次。

    2014年9月份,易宝支付第一次被处罚的原因是未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交易检测不到位等,对其处理结果是全国范围内停止接入新商户,撤离7个省收单业务;2015年4月份,其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规定被第二次处罚,勒令限期改正并罚款4万元。2016年5月份,其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第三次被处罚并罚款4万元;同年8月份,易宝支付迎来最重罚款,共罚款5296万元;2017年2月份其第5次受到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

    拉卡拉则被处罚三次。2016年3月份,其因未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被停止宁波市银行卡收单业务一年;同年10月份,拉卡拉被第二次处罚,原因为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被处罚25万元并有一名相关负责人员被处以2万元罚款;同年12月份,又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法律规定给予警告,被第三次处罚。

    除了易宝支付和拉卡拉以外,还有多家支付公司被处以2次以上违规处罚。其中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快钱、通联支付、上海盛付支付、上海富友支付等均在被处罚之列。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第三方支付机构被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有4家,被全国范围内停止接入新商户的有8家。

    网贷天眼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5月15日,央行注销了上海富友金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华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资和信网络支付有限公司、上海付费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浙江盛炬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易通支付有限公司等6家支付公司的支付牌照。除此之外,温州之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海南海岛一卡通支付网络有限公司、彬德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通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也均因合并而注销相关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机构一年减15家

    同样存在“跑路”风险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最新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显示,因注销、主动申请注销、不予续展和续展合并等因素,270家非银支付机构在2016年缩减为255家。

    根据2014年—2017年第三方支付机构被处罚原因,《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大致存在两大乱象:违规进行收单业务及违规处理备付金。

    根据央行公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支付机构需要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进行备付金账户管理,支付机构接收的客户备付金必须全额缴存至支付机构在备付金银行开立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投之家CEO黄诗樵则认为,第三方支付乱象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互联网理财平台的繁荣,互联网支付领域成为支付公司新的增长点,部分公司对于客户没有起到最基本的把关作用,导致普通老百姓遭受欺诈风险。“银行卡收单则涉及套码、切机、二清等问题;另外还有一些诸如备付金挪用,用户信息保护不善的问题等。”

    宋清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要问题是,其托管模式本身存在问题,第三方支付并不具备托管能力,与P2P平台同样有“跑路”风险。

    网贷之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晓俊对本报记者表示,“部分支付机构未落实商户实名制、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严重违规现象,表现为‘二清’,‘二清’危及商户资金安全。央行《关于银行卡收单业务外包管理的通知》对于支付机构收单业务作出了规范。”

    所谓“二清”机构,是业内的一个专业术语,区别于作为一清机构的银行和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二清机构未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几无设立门槛。在持牌收单机构的支持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因长期在法外之地游走,大量套现、套码、跳码、变造交易等行为与其直接挂钩。

    据了解,“二清”乱象曾一度引起市场关注。2016年7月份,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联商务和通联支付存在严重违规现象,两者分别被罚2653.7万元和1110万元。经央行核查,上述两家公司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变造银行卡交易信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严重违规现象。

银联呼朋唤友搅局二维码支付

京东2.4亿用户挂印“先锋官”

本报记者 于德良

    在第三方支付江湖上,支付宝、财付通堪称两大“教主”,其地位尚无人能够撼动。

    然而,诱人的支付市场的“蛋糕”总会被觊觎。这不,筹划已久的银联就从斜刺里杀出。5月27日,中国银联带领40余家商业银行并拉上京东金融、美团点评,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京东APP、京东金融APP、美团APP可以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

    银联的这次高调亮相被市场解读为,向阿里腾讯发起的正面进攻,意图夺回失去的二维码支付半壁江山。实际上,加盟银联二维码支付首批机构的最大看点是京东金融,京东的2.4亿活跃用户正是银联看中的重要砝码。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场景是个基础建设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创新服务而非盘踞场景,京东金融肯定不会加入到线下支付圈地大战。银联标准二维码的发布,通过跨支付机构的联网通用,全面实现了所有场景进入,我们只要专心做产品、专心做技术、专心做用户服务,就会是取胜之道。”

    艾瑞分析师李超认为,银联此举意在为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商户与用户搭建支付基础设施,京东金融的支持会进一步促进二维码支付的联网通用,降低行业成本,增强用户服务体验,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引擎。

    银联的举动似乎并未激起阿里腾讯的回响,后者还在做“壁上观”,毕竟要挑战阿里腾讯的霸主地位不会一蹴而就。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支付格局的变化或就在三年间,特别是银联占据跨境支付的优势,未来,如果阿里腾讯加盟银联大家庭,也并不让人惊奇。

    银联杀进二维码支付

    阿里腾讯暂做“壁上观”

    根据易观智库最新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8091.2亿元,环比增长46.78%。其中支付宝占比53.7%,财付通为39.51%,二者合计高达93.21%。而此前银联力推的、以ApplePay为代表的银联云闪付,则已不见踪影。

    实际上,前几年银联执着于NFC近场支付应用,然而市场数据表明,不仅银联的NFC支付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让支付宝和财付通趁机抢了二维码支付市场,坐稳老大老二的席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才是银联发力二维码支付的重要原因。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京东金融、美团点评成为首批战略合作商户。

    据悉,截至目前,交易发起方面首批支持云闪付二维码的商业银行已经超过了40家,另外有近60家商业银行正在加紧测试并即将开通,年内其他主要银行也将基本实现全部开通。以京东、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已向银联二维码开放入口,上亿的活跃用户将通过App进行扫码支付。在交易受理方面,60多家机构已经支持银联标准二维码,约有266万商户技术开通银联标准二维码业务。

    与此同时,促销活动紧随而至。6月2日至6月8日,银联卡(卡号以62开头)用户使用“云闪付”、“银联钱包”等创新支付产品,可在全国100多个知名品牌的近十万家商户,享受全场6.2折或满额立减等优惠回馈,覆盖餐饮、购物、出行、娱乐、文化健康等六大场景。

    线下支付场景通道打开

    对接京东2.4亿活跃用户

    今年年初,京东金融和中国银联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开放生态,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服务。因此,京东金融入选银联首批合作伙伴水到渠成。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这是银联不断推动中国支付行业创新发展的又一里程碑。随着银联标准二维码的推出,可以预见二维码支付也将进入到联网通用的新时代,更加开放、更加规范。

    事实上,目前二维码支付的市场现状与15年前银行卡刚刚进入市场时极为相似。15年前,每家银行都是各发各的银行卡、信用卡,然后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铺自己银行的POS机,一些商户往往摆放着5个以上的POS机。这时银联介入,打通所有银行卡之间的受理壁垒,实现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

    许凌认为,现在二维码支付的市场状态和多年前银行卡面对的情况并无二致。每一家机构想进入这个市场,都要去铺自己的二维码,在寡头垄断的背景下,进入的门槛和投入的物力人力成本都太高。“下一阶段应该从场景之争变成产品之争、技术之争、服务品质之争。所以,银联一旦把二维码的标准统一,更多支付机构就会进来了。”

    许凌对本报记者表示,估计NFC最快半年左右会迎来一个大爆发。很快支付格局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变得更开放和规范以后,参与者会变多;二是无论是二维码、NFC,还是各种生物识别支付,产品形态会更多;三是受理的终端会更多。

    目前京东已拥有近2.4亿活跃用户。京东金融的支付业务通过本次合作借助银联线下渠道优势,迅速覆盖全国线下交易场景。此外,京东金融借此实现了二维码支付和NFC闪付的双重布局。

    下一个战场:

    跨境支付战悄然打响

    国内移动支付格局几乎定格,跨境支付将成为巨头们争夺的新战场,而银联的优势不言而喻。

    在银联二维码产品发布会上,银联也着重强调了其跨境布局。银联有关人士表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境内境外通用,银联国际正积极推动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境内持卡人经常出行地区的二维码业务,计划率先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支持云闪付二维码业务受理。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指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的全球通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支付服务与支付标准“走出去”。

    支付宝、财付通布局跨境支付的步伐越来越快。据媒体报道,支付宝已经登陆欧美、日韩、东南亚、中国港澳台等26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8种境外货币结算,并接入了10万多家线下商户门店。微信支付已经登陆15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2种外币直接结算。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分析认为,考虑到监管等各方面因素,支付宝更愿意选择并购入股的方式与本地支付工具合作。整体上,是一种“推广自身APP+并购本土支付工具”双线推进的模式。微信支付则围绕“微信生态”展开,其目的可看作是为了给微信用户提供更好的支付体验,从策略上看,更多地也是跟随内用户跨境游来推动跨境支付业务的布局。

    支付宝、财付通、银联三巨头的较量已棋至中局,未来如何演绎还需且行且看。

证券日报之声 

微信号:securitiesdaily 

最火爆股市热点 最热投资理财资讯

最新互联网金融动态

独辟蹊径的角度和观点

为您解答财经领域的政策导向

这里是最火爆的股市热点集结地!

之声

长按↑↑↑识别二维码

证 券 日 报

引领价值投资新坐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