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动向!湖北国资委出手、上市房企销售面积下降

楼市新动向!湖北国资委出手、上市房企销售面积下降
2017年09月07日 09:15 证券日报

主持人孙华

9月5日,湖北省国资委发出“关于谨慎投资房地产的通知”,国资委系统直接出手干预房地产十分罕见,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今日本报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四大热门话题采访专家、学者给予详细解读。防御房地产“灰犀牛” 湖北国资委直接“喊话”

 专家认为,此项政策会直接抑制地方国企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

本报见习记者 杜雨萌

9月5日,湖北省国资委在其发出的“关于谨慎投资房地产的通知”中指出,考虑到省出资企业经营房地产的户数较多,投资规模大、增幅快,且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高、资金成本高、盈利空间收窄、后续资金紧张等问题,为防范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湖北省国资委要求,自9月5日起,省出资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对房地产新增投资持谨慎原则,严控风险;省出资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所有在建、在售房地产要加快建设进度、销售进度,确保资金尽快回笼,降低杠杆。

对此,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湖北省国资委直接出手,预计会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起到进一步降温作用。由于国有企业在获取资金、土地等方面存在优势,因此成为房地产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一些体量庞大的央企和省属国企,更是拿地的先锋。除此之外,湖北省国资委此举还有助于当前国企聚焦主业等核心业务并形成竞争力。

“总体来说,我国国有企业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而当前中央也在力推央企、国企降杠杆,此次地方国资委发声谨慎投资房地产,对于降低该省国企杠杆率会起到一定作用。”盘和林表示,房地产泡沫被认为是我国最有可能发生的五大“灰犀牛”之一,意味着其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较大。所以,湖北省国资委此举也有降低国企在房地产领域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打算。

据悉,按照湖北省出资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规定,在湖北省18家省属国有企业中,有10家为充分竞争商业类企业,而这10家国企基本都参与过房地产投资,个别企业目前还有在建和在售房地产项目。

盘和林认为,湖北省国资委出台此项政策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对于日后该省国企投资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强的导向意义,尤其是会直接抑制地方国企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从全国范围来看,预计也会有部分省市跟进湖北省的做法。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国有企业“任性”投资楼市的难度越来越大,“谨慎投资”必是大势所趋。

北京确定土地供应计划 楼市调控再做“加法”

本报见习记者 孟珂

日前,北京市市委书记蔡奇在部署近期工作时明确要求,2017年已经确定的土地供应计划,各区要完成。据了解,北京市下发的《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简称“供地计划”)显示,2017年全年,北京全市供应国有建设用地4140公顷,其中住宅用地供应1000公顷。

“北京市土地供应计划的完成情况较为平稳,完成全年的供地计划目标不存在太大的压力。”业内专业人士表示,截至2017年4月份,也就是供地计划下发时,北京市已经成交了17宗地,供应住宅量接近12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的供应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上述人士还表示,在供地计划出台之后,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各区级政府成立了“专班”,对接市级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以确保列入供地计划的土地,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入市。

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志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京市合理的增加住宅用地供应,有助于从源头稳定市场预期,改善今后的房地产供给结构。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9月1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土地供应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出让制度,探索租赁、作价出资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方式,规范临时用地使用及委托管理,建立以产权为导向的土地供应体系。

专业人士分析,该意见有以下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完善土地划拨制度。有利于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民生用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将租房单列,这样可以完全省去了流程和“形式”上的土地出让金,加大对租赁市场的支持力度,让租赁成本更低。

对于热点城市都有意增加土地供应,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在楼市减法做到位后,短期市场已经平稳的大背景下,北京、深圳加快增加土地供应,可以平稳房地产市场,做加法调控,特别是针对租赁、共有产权等土地供应,可以加快长效机制的建设。

“北京、深圳增加土地供应的做法应该被其他热点城市效仿,这样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张大伟强调。

房地产调控新招密集出台 上市房企销售面积明显下降市场人士指出,国土资源部对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开展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大检查,意在使各类土地资源得到真正的利用

本报记者 苏诗钰

“进入三季度以来,在50个样本城市中,30家A股房企销售面积总体上处于下滑态势,这和此类城市楼市管控较为严厉有关。”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9月6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各省市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大,湖北省国资委发出“关于谨慎投资房地产的通知”;北京市市委书记蔡奇在部署近期工作时明确作出要求,2017年已经确定的土地供应计划,各区要完成;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土地供应管理的若干意见》。同时,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称,“国土资源部将在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开展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大检查,以期推动房地产开发商按合同约定开工、竣工。”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对房企销售将产生一定影响。

严跃进表示,从当前30家A股上市房企的经营情况来看,其在热点城市的项目销售明显受到了冲击。考虑到很多房企制定了较高的年度销售目标,而且此前推盘节奏略有放缓,可以预计,在“金九银十”阶段,此类房企或有加快推盘的可能,以对冲近期销售业绩下滑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国土资源部将在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开展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大检查。就此次检查的对上市房企的影响,严跃进表示,从此次检查的精神来看,总体上是为了实现更好的供应。很多房企实际上存在一定囤地的可能,这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说各地在库存增补方面会比较乏力,而房企又不主动进行土地开发,从而造成房源偏少的现象。所以进行检查,也是为了形成有效供应,使各类土地资源得到真正的利用。对于相关房企来说,近期的土地交易也需要尽快形成供应。

“大检查”山雨欲来 “囤地”房企日子不好过业内人士称,企业之所以囤地是因为预期后续土地会升值

本报见习记者 杜雨萌

近日,有关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称,“国土资源部将在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开展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大检查,以期推动房地产开发商按合同约定开工、竣工。”

虽然并未透露哪些城市会被列入这次大检查中,但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应该会在大检查名单中。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卖地最多的50个大城市,合计卖地金额刷新历史记录达19671亿元,同比上涨达到了34.3%.其中,北京卖地金额最多约为1639亿元,杭州、南京紧随其后,分别约为1197亿元和1163亿元。另有包括重庆、武汉、苏州、广州、合肥、天津、郑州、上海、佛山、济南等10个城市卖地超过500亿元。整体来看,累计共有33个城市卖地金额超过2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50个大城市中,有18个城市卖地金额同比翻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楼市调控政策明显收紧,针对土地价格的调控层出不穷,限价、增加持有等政策非常多,抑制了土地市场的溢价率,但房企依然积极拿地。虽然房地产市场已明显降温,但房企因为2016年销售乐观,目前补库存积极性依然非常高。随着调控转向土地市场,之前部分企业获得的高价地很可能面临入市难题。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在以往,开放商可能会选择将此类高价地通过延迟开工、竣工的方式来降低高价入市风险,但若此次国土资源部对于房地产热点城市开展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大检查能够落实到位,预计会对这类“囤地”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曾表示,企业之所以囤地是因为预期后续土地会升值,而其预期的最大原因就是来自于开发商对于未来两年土地供应不足的预判。

但从现阶段来看,随着本轮调控逐渐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已有多个热点城市陆续下发“十三五”期间住房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三年至五年将大量增加土地供应。

一位地产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是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关键时期,其中土地供应又是重中之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楼市的走向。随着日后热点城市土地供应的大幅增加,一方面将缓解当前热点城市供需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能逐步扭转房价持续看涨的市场预期,助力楼市降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