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民币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民币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2017年09月25日 07:45 证券日报

截至今年6月份,人民币是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

本报记者 傅苏颖

“2012年,我们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银行通过买方信贷的方式,从国家开发银行获得1200万元人民币的融资。这是当时国家开发银行探索人民币国际化在农业领域‘试水’的第一笔贷款,虽然金额不大,但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探索了另外一条延伸的通道,即通过货币互换以获得对方的货币来结算。去年,我们尝试直接从塔吉克斯坦收取该国货币。”昨日,一拖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助理单春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随着近几年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国内居民感受到更多便利。“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事情,如公司员工出差等都能体验到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便利。在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人民币已经成为可接受的货币,所有日常消费都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支付。”宇通客车海外市场部副部长常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都有同样的感受:如今人民币已越来越有“国际范儿”!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道路迎来新的里程碑。

人民币国际化“八年加速度”

将“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

近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他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亲身经历的事情。

连平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推进。而在更早的三、四年前,他带领团队对此做了很多调研并提出了一个方案。当时,“将来的出口可以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这个观点引起了企业很大反应,多个公司老总认为非常不可思议,连连说“这是不可能的事。”

连平笑着称,“当时在企业眼里,国际贸易就该用外汇结算,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经历,在2009年下半年央行正式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支付结算后,第一单跨境人民币贸易支付结算是由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共同完成的。

连平指出,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储备货币地位稳步提升。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高,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推出。央行已在二十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成为离岸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成功上线运行,跨境资金清算、结算设施不断发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已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储备货币地位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的推进将给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统计,截至今年6月份,人民币是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占比1.9%)、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约有56个境外央行和货币当局在中国境内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并纳入其外汇储备。

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今年上半年,债券通、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等实现顺利推进。而在此之前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QFII、RQFII、沪港通、深港通等相继推出,也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内的一系列举措,将人民币国际化诸多“不可能的事”一一变为可能。

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完善

促经常项下支付结算上升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呈升值态势,累计升值近6%;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对此,连平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提高了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促使我国经常项下贸易支付结算明显上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降为零,并取消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准备金的穿透式管理。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本身就释放出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信号。按照8月份远期售汇签约额75亿美元计算,准备金率的调整将给银行节省15亿美元的头寸与相应的融资成本。“预计未来人民币继续维持如此迅猛升势的概率较小。”

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面,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原有“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报价模型中加入“逆周期因子”。

对此,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学术委员鄂志寰认为,此举可以增加汇率灵活性、扭转人民币贬值预期。央行推出逆周期因子调控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灵活性增强,预计年内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双向波动、大体稳定的态势。

2017年2月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将中间价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时段由报价前24小时调整为前一日收盘后到报价前的15小时,避免了美元汇率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在稳定汇率预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连平表示,未来外汇市场投资者的构成还须进一步放宽,引进更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实现结构的更加多元化。

人民币“亲和力”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升

今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纳入框架。会议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有关专家指出,人民币的“亲和力”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逐步提升。

连平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夯实做强人民币的区域化基础,有助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突破;将助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境外信贷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突破;将助推人民币在基础设施投融资、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及电子商务计价结算等关键领域突破。

单春雨则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一拖在内的中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据介绍,作为我国农机工业重点骨干企业,中国一拖具有先进的产品技术和完善的产品系列,拥有拖拉机行业最完整的核心零部件制造体系,这成为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根据全球经济发展及国家倡议所带来的海外市场变化,中国一拖将结合企业实际,确立东南亚、中东、东欧、独联体、中南美及非洲等6个倡议市场,通过营销模式创新,以倡议市场的突破带动全球市场。

单春雨表示,希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继续向前推进,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可以尽可能多的引导对方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并且能够尽量减少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常浩称,作为企业,我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需求十分迫切,因为它可以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平衡贸易和稳定汇率,助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目前,公司主要通过远期结售汇的形式将汇率锁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内用稳定的汇率与客户实现贸易的往来。

鄂志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使用。例如东盟这样的区域,需要大量的外来投资,预计到2030年东盟每年需要约1100亿美元-1800亿美元的基建投资规模,其中约一半是交通运输基建投资,涵盖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这与中资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较为吻合。目前,中国在东盟十国均已经作出或承诺作出多项重大投资,涉及的金额以数千亿元人民币计算。

“如果这些直接投资部份以人民币而非传统的美元来进行融资、投资和还款,就将可以在人民币离岸资金池、外汇交易、国际债券发行、贸易融资、跨境支付等重要领域推动人民币在东盟的使用。”鄂志寰认为,东盟的官方外汇储备增持人民币的诱因也很强。这样,人民币在东盟的使用从原来的贸易驱动转向贸易和投资双驱动,其成果可以来得更快更显著。

砥砺奋进的五年·特别报道

中国改革进行时

A股公司数量突破3300家 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输血力度加大

多层次资本市场走向成年 三大梯队3.2万家企业入列

阿拉山口口岸是如何成为“一带一路”黄金通道的?

投服中心15个月持股行权618次 "一体两翼"织就投资者权益保护网

年收入超40亿元 瑞华凭什么成为本土第一大所

营改增累计减税1.61万亿元 税制环境优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公司篇

一体化经营成独特模式 中国神华践行“用煤和用气一样干净”

中国神华董秘黄清:能源革命不是“去煤化”

五粮液重塑营销体系 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造船”与“养鱼”并举 中国重工转型获突破式发展

中国忠旺20年三次华丽转身 打造交通轻量化供应商“头牌”

中国国旅“外延式”扩张花开 中免公司欲冲击全球行业五强

靠科研和服务“突围” 隆平高科今年冲击全球综合种业前十

美的集团的并购新思维:吸收美日籍高管加入合伙人计划

恒瑞医药转身创新药龙头 A股医药“市值一哥”是怎样炼成的?

人人变创客 处处出小微 青岛海尔打造八大互联工厂样板

中兴通讯的“突围密码”:5G技术4G化

腾讯崛起之谜:四阶段打造“互联网开放生态”

中石化"出海"承建全球最大炼厂 打造炼化技术新"国家名片"

王传福的新梦想:未来5年用云轨再造一个比亚迪

一个意大利“老头儿”眼中的潍柴动力:把中国发动机装到纽约渡轮上

“用膝盖给奶牛试沙床”惊呆新西兰同行 伊利靠1000余项检测跻身全球八强

“工匠精神”遇上“智能制造” 成就中国中车这张“中国名片”

华夏幸福“幸福”路径揭秘:10年内有市场的产业才是桌上的“菜”

自主品牌进入收获期 长安汽车力争2020年跻身全球第八

中铝集团的“加减乘除法”:转型战役收获提质增效

第三次创业深耕国际化 三一重工“一带一路”业务多点开花 

金融篇

工行的担当:优化方案做京津冀一体化的“金融后盾”

中国人寿精准扶贫 创“2+X”菜单式保险模式

证券公司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2016年前十家支出额达1.5亿元

农村金融资金缺口3万亿元 互联网金融打通“最后一公里”

告别“靠天吃饭”和“猪贱伤农” 农业保险保费10年增长7倍

农民一个电话可招客户经理上门 农行县域贷款余额8年增3.4倍

15位金牌基金经理炼成记

中信信托深耕“接地气业务” 5年为中小企业解决82亿元融资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五年间:中小投资者获得实惠 机构回归专业本位

"最接地气"的金融创新:农民爱上"保险+期货"

银行业五年捐助2.5万个公益项目 年投入逾10亿元

“中国品种”受境外关注 更多境内企业善用期货之“锚”

原保费收入5年复合增长率超36% 健康险成金融消费新热点

帮助高净值客户做好慈善 国投泰康信托为西部孩子筑造“梦想教室”

证券公司5年间助中小企业融资近万亿元

五大银行5年以来现金分红1.42万亿元 “最美蓝筹”引领价值投资理念

平安普惠累计服务554万小微客户 “微表情”和“人脸识别”是风控王牌

靠实体经济“捧饭碗” AA级期货公司数量大增

用足制度优势 信托公司5年分配收益2.45万亿元

正能量影片幕后的金融力量:北京银行1500亿元信贷支持文创产业

3Q额度逾1.8万亿元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加速

证券日报之声 

微信号:securitiesdaily 

最火爆股市热点 最热投资理财资讯

最新互联网金融动态

独辟蹊径的角度和观点

为您解答财经领域的政策导向

这里是最火爆的股市热点集结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