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100亿美元投资美国,郭台铭的雄心有多大?

富士康100亿美元投资美国,郭台铭的雄心有多大?
2017年07月27日 11:06 华商韬略

丨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丨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丨作者:陈光、钱多多

今日消息,特朗普与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周三共同在华盛顿特区发布正式公告,富士康将投资100亿美元,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特朗普称赞称“这对于美国工人和美国制造业来说是伟大的一天,”特朗普还表示富士康决定在美建厂都是他的功劳。“如果我没有当选的话,他肯定不会投资这100亿美元。”

自特朗普竞选总统的时候他就发表“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的核心口号,“制造业回流”是特朗普“复兴美国”的重要途径,竞选前后,他的很多言论都和这一战略相关。

竞选成功后,他声称将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海外美国企业将生产线搬回美国,并且鼓励全球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在其新政中,特朗普将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使现行所得税从35%降至15%。除大减税外,特朗普还计划废除使美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的税收条款,将跨国公司海外收入的税率降为8.75%。

针对此次布厂,富士康方面发布的新闻稿称,从新一代电视机到自动驾驶汽车、飞行系统,再到智能教育、娱乐、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互动式新零售、安全生活等,该工厂生产的液晶面板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影响消费者日常生活的诸多高科技领域。

液晶面板主要集中在亚洲,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相关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富士康这次前往美国设厂,被外界认为富士康希望在美国市场销售大尺寸的液晶电视。大尺寸液晶面板运输成本高,本地化生产会带来成本降低。另外,液晶面板厂已经高度自动化,人力成本占比很少,人力成本不是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

这些年,鸿海的事业不断成长。2015年,其合并营收已达44830.96亿元新台币(约8872.05亿元人民币),在低迷中依然创了历史新高。

但这些年,却也是郭台铭最有危机感的年代。因为目前为止,鸿海的成长依然主要依赖于代工,而越是代工成长到越大,这种成长就越难继续。

郭台铭说,世界在变、企业在变,他的目标是要给鸿海一个长远的未来,为把鸿海打造成一个历久长青、百年不衰的日不落集团再奠基。

“我们不会着眼于一年、一季,而是着眼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为了鸿海能存活到一百岁,现在要做的是,‘将来想怎么收获,现在就去先怎么栽’。”

为了收获更大,郭台铭把全世界作为栽种的土壤——“任何地方,有市场就应该有我们的据点,有科技就应该有我们的投入。”

现在是经济低迷的艰难困苦期,却也正是低成本布局未来的好机会。郭台铭则是加倍的繁忙,要趁机为鸿海转型拿到更多筹码,也赢得更多先机。

已67岁的郭台铭,依然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

他说,只要谈工作,就要有目标、有压力。做任何事,第一,要有责任心;第二,勇敢面对挫折与困难;第三,要有决心,说到要做到。

“现在好像有句话,‘钱多事少离家近,睡觉睡到自然醒’,如果我的孩子面对工作存这种心态,我隔天就打断他的腿。”则是他对下一代的宣言。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新浪财经号】,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就在华商韬略!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