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兼职小经验,让他办成千亿美金大公司

一个兼职小经验,让他办成千亿美金大公司
2016年07月26日 09:53 华商韬略

作者: 毕亚军

来源: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

48.3亿美元卖掉互联网核心资产,转而更像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全球第一个强大到“绝对不可战胜”的互联网公司雅虎就此凄凉谢幕。

2005年,华商韬略曾在多次越洋联系之后,相对全面、权威地写过杨致远和雅虎创业10年的故事。今天,我们特别在此重温:

【1】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2000年,32岁的杨致远站上他人生的最高峰。

是年,他和好友戴维?费罗(David Filo)创办的雅虎,以最高市值将近1300亿美元,超过通用汽车、亨氏食品和波音3大行业龙头及世界500强公司市值之和的耀眼光辉,亮瞎了整个世界。那时的雅虎,她是互联网的代名词,她是电,她是光,她是唯一的神话,几乎无人以为自己可以战胜它。

如同很多伟大的故事,杨致远和雅虎的故事也是从渺小开始。

1968 年生于台湾的杨致远有着不幸的童年,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他和弟弟是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杨致远的母亲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到他出生时,已是英文和戏剧教 授。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处处是对未来的迷茫。为了更确定的未来,杨致远10岁时和弟弟一起,被母亲带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定居。

不知是母亲教育有方,还是天生个性超然,华人苦孩子杨致远没有因家庭和出身觉得低人一等,更没有所谓二等公民的自我设限。他很快融入美国社会,并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不几年就成了学生领袖。

数学比赛他是冠军;高中毕业时他是学校的网球队成员及学生会会长,也是毕业演讲的唯一学生代表,加州柏克莱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加州理工学院,都争相以丰厚的奖学金,招他加入他们的family。

杨致远最终选择了离家最近的斯坦福大学入读。他只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电机工程学士及硕士课程,而且还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兼职。工作是:按照某些标签或共同点,有系统地把各种混杂摆放的图书分类整理。

不久,这个兼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2】图书馆经验

取得硕士学位后,杨致远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是软件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于是他进入软件设计博士班继续深造,并在那里遇到了最佳搭档戴维?费罗(David Filo)。

费罗比杨致远大两岁,两人都是运动迷,以及数学和工程学天才。1992年,两人还一起到日本作了学术交流,并因此成为真正的好基友。从日本回到斯坦福后,杨致远和费罗本该在导师的指导和监管下,撰写博士论文,但贪玩调皮的两个人却因导师出国,过上了天马行空的生活。

“写那些充满条条框框和严肃精神的博士论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愿意做任何事情也不愿写论文,所以我们每天打高尔夫球、骑脚踏车,以很多娱乐来消遣,这消遣中也包括在Internet上漫游。”杨致远回忆。

这一漫游,让他们游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他们每天花数小时泡在网上,进而从自身的体验发现了互联网存在的一个大问题:Internet网站越来越多,但彼此孤立,互不链接,大家对什么网站可以看到什么内容的了解也相当有限,经常需要为找一个信息浪费大量的时间。

怎样才能让一个想要了解啤酒信息的人,通过互联网最直接地找到有关啤酒,甚至所有有关啤酒的信息?杨致远想到了他在图书馆分类整理图书的经验,进而萌生了一个简单的想法:像整理图书那样,把众多网站收集起来,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然后建立一个自己的站点,把它们链接到这个站点上。

这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但应用到互联网领域,却成了推动互联网整体前进的一个划时代创意——世界上最早的互联网搜索公司几乎呼之欲出了。

【3】Yahoo!诞生记

几乎呼之欲出的“几乎”在于:杨致远他们当时推出的“搜索”并不是今天的“搜索”,而只是一个靠人工分类集中众多网站地址的目录索引而已。杨致远和费罗最初也没有想到要用它来创业,而只是为了人们更方便地使用互联网。

他 和费罗分头行动,各自独立地建立了网页和链接内容,链接的网站越来越多以后,他们才将网页放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站点——“杰里和大卫的万 维网向导”(Jerry &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然后还不断发布一些自己编写的索引软件供大家使用。

帮助人们更便捷的从网上获得信息这件事,除了杨致远和费罗,还有其他人也在做。但这些人大多是靠软件自动抓取,相比杨致远和费罗亲自过滤再建立目录的方式,其内容有效性上存在大大不足。这让杨致远和费罗的站点更受欢迎,很多人为他们点赞,还有人附上建设性意见,甚至帮他们完善内容。

现在回头看,这个当时的优势应该是害了他们:让他们在后来更重视靠人工,而不是靠技术,去帮助人们获得想要的信息,雅虎没有成为谷歌的分水岭首先也就出现在这里。

但话说回来,当时这还是大大鼓舞了杨致远跟费罗的热情。“要不是有这么人支持,我们就不会继续下去,更不会有Yahoo!。”杨致远说。

被鼓舞的杨致远和费罗干脆将博士论文放在一边,改而在斯坦福大学一个移动车房里,整天倒腾个不停。“每个晚上睡一两个小时,然后继续做,做一个礼拜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直到最后,越来越多的网民涌入站点,把学校网络搞到不行,让学校把他们赶了出去。

之 后,当时最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发明了一款网络浏览器的“网景”,收留了杨致远和费罗的站点,而且给予了很好的待遇——将浏览器中的网上索引链接给了他 们。当“网景”浏览器的用户按下“网上索引链接”的按钮时,就自动访问到杨致远他们的网站上。杨致远和费罗的因此迅速“网红”。

到1994年秋天,杨致远他们的站点访问量已突破100万人次。年底,其站点的网站链接目录及链接网站的数目、权威性和实用度都远远走在了同行前列。意料之外的成绩,让杨致远和费罗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办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

当时,杨致远的博士学位还没有拿到,如果拿不到博士学位,他自己无所谓,但母亲会比较失望,这让他一度很纠结。“对中国人而言,放弃博士学位去做当时还不确定有前途的网站,这实在是不太对劲。”他回忆。

但最终,杨致远选择了去做一个互联网公司。理由是:博士是随时可以去读的,但互联网的发展实在太快了,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了这个店儿。

1995年初,杨致远和费罗在被称为一片狼藉的办公室,招待了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投资人,并拿到第一笔风险投资。

Yahoo!随即诞生。

【4】奠定互联网游戏规则

Yahoo!正式成立不久,不少大公司都找上门来,希望收购他们,这让杨致远和费罗脱手就可获得百万,甚至千万美金的财富。但杨致远和费罗统统拒绝了。

他们后来的说法是,这是因为他们当时已不只是想做一个网站而已,而是希望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但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猜测,那是因为他们更相信自己才是可以掌握未来的人,在当时的互联网他们是绝对的天才。

杨致远和费罗想出的制胜之道是:要让Yahoo!成为给全世界网民提供最丰富和最有效信息的互联网公司。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三个条件:一、信 息:Yahoo!可以提供全世界最多的内容;二,雅虎的内容要继续更有效,更有品质;三、Yahoo!要开到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要知道Yahoo!

当然,这一切都得有个前提:Yahoo!能赚钱。

互联网公司如何赚钱?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所有互联网创业者都在寻找答案的问题。杨致远的天才就天才在这里——他和团队最先就此给出了答案,而且是非常清醒地给出了清晰的答案:通过开放且免费的内容吸引网民眼球,再将眼球转化为生产力,转化的方式是向企业卖广告。

内容免费、开放、靠商业广告盈利,当时的互联网世界,只有Yahoo!清晰地想清楚了这条路,而且坚定不移地走了——即便推出广告之初,不少人还专门写邮件过来破口大骂。甚至,他们第一年就实现了200万美元的大收入。

这套至今管用的游戏规则,让Yahoo!成了全世界最早知道如何挣钱的互联网公司,也让杨致远和费罗成为整个互联网商业化的启蒙导师。第一个清晰地为互联网商业化找到明确的游戏规则,这也可以说是杨致远和费罗对互联网最重要的贡献,足以载入史册,成为行业奠基人的贡献。

杨致远后来曾总结,雅虎之所以快速成功,除了内容的优势,最重要的是他们更更早更快地起跑。他说,Yahoo!拿到风险投资的时候,比做同样事情的人提前了6个月。“这6个月,在因特网上就等于好几年。提前起跑以后,如果你一直跑的话,就越跑越快,与别人的距离也越拉越大。”

找 到了这个广告模式,则是他们可以一直快跑的关键:Yahoo!的广告成功后,很多对手开始跟进,但此时的雅虎无论是用户基数,还是广告经营,都已做到其 “绝对不可战胜”的地步。“他们一万元一万元地做,而我们已将规模做大,成百万上千万元地做,所以,规模也是全球第一。”杨致远介绍说。

有了广告这个清晰而且已被检验的成功盈利模式,投资人也更相信互联网的未来,更相信Yahoo!的未来。让Yahoo!被更多资本青睐,进而越跑越快。

1995年8月,Yahoo!出现资金短缺,公司开出4000万美元的融资活动。一个月内,路透社和孙正义的软银都成了他们的伙伴。其中软银还在此后进一步与Yahoo!合作,共建了Yahoo!日本网。此次出售后,这个项目也还在雅虎旗下。

1996年4月12日,Yahoo!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创造了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最终以33美元收市的“奇迹”。当时的Yahoo!,包括杨致远和费罗两人在内,一共才有49名员工,而上市的第一天,其市值已高达8.5亿美元。

在Yahoo!这类标杆的影响下,此前被怀疑的互联网迅速成为资本争相涌入的行业,众多两手空空但创意无穷的年轻人开始走上舞台,书写奇迹。美国经济的增长极也加速从华尔街变成了硅谷。

推动互联网走入资本争相拥抱的时代,这也是杨致远和费罗在奠定游戏规则之外,对整个互联网的又一重大贡献。包括马云、马化腾、丁磊在内的一代中国互联网人,都得感谢杨致远和费罗的这个率先冲锋与成功。

【5】定义互联网门户时代

有了充裕的资金,Yahoo!大干快上,继而也开创、定义并持续引领了一个互联网时代——门户时代。

这个时代来自杨致远和费罗对未来的人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站,来满足内容需求的定义。虽然很遗憾,他们猜对了需求,却没一直猜对满足需求的方式,进而没有去成为人们认为应该属于他们的Google模式,但这却让他们开创了自己的门户模式,成就了自己的Yahoo!传奇,并且同样成为了一个时代,乃至一个产业的领航者,虽然它有点短暂但却不可或缺。

上面提到,杨致远和费罗当时的目标,是让Yahoo!成为给全世界网民提供最丰富和最有效信息的互联网公司。如何成为呢?他们的想法首先是建立更强大和丰富的内容,而且把优势建立在了他们之前优于机器自动的人工模式之上。

“我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们并不完全用做生意的眼光来看待事情。我们比较像产品制作部门的人。我们会钻研于如何制造出最棒的产品。”杨致远说。

为 “制造出最棒的产品”,初期的Yahoo!不断吸纳进涉及众多内容的网站到Yahoo!的链接目录内,并不断将这些链接进的网站层层细分,以方便网民以最 短的时间和路径找到所需。比如,你感冒了,只需在Yahoo!的索引中找到与“感冒”有关的目录,就可顺藤摸瓜地找到众多与感冒有关的资讯。

但 索引是靠链接别人网站的内容达到目的,这意味着Yahoo!的内容实际上被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杨致远和费罗认为这是一个相当的不足,于是开始寻求解决的办 法:要把更多内容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们找路透社合作推出新闻在线服务,在网站内增设新闻热点、本地Yahoo!、股票行情、电子地图、有线电视网新闻、 NBA赛事、甚至人物查询等等内容,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力到内容建设,不断将Yahoo!从目录和索引丰富开来。

丰富着,丰富着,雅虎越来越偏离了人们今天以为的,应该属于他们的技术驱动的“Google”搜索模式,改而成了依靠强大的人力内容模式,开创、也定义出的一个新的互联网模式——门户网站,并在越来越多跟随者的合力下,一起开创了互联网的第一个大时代——门户时代。

有了强大的内容之后,Yahoo!还几乎疯狂地烧钱打造自己的品牌。除在网上为自己做广告外,他们还在网下积极行动:如出版了发行量很大的图书《雅虎路路 通》(Yahoo!Unplugged)为品牌造势,与Ziff-Davis合作,将后者的杂志《互联网生活》改名《Yahoo!:互联网生活》;甚至, 他们还请来曾在Clorox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工作、擅长品牌营销的爱德华(Karen Edwards)专门推销Yahoo!,让Yahoo!成为第一个在电视上做广告的互联网公司,而且一次就拨出500万美金的预算,并借鉴耐克(Nike)“Just Do It”的广告词,推出了“Do You Yahoo!”这个极具煽动力的广告词,让互联网一举飞入寻常人家。

与此同时,Yahoo!也按照成为全世界最领先互联网公司的目标,加快国际化的发展步伐。1996年4月,Yahoo!在日本成立了第一个国际版——Yahoo!日本站。之后,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以及中国Yahoo!等分站相继问世。

强大的门户内容优势,强大的品牌攻势,让Yahoo!飞快崛起。1997年第一季,Yahoo!实现950万美元的收入,比1996年第一季的170万多出6倍多,而且出现了21万美元利润。在高新技术企业中,21万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Yahoo!这21万,却对陷入“互联网是否能赚钱”迷惑之中的市场起到关键的鼓舞作用。很多网络投资人因此奔走相告:“有人赚钱了,Yahoo!已经赚钱了!”

到1997年,Yahoo!的日均访问量已达到6500多万人次,比所有对手访问量的总和还要多,而它也已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明星,其市值正式超过互联网的老霸主“网景”公司——门户制胜并领着互联网往前走的新时代正式开始。

随 后的几年,Yahoo!的访问量和市值如火箭一般,直冲云霄,继续稳稳地捍卫着全球互联网无可争议的第一门户和第一品牌的地位。2000年3月,雅虎更成 为人类史上第一个千亿美金市场互联网公司,市值最高接近1300亿美金,超过了通用汽车、亨氏食品和波音公司三家公司的市值之和。

时常以光脚丫,格子衬衫和牛仔裤形象出现在全球媒体的杨致远和费罗,也成为硅谷梦想的代言人,仿佛整个互联网世界与未来都已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其耀眼光辉,甚至让其他互联网创业者深感绝望,比今天在三座大山压制(如果说巨头存在就是压制,事实上现在早已不是三座大山了)下的互联网创业者更加绝望。

【6】谢幕于互联网新时代

杨致远和费罗,一定曾经自信的以为自己可以掌握未来。然而遗憾的是,在此之后,Yahoo!便越来越暗淡,持续暗淡,直到今天几乎彻底谢幕于互联网世界。

而杨致远除了当年几乎耗掉Yahoo!三分之一的现金,下重注拥有阿里巴巴40%股份之外,几乎再也没有对雅虎作过什么贡献,甚至是正确的决定。

虽然他后来不断推动雅虎与时俱进试图再当弄潮儿,也为雅虎、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定下过“社区、内容、搜索、个性化”,这个到今天依然有效的战略核心,并且还在关键时刻放弃个人的作风与习惯出任了雅虎的CEO。

但显然地,这些都没有成功。幸好的是,他冒险拥有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这几乎也是Yahoo!上市以后整个Yahoo!唯一正确的决定了。

雅虎收购阿里巴巴40%股份时,正逢华商韬略首次报道杨致远的故事。我至今记得一个小插曲:杨致远的助理似乎对国内媒体把事情放大成马云击败杨致远略有不开心,并强调:他们是好朋友,这是合作,非要说收购,也是杨致远坚定看好电子商务的未来,通过收购成了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

这件事,加上杨致远当初定义的“社区、内容、搜索、个性化”,让我对很多人说杨致远缺乏远见,并不是那么地认同。看见和做到是两回事,在那样一个股权和治理机构的公司里,杨致远看到和Yahoo!做到,就更是两回事。

关于雅虎为何走到今天,此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从价值1300亿美元到40亿都没人要,这桩互联网惊天惨案是怎么诞生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去看看。

今天又一次回望Yahoo!,一个曾经那么辉煌的Yahoo!,除了纪念并感谢雅虎的贡献,多多少少也有点体会可以分享。这主要包括:

一、 机会永远是有的。以国内互联网为例,当你觉得搜狐、新浪、网易绝对不可战胜的时候,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起来了;当你觉得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不可战胜的 时候,京东、美团、滴滴、今日头条们还是站起来了;当你觉得门户不可战胜时,电子商务站起来了;当你觉得电子商务不可战胜时,微博又站起来了;当你觉得微 博不可战胜时,微信站起来了……当你觉得微信不可战胜时,或许已经有人将要站起来了,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站起来,而且会站到那么高。

二、 机会往往是被看上去没有机会逼出来的,而且一定不是重复过去的机会。Yahoo!靠门户把握了第一个互联网大淘金的机会,但或许正是他把这个机会占得太恨 了,所以才逼迫其他人去寻找其他机会,进而有了谷歌、有了亚马逊,有了阿里、腾讯,有了越来越多人,挖空心思去想:我怎么用新方法去盈利,因为我不用新方 法,就翻不过他们这些老大山。

三、还是重申一个老观点。机会来自对人类永恒需求之变幻方式的把握。在那篇文章中,我谈到人类的需求从趋势来说,几千年都没什么大变化,无外乎是吃穿住行,生老病死,饱暖情欲,更好的,更好的。在我眼中,也没有什么互联网不互联网公司,所有公司本质上都是供应需求的公司而已,区别在于,你以什么内容和方式去满足这些需求。

老公司的没落,新公司的兴起,给所有创业人最大的启示应该是:成功源自你把吃穿住行、生老病死、饱暖情欲搞出了更好更新的意思;失败则源于,别人用更更好更更新的意思搞掉你的意思。

或许是有鉴于Yahoo!的教训,马云在阿里巴巴推行了“履带战略”——淘宝当第一阵营,然后是天猫,接下来是支付宝,再是云计算,再是菜鸟,如今最新的履带已经链接到健康医疗、体育和娱乐,一轮接一轮,力争阿里永远做着当时最好最旺的生意。如果您认真去研究他的这个战略,其核心归根到底,都是在预测未来吃穿住行,生老病死,饱暖情欲的变幻节奏与方式。

还是让我们再一次感谢Yahoo!,感谢杨致远和费罗对互联网的拓荒性贡献,感谢他们缔造了互联网的第一个伟大时代并给世界和我们带来改变。

最该感谢他们的,也要包括那些带着看笑话心态看他们的那些后来人。如果不是他们当年以自己的探索和成功,照亮了全球互联网的金钱和精神星空,您今天在哪里干什么,恐怕都是个大大的问号。

至于所谓的谢幕——多少人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多少人曾自信可以掌握未来,又有几人能做到?就杨致远与费罗而言,纵然有一天互联网彻底没有雅虎的存在,那也是: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毕亚军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获得授权。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hstl8888 ←长按可复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