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因持续亏损被嘲笑,如今却成为最大赢家

他曾因持续亏损被嘲笑,如今却成为最大赢家
2017年11月17日 17:18 华商韬略

文 / 华商韬略迟玉德、钱多多

经过19年的创业,京东于2016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这一切并不是偶然。

在此之前,持续的亏损,让刘强东被别人嘲笑了十几年,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一夜白了头。

盈利让外界对于京东模式的质疑声消失了,刘强东之前的所有努力不但变得富有意义,而且成为他创造新历史的基础。

那么,京东的盈利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处于历史高位,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已经非常接近。

换句话说,我国正在从一个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体,转变成一个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的经济体,这是前所未有的变化。看看近几年双11各大电商飙涨的交易额,你就知道这股消费大潮有多么澎湃。

一向节俭的国人,怎么突然舍得花钱了呢?

原因大概出自两个方面:

一是可花的钱多了。近几年,居民平均工资处于增长通道,实际增长率高于GDP的增长,与此同时,信用卡、京东白条等消费类信贷工具的普及,提升了人们的购买力。

二是消费群体变了。2015年以后,85年出生的人也三十了,90年出生的则已步入职场,这两代人成为消费的生力军,而中产阶级也于这一时期猛然“成军”。麦肯锡的数据显示,2000年~2012年,我国中产家庭(家庭年收入6万~22.9万)占城市家庭的比例由4%飙涨至68%。

消费群体的巨变带来了消费观念的巨变。

之前,老百姓追求低价,对于品质的要求是次要的,富人则追求身份感,对于性价比不是很看重;而今天,中产阶级对于价格的敏感度降低了,要求产品首先要好,国内如果没有就去海外代购,比如马桶盖、电饭煲,但人们也不会耍“喜欢就要买”的土豪范儿,性价比是决定购买的重要因素。

有评论将此总结为,之前畅销的是奢侈品,今天畅销的则是高档品,两者的区别在于,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区分阶级,购买高档品则是为了奖励努力工作的自己。

这种消费市场的质变就是人们常说的“消费升级”,正是它的出现让京东进入高速成长期。

2016年,京东的平台交易额是9392亿,是五年前的10倍多,其高速成长期正是始自消费升级冒头的2014年,当年的平台交易额是3040亿。

除了整体增长强劲外,京东在某些品类上也远超对手,比如在家电品类,京东的市场份额就高达62%,是第二名的两倍多。这种势头目前仍在继续。

交易规模之外,京东的用户规模也达到了新的段位。到今年6月底,京东的活跃用户数超过2.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女性用户数更是达到去年同期的近2倍,使得京东服装品类618专场的交易额同比增长了一倍。

可以说,京东成了这次消费升级的大赢家,难怪前些日子刘强东带着妻子到伦敦怡然泛舟。

京东成为赢家的背后,也是其自身定位与消费升级的定位互相契合。

前文提到,消费升级的主导力量是80、90后和中产阶级,他们购买的不是低价货,也不是奢侈品,而是性价比高的高档品,是对自己努力工作的奖励。

而京东从3C产品(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起家,其早期客户就是80后,90后赚钱后也很自然地成为京东的客户。

此外,京东与中产阶级也有天然的联系。

众所周知,京东的前身是刘强东1998年在中关村成立的京东多媒体,主营光盘、刻录机等光磁产品。那时候中关村假货横行,消费者也普遍买假货,因为价格低。但刘强东却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只卖正品,服务的就是认高档品的“中产”消费者。

2004年转战电商后,为保障产品品质,刘强东坚持走不被外界看好的“正品自营”模式,这也使得京东从一开始就是服务中产阶级的。

产品的高品质之外,京东的服务也是高品质,尤其是物流。

今天,京东物流已经成为行业标杆,其推出的限时达、极速达、定时达、夜间配等已经成为全行业学习的对象,京东小哥的服务也是有口皆碑,不仅礼貌有加,甚至帮忙顺手倒垃圾。

当然,如果只是产品好、服务好,而覆盖品类有限,京东也不会有大的作为,顶多成为一家“小而美”的垂直电商,京东的高超之处就在于,它在消费升级到来之前已经覆盖大部分品类。

而人世间最美妙的事情莫过于,当你准备好时,天降大任。

因此,很多分析人士认为,刘强东和京东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