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寒冬来袭,出路在哪里?

共享单车:寒冬来袭,出路在哪里?
2017年11月16日 13:17 杨剑勇

文/杨剑勇

共享经济兴盛的时代,让共享单车迅速崛起,不仅成为互联网运营新风口,更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备受资本市场追捧,且这一全新商业运作模式成功向海外输出,在资本推动下,如潮水般涌现出众多共享单车企业,形成颜色鲜明的共享阵营。

然而,在资本推波助澜下,共享单车掀起了“颜色”大战,最终导致共享单车泛滥成灾,给城市交通带来隐患,也占用大量公共资,以及乱停乱放等严重问题,于是多地城市暂停共享单车投放,并规范管理,在各厂商没有盈利模式下,再加上没有“资本输血”的状况下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单车颜色大战已落幕。

众多共享单车玩家从风口之上迅速掉落,成为风口下的“死猪”,就算苦苦支撑的共享单车厂商也面临没有“钱”难题,用户退押金困难、拖欠供应商货款和拖欠员工工资等等,那么,在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投放饱和和监管趋严的情况,以及面临众多不利因素下,共享单车的玩家未来在哪?

运营模式:无桩还是有桩 那种模式更具优势?

单车作为城市共同交通工具之一,早前,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下,共享单车有效地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但当前泛滥的局面,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隐患,同时,大量占用公共资源,遗弃的共享单车更是堆积如山,也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

图片来自第一财经 视觉中国摄影

由于共享单车厂商依靠“金主们”的资本得以生存,但在“资本寒冬”之际,造血能力较弱的厂商相继倒闭,作为头部企业的ofo和摩拜,由于早前融资规模较大,野蛮成长后,也在日益趋严的监管趋势下,以及恶性竞争之后,盈利能力担忧,作为ofo投资人之一的朱啸虎也多次提到ofo和摩拜合并,在他看来合并是比较理性的。

二线玩家哈罗单车则被永安行低碳合并,依托永安行低碳新一笔8.1亿的融资,哈罗单车相比其他共享单车要幸运的多,有机会熬过这一个冬天,且依托上市公司永安行和阿里系,具有与ofo和摩拜形成三强争霸的局面。

不过,单车运营模式上,或许有桩单车模式在当前的环境下更有前景,值得当前市场借鉴,即可避免乱停占用公共资源,也可以使得公共自行车更加规范。另外,从永安行的财报显示,当前,众多共享单车无法实际盈利的状况下,永安行依托有桩公共自行车模式,不仅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具有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

根据永安行财报显示,截止2017年9月30日,营收7.51亿元,同比增长44.11%,利润7927.22万,高速增长的业绩,稳健的盈利能力受到了阿里系资本青睐,蚂蚁金服旗下的上海云鑫是永安行是第二大股东。

金通科技同样是一家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年利润高达两千万以上,在2016年营业收入为4.93亿元,同比增长33.98%,净利润2224.91万,同比增长116.74%。

通过永安行和金通科技公共自行车运营商,对比依靠资本输血模式的共享单车,有桩公共自行车模式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伴随各地政府对有桩公共自行车的采购和落地,将进一步促进有桩自行车未来发展,包括昨天,福建省莆田市有桩公共自行车PPP采购金额高达2.6亿元开标,包括永安行在内的三家企业在竞夺,而莆田仅仅三线城市。

有桩公共自行车这一模式在未来几年依然将会成为城市交通主要模式之一,而投放泛滥成灾的共享单车,多个城市在加码措施进行严管,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共享单车野蛮成长,在盈利不清晰的状况下,资本输血是生存之本,但这个资本寒冬来临之际对共享单车致命打击,没有资本输血的共享单车显得尤为艰难。

延伸行业边界,智慧出行将掀起新一轮出行浪潮

共享单车厂商面临升级关键时期,不仅局限于自行车,当前,拥有用户规模前提下,可以延伸行业边界,尤其在国家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红利下,共享新能源电动汽车将是共享单车厂商未来发展方向。

依托APP所积累的用户优势,以及透过数据对用户分析,实现精准共享新能源电动汽车投放,以此聚拢产业链,如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厂家、车联网技术提供商、智慧社区运营商以及公共停车场等产业链相关资源。

就在近日,永安行发布公告,携手北汽新能源,将试水共享电动汽车业务,双方将联合开发为永安行定制的基于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双方将积极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控制系统、多媒体系统、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金融服务、租赁运营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智慧交通业务。

在未来,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共享汽车和无人驾驶融合,有将带来全新的出行经济,因“出行”形式逐渐向按需转变,将催生全新的“乘客经济”(这一词由英特尔创造),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到2050年“乘客经济”高达7万亿美元。

包括百度、盼达和力帆三方就达成了战略合作,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顾维灏也认为,此次共享出行领域里的跨界合作,也标志着我国的无人驾驶技术首次从科技公司的测试阶段走向了面向实际应用的落地阶段。

在产业链共同推动下,不仅让市民拥有便利出行工具,也充分释放车辆使用率,真正做到环保出行,同时,也将改变人们拥有车辆的行驶,人们无须购买私人汽车,拥有车辆的形式逐渐朝按需转变,势必掀起新一轮智能出行浪潮,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出行市场的局面。

最后

各科技企业早已聚焦于汽车领域,先后从车载系统到到后装市场布局,也在积极造车,也吸引了众多参与汽车领域创新企业,赋予汽车高度智能化是各科技企业及创新企业方向,无人驾驶、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打车应用三者结合,这将智能出行发展趋势。

作者系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物联网高级顾问,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前沿科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