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天天喊控房价,房价却岿然不动!真相是…

深度揭秘|天天喊控房价,房价却岿然不动!真相是…
2017年05月25日 20:35 直面传媒

  虽然此次调控新政近乎严苛。但,似乎只看到了开发商欢呼雀跃和地方财政盆满钵满!让民众头疼不已的房价,为何总是越调越涨?

 解开这个疑惑,我们需要了解这个真相。

合理地控制房价,据说这是中央给各地下的硬性指标。从北京今年来轮番出台令人“震动”的调控政策中就不难看出。

用风声鹤唳或十面埋伏来形容房地产市场并不为过。从目前限购的各种条件的堆积分析得见,不是北京人已经很难买房。当然即使北京人,也很难。

对于许多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首都”就是一个大大的“限”字。事实上,不光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郑州、西安等二线城市,调控全国一盘棋,都在加码。

不过,这么多条件限制,房价真正的松动了么?

调控在层层加码,楼市在量价萎缩,所有的机构都在看空当前或以后的房地产市场,亦有不少人热泪盈眶、奔走相告:房价要跌了!房价要跌了!

房子会白菜价吗?有梦想当然是好的,但如果梦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基础上,那就是空想,也可以称之为意淫。

综合数据显示,在各种限购,信贷收紧、限价销售等“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调控下,“万恶”的地产商们并没有仓皇出逃,反而在各地疯狂的抢地。且地价是屡创新高。

开发商欢呼雀跃,地方财政盆满钵满。

 750家房企抢8块地,半年卖地接近去年总额!房企上演最后的疯狂? 

 近段时间的房企,可以用疯狂来形容。5月22日,浙江嘉兴的的一次土地拍卖会上,8块土地包括4块住宅用地、4块商业用地,合计出让面积近50万平方米。

《直面》(微信ID:zmtg1108)注意到:让人震撼的是,一共有750家企业参与了此次竞拍。

750家企业参拍,几乎创造了中国土地出让的记录,仅仅是这一天,嘉兴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就高达73.7亿元。而嘉兴市2016年的前五个月,财政收入不过177亿元。

同样,在武汉,土地争夺更是如火如荼。5月23日,武汉出让的8宗土地中,由于网上竞价过于激烈致系统崩溃2次,耗时10个小时。

4月27日,福州出让5宗位于晋安区的普通商品住宅用地,融信、世茂18.3亿元分食了4宗土地,最后出让的鹤林片区地块仅在第三次举牌便达到最高限价20.28亿元。

4月19日,江苏省启东市,在这个苏中小城,耗时近2个小时、95轮竞价、溢价372%,该市的一宗住宅用地以6.14亿元总价成交,折合楼面价7097元/平方米。参与竞争的企业包括中国恒大、碧桂园以及金地集团等一众知名房企。

报道称:成交结果一出,在现场的房企代表们发出一阵惊呼。

而吴江市3宗住宅用地中的,WJ-J-2017-006号地块更是迎来80家房企的竞夺,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浙江省嘉兴市下辖的海盐县。4月18日,碧桂园、新城控股、融信中国等12家房企共同围抢一宗住宅用地,经过一个小时的竞拍,海盐县当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6.92亿元、溢价216.7%的代价竞得,折合楼板价7600元/平方米,而地块周边的二手房均价在8000-9000元/平方米之间。

 25家房企半年狂撒5000亿,50个城市平均地价格同比则增长54%!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来说,二三线城市的土地争夺还是小儿科。

例如全国楼市管控最严的北京,《直面》(微信ID:zmtg1108)获得数据显示:2017年才过去了144天,但其土地交易总成交金额已经接近2016年全年的交易量,仅差43.25亿元。

亚豪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今年北京市土地市场共成交43宗,其中居住用地20宗,商业用地3宗,工业用地7宗,综合用地11宗,其他棚改用地2宗。总成交金额达到809.26亿元,土地成交面积为292.93万平方米。

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土地出让宗数共为41宗,成交面积为420.53万平方米,土地成交价款共852.51亿元。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今年截至日前,拿地最多的25家企业合计拿地达到了4942.56亿元,与2016年同期拿地最多的25家房企,合计拿地2549亿元相比,上涨了94%。其中,碧桂园拿地金额达到527.22亿元,排名房企拿地金额第一位;保利地产与中海地产分别以454.8亿元、413.38亿元紧随其后。 

另一个数据是:从今年房企拿地数据来看,年内已经有17家企业拿地金额超过了100亿元,其中有10家企业拿地超过200亿元。

房企抢地的同时,地价也不断被推高。 根据监测数据,对土地的激烈争夺正从大城市向大城市周边的三线城市转移。如嘉兴成为4月份土地溢价率最高的城市,溢价率达到了近2倍。此外如佛山、大连、青岛、温州、镇江等城市的溢价率都超过了75%。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17日在北京发布的地价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环北京以及珠三角地区部分城市住宅地价上涨势头明显。

 受辐射溢出效应影响,珠三角地区部分城市住宅地价高位运行,除深圳外的珠三角其他受监测城市住宅地价同比增速均超10%,其中,中山市住宅地价同比上涨22.15%。天津、唐山、廊坊等环渤海地区的环京城市亦呈高位运行态势,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上述三个城市地价增速分别为3.16%、6.24%和4.48%。

北京等房价基数较高城市在土地交易市场占比较大也推动了4月份50个城市的平均土地出让价格不断创下新高,平均地价环比上涨28%,同比则增长了54%,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10万的房子,6万土地成本,那么,房价涨还是跌?

面对楼市的“围堵截”,房企在疯狂抢地,地价在不断推高,这种现象让人疑惑不解,甚至不安。

房价跌了么?什么时候跌?未来是跌还是涨,这个问题困扰了民众10年之久。

未来到底房价会是怎样的走势呢?日前,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研究员付广军的一番讲话或许能从侧面说明问题。在中国社科院《房地产蓝皮书》的发布会上,付广军表示,降房价首先降地价。北京10万块钱的房子,6万块钱的土地成本,这只是土地出让金的收入,还不包括房地产开发的税收,还不包括交易环节的契税,也就是说有70%是土地和税费。房地产开发商的毛利润也就10%,10万块钱就挣1万块钱。但是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压土地,就是因为预期在上涨,卖早了就亏了。

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日前也表示,目前看当前房地产问题过热,风险不完全在于地方政府,房价下跌地方政府马上就有危险。

李扬绝非信口胡说。据人民网综合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数据,近十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普遍超过40%,最严重是2010年,比重达69.4%,最近三年的比重分别为2011年59.3%、2012年43.6%、2013年59.8%。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说:从政府层面来考虑,既不愿意看到房价上涨过快,上涨过快的话买房人负担比较重,老百姓的意见比较大。另外上涨过快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风险,因为泡沫越来越大,破灭了以后,影响很大。反过来,政府也不愿意看到房价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如果房价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就意味着楼市非常低迷,销售会大幅度下降。销售大幅度下降就会影响到整个房地产投资下降,房地产投资下降就会影响到整个土地市场的低迷,开发商没有钱买地了,地方的土地卖不出去了,土地财政也维持不了。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在接受强国论坛采访时谈到:房价下跌除了影响地方的财政收入,同时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开发商降价之后,可能会引起前期的客户的维权纠纷,甚至房闹现象,退房或者说找开发商理论等等,甚至会出现一些社会群体性事件。楼市陷入整体性低迷,它的影响的确是不能够低估的。事实上不能否认的是,房地产的兴衰和地方的经济有很强的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直面传媒)

来源:人民网、浙江在线、中国网

关于我们 

《直面》由直面传媒荣誉出品 

我们专注于原创

专注于独家

我们以严谨的内容

向读者呈现最有价值的

资讯与信息

《直面》传媒已开通并入驻的媒体包括:

新浪财经头条、今日头条、同花顺财经、

网易、凤凰、搜狐、一点资讯、腾讯企鹅号以及微信公号

关注我们爆料或联系邮箱:zhimianchuanmei@163.com小编微信ID:laodu145▪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