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飙涨!其实中国早已布下大局!

美元飙涨!其实中国早已布下大局!
2016年11月16日 23:39 九哥财经

新财富杂志综合自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新浪财经、环球外汇网、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冰川思想库(bingchuansxk)、新京报报道

最近,人民币一路跌个不停,陷入“疯狂”的模式,连续跌破6.82、6.83的重要关口,然后又在不到两个小时内,人民币接连破6.85、6.86两个关口,创下新低。而美元指数一路飙涨,一度升至100大关。自美国总统选举爆出大冷门,全球市场一夜之间进入“美元”的时代!

美元指数强势上涨,全球大多数货币都压力不小,而人民币一直处于缓和贬值的通道。尤其是相对新兴市场的国家,它们动辄百分之几十的贬值,包括日元、欧元、英镑也动辄百分之十以上的贬值。还有贬值幅度更惊人的,委内瑞拉直接汇率崩盘,该国货币直接贬值成纸都没人要。

美元飙涨,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美元在特朗普胜选后的强势表现,已令外汇预测专家们被纷纷“打脸”,说好的看空呢?特朗普这只黑天鹅正在翩翩起舞,金融市场所料未及惊慌失措。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曾经承诺过的大笔财政开销,正在浮出水面。这些承诺包括削减税率以及减少监管,投资者们开始相信美国利润增长将大幅提升,通胀率将回归,国债收益率曲线将变陡峭,令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升温。

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很大:一是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令美联储可以大胆加息,二是特朗普一直抨击低利率,声称正是美联储人为的采取低利率,令美国出现资产泡沫。

如果美联储启动加息,将引发全球资金进一步涌向美元资产,把美元指数推向更高点,或触发全球金融大动荡。

90年代日本股市崩盘,房市崩盘,美元指数上100;然后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香港、东南亚金融海啸,美元指数上100;接着2015年底,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短暂破100,全球30多个国家汇率崩盘,金融大动荡。

回顾历史,美元指数一旦突破100,金融危机魅影相随。现在黄金已连续大跌,美元是黄金天敌,随着美元指数的走高,黄金也是步步惊心。前车之鉴,不得不警惕。

美元指数强势攀升,人民币会一贬到底吗?

人民币贬值引发关注,美联储年底加息预期,对美元形成较强支撑,美元强势也压制人民币汇率走势。美联储议息会议在即,人民币仍易跌难涨。

在5个星期内,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幅度超过2%,从去年的“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已经达到10%。这一次人民币“最大贬值季”,国内外金融市场没有恐慌,境内外股市并未跟随人民币贬值暴跌。相反,中国股市、债市也在上涨。

这一次,央行几乎没有大反攻,这意味着,央行在某种程度上允许人民币开始遵循市场定价的原则。总体来看,人民币对美元还是处于逐步贬值的通道之中,也在央行尚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不会一贬到底。

然而人民币贬值背后,暗潮涌动的是资本外流。

外汇储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资本流出的状况,从2014年年中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从将近4万亿美元的高点,滑落至目前的3.2万亿美元,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资本净流出的压力。

无论如何,一旦人民币贬值预期难以消除,中国经济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可能导致外资出逃;而且中国资本账户管理相对严格也让外资担心“进得来出不去”;中国资产价格过高,尤其是楼市暴涨,价格到了顶峰,导致一些中国企业和居民寻找海外投资机会。这些都会带来资本外流,未来资产“去泡沫”也势在必行。

但我们也不必忧心忡忡,只要中国经济保持6.5%左右的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高增速国家,人民币仍是具有投资价值和吸引力的货币。同时中国正不断推进金融改革,设立自贸区,加入IMF一揽子货币,努力提升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美元飙涨,中国政府已做好应对之策,下了好大一盘棋。

中国对于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走强,已经提前进行了战略大布局:在10月开始,以雷厉风行速度展开,那就是:人民币贬值和房价调控。

1、调整人民币中间价,使得人民币汇率快速、小步贬值,逐步贬值到位,降低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减少外汇储备的流失。

2、通过打击地下钱庄、虚假贸易,限制境外刷卡购买保险等,阻止资金外流通道,保护外汇储备。尤其是盛行一时的内地人赴港买保险的热潮该降一降温了。

3、从2006年到2015年,人民币持续升值9年,最高上涨32%。巧合的是,这期间也是中国房价飞速上涨的9年。有分析称,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投资者有可能将资产撤出楼市。如今中央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楼市调控,挤压房地产泡沫,避免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带来的楼市大跌。

比如一些外资会撤出中国楼市,一旦资金流紧张,后来接棒的资金跟不上,一些城市疯狂上涨房价就会戛然而止。如果这种情况全面蔓延,那些炒房的人们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楼市暴跌随时可能上演。

面对人民币贬值,这是一个挤压资产泡沫,抑制投机炒作的好机会,加上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我们是不会轻易被美国剪羊毛的。

人民币贬值,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作者:肖磊

近两年来,人民币汇率虽然持续走低,但政策层面实际上并未加强管制,很多投资者在此期间完成了海外资产的布局,包括换汇、购买海外保险、配置海外房产和基金、持有外币计价的证券等等,但在此过程中,一些投资者并没有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反而因羊群效应,导致部分投资者盲目换汇,在购买海外资产的过程中,缺少专业指导,被坑、被骗等状况也时有发生。

近期以来政策层面开始加强监控,很多民众的集中换汇以及群体性购买“海外”保险等开始受到限制。未来投资者需要进入到类似“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等现有和计划开设的投资渠道;尤其是对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需求量会持续增大,但目前产品和额度都受限,保险系QDII、基金系QDII、银行系QDII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天花板,投资者需要在国内资产市场另寻出路。

投资理财虽然是个专业活,但搞得越复杂,风险就越不可控。简单的来讲,人民币贬值无非两个影响,一个是物价会涨,另一个是现金资产会缩水。在现有条件下,中国投资者如何应对人民币贬值呢?

一、提前消费、负债消费

这个提前消费,不仅仅是进口产品,目前中国的通胀指数已经开始上升,国内很多商品的新一轮涨价潮或不可避免,只是幅度方面不太好预测。对于消费者来说,持续下降的利率降低了负债成本,原计划明年买的东西,今年可以先买;原计划明年出国旅游/深造/探亲的,今年先去;所有消费和出国计划可以适当提前。

当然,这种涨价潮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商品,品牌性产品的涨价幅度可能会更高,比如高端白酒等已经开始涨价。尤其是很多奢侈品牌一旦调价之后,就很难再回来了。如果购买一些中高端的奢侈品,说不定还能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

二、持有多种外币,包括比特币等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并不代表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也不代表美元会一直走强。上一次美国共和党执政期间(小布什时期),美元连续下跌了接近8年;国内很多投资者没有经历过美元的大熊市,思想当中总认为拿着美元总比人民币强,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认识,因此需要更全面的做好风险管理。

今年以来,日元、加元、瑞郎、澳元等对美元都是升值的,持有多种外币,或者说买入更多品类的外币资产,本身就形成了一个风险对冲,不至于在美元出现回调的时候,不知所措。

外汇市场的可预期性是最低的,因为各国政府时不时就会出来干预,所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是最关键的。实际上从国际市场一些历史数据看,成功的投资者,80%以上的利润来自于策略和风险管理,而不是简单的判断趋势。投资者对自身投资能力的认知水平,实际上比市场本身的风险更重要。

另外,中国很多投资者风险偏好较强(赌性较强),实际上也可以介入一些电子货币,类似比特币一类的资产,对冲人民币贬值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可以期待一份“惊喜”,切记投入资金不要太大。

三、买入指数基金

五个多月前我写过一篇分析,题目是“确实有接近零风险的投资组合”,其中建议投资者同时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和黄金(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和风险对冲),当时沪深300指数只有3040点,目前是3430点,上涨了13%。

很多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比较抵触,但从长远看,中国拥有强大的消费基础,这些消费带来的利润和价值最终会被更多的大企业所分享。你可以不会选股,看不懂周期,但一些吸纳了国内最优秀上市企业的指数从长远看一定是上涨的。买入指数基金其收益不会惊人,但其预期性收益要强过货币基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市场,跑赢人民币贬值速度也是大概率事件。

四、持有黄金

近期金价的大跌冲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实际上跟风险资产的波动相比,黄金价格的波动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承受,金价日涨跌超过5%的行情不足1%。近十多年来,黄金以其优异的表现,给长线投资者递交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案。在过去十五年中,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年平均以10%的速度上涨。其中除了2008年、2013年和2015年,黄金价格的上涨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

黄金拥有金融和货币属性,供给量天然受限,其价格在某一阶段之内会有调整,但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主权信用货币的购买力能够跟黄金相提并论,美元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储备货币,四十多年来,对黄金贬值了超过30倍。持有部分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资产,在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方面,不失为一种安全性更高的选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