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请不要让我们当你的备胎!

北上广,请不要让我们当你的备胎!
2016年11月18日 15:40 九哥财经

河北保定北市区留守坟村,当地农民赶着羊群经过被征用拆迁的土地。两年前保定将成为“政治副中心”的传闻,使这里的房价涨幅一度跃居全国首位。图/CFP

北上广的巨大影子,不仅会遮蔽周边城市的生长空间,有时还让它们承受着“吸血式”的疼痛。

文/郭小为

楼市调控已满一个月,据人民网报道,2016年10月二线热点城市超半数房价下跌,部分城市成交量锐减超40%,而维持上涨的城市涨幅不到5%,回到较低的水平。

在一线城市楼市已经饱和的状态下,二线城市的房价仍然很有希望,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将会继续提升周边城市的房价。2016年全国大城市房价暴涨,而北京周边的廊坊8月同比涨幅达到61%,保定30%,张家口23%,均超过了北京。另外,长三角、珠三角周边的城市,房价涨幅均超过了中心城市。

趁早买,这是当下中国人的心声。

依附特大城市,这会是二线城市的机会吗?恐怕它们会成为北上广的附庸。2014年“保定成为副首都”的消息让保定一夜蹿红,但很快,人们发现这只是河北一厢情愿的想法,甚至是当地房地产商的炒作。当围观的人们热情顿消,“五证不全”的房地产商也悄悄关上了销售大厅的门。

这些围绕在大城市的“小伙伴们”想在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也承受着大城市转移过来的一些问题,比如,北京把重污染企业弄到河北去了,河北的晴天就越来越少了。大哥城市与他的小伙伴应该如何相处?大步跃进的中国城市正在努力学习,也在付出代价。

严重污染之下的河北省。图/AFP

小城攀附大城:大树底下真的好乘凉?

在中国已经形成的10个城市群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当仁不让的国家队。围绕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大城市身边的,是一群有着同样雄心壮志的“小伙伴”。

几乎毫无例外,背靠大树的“小伙伴”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在大树底下乘凉。“保定成为副首都”的消息是这一心态的最新反映,一个未经中央认可的消息,就引来了各方骚动,房价应声而涨,市民抬头挺胸,毕竟好处是实实在在的。

不唯保定,北京周边的很多城市早就开始 “主动对接”了。它们做好一切准备,时刻关注着北京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投入到与北京一起踏步走的行列中去。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民间和网上不时有传言说河北某某地区是不是要划入北京了。人们在坚决否认的同时,还不忘无奈地加上一句——“已经流传好多年了还是没动静,无奈啊!”

北京周边城市,个个仰仗北京的护荫。

同样的,在上海身边也聚集一群实力雄厚、活力十足的小伙伴。但大哥的影响一直都在,不管情不情愿,都还得围绕上海打转。早几年,无锡市政府的口号甚至就是“依托大上海、背靠大上海、接轨大上海”。

有时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城市,它们要认谁的大哥也是相差甚远的。在皖南6市中,马鞍山、铜陵比较亲近南京,宣城、黄山、池州就亲近杭州,而略略娇气自大的芜湖似乎更加尊重距离最远的上海。

在各地火热上马的各种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大潮中,人们听得最多的词就是“筑巢引凤”,它们整齐划一地把目光投向外面,欢迎随时“拎包入住”。但是谁会来?谁来了又不会抬腿就走呢?心怀不安的地方政府最终相信“近水楼台先得月”,它们又把最大的希望放在了身边的大哥身上。

一心攀附的原因,除了政治正确之外,也少不了地方主政者的“政绩冲动”。理解了这个,你就不难发现,在一些兄弟城市中,有时为了争一个来自“大哥”的项目,不惜竞相开出让人大跌眼镜的优渥条件——投资建厂不仅不要土地费用,还可以倒贴钱。

有了便捷的城轨和高铁后,周边城市到上海的时间缩短到一小时以内,房价也就水涨船高。

“环北京贫困带”:大树底下长不出草!

定位摇摆不定的河北可以说是中国最尴尬的省份。临近京津的地理位置既是优势也是劣势。所有的地级市都快要通高铁了,这在全国还是首例,这归功于环绕北京的地缘,但是省内很多规划又要服从首都的需要,可以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不多。

“环北京贫困带”的存在是这一尴尬角色的现实写照。河北至今还没出现一座依靠北京而经济腾飞的城市,大量的河北人进京务工,却没有带活自己家乡城市的发展。

首都的巨大影子不仅遮蔽了正常的生长空间,有时还不得不承受着“吸血式”的疼痛。为了改善北京水资源紧缺状况,河北不仅直接为北京供水,甚至还施行了“退稻还旱”工程——目前张家口和承德两市,当地的水稻已经全部改种玉米,这在客观上为北京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

河北自2001年实行“退稻还旱”工程,为北京积蓄水源。2007年,河北人赵俊富指着面前的稻田说,他在这里已经种了几十年了。图/燕赵都市报

但是,本身也缺水的河北,在救急北京的同时,不得不每年花数千万元从山东的位山闸买黄河水来补充用水缺口。位于北京东南方向的河北廊坊则显得尤为尴尬——平常河里的水被北京截流,流量很小;洪水来了,还要承担泄洪的功能。河北水利专家魏智敏曾向媒体直言,在京津冀三地中,“河北始终是老三,必要时宁可牺牲自己”。

放眼全国,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在政绩考察依赖于经济表现的现实条件下,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不时抬头。广佛同城已实施多年,但当广州车牌要“限外”时,佛山车牌依然属于外人。一位住在佛山的广州上班族只能苦笑——这明明就是同城异梦嘛!

2010年11月3日,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线(广州至佛山)首通段正式投入使用,广州与佛山在城市轨道上实现无缝对接。工作人员在广佛线西朗站引导乘客出站。图/新华社

备胎的出路:成为“会造血的卫星城市” 

中心城市是地方龙头,所以好资源都会往它那里靠。有学者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从只有一个中央计划,到有许许多多相互竞争的计划,完全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经济虽然在国际层次上开放,在地方层次上却是支离破碎的。

备胎城市也总有自己的宏大抱负。但这种抱负极易滑向重复建设的泥潭,在上海都市圈中,重复建设的典型例子莫过于机场之争。

目前,长三角地区每万平方公里机场密度达到0.8个,随着一系列机场建设工程的出台,这里将成为全世界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但现实的问题是,江浙两地大部分机场都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局面,有些机场的年客流量甚至只有区区几千人次。

很多小城市都在复制北上广的规划。

“城市身份的理念在中国不很明显,几乎每个城市都要变成北京。其实每个城市都尊重它的身份,游客到中国来,他就会不断地看到不同的城市。如果每个城市都有天安门广场,我去北京看了就可以走了,都是一样的。”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这样批评中国城市混乱的复制抄袭。

强扭的瓜不甜,爱恨交织的备胎城市应该懂得,只有平视才能获得尊重与长远的发展空间。“任何合理的城市规划必然是区域规划。”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点出了区域规划的重要性,苏格兰社会学家帕特里克·格迪斯则提出了方向——“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它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

京津地区夜景太空图。

具体怎么做?万科前高级副总裁毛大庆以北京为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周边布局“会造血的卫星城”来解决北京的“城市病”。他强调说,卫星城与北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协同”而非“依附”,如果没有支柱产业,没有长远的城市规划,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要解决目前存在的“依附”问题,就必须让卫星城有造血功能,向自己做蛋糕的方向发展,而这样一条道路,同样任重而道远。

本文节选自《新周刊》11月1日新刊 

来源:公众号新周刊微信号new-weekly

作者:郭小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