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取闹!日本宣布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无理取闹!日本宣布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016年12月09日 11:34 九哥财经

日本政府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地位

资料图:安倍晋三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8日称,关于中国在WTO中的地位,继续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并且日本将维持容易对不当倾销征收高关税的“反倾销税”机制。

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5日的参议院TPP特别委员会会议上称,中国国有企业的“不当倾销”行为损害市场秩序。安倍还声称,“中国钢铁业产能过剩,并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对外销售,这让全球钢铁企业以及相关企业深受其害”。

事实上,今年12月11日将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周年,按照入会协议,世贸组织应当如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解惑:给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来说有什么影响?

日本为什么不给中国特惠关税待遇?

11月24日,日本财务省宣布,自2019年起,把中国、巴西、马拉西亚、墨西哥和泰国从日本特惠关税待遇国名单中作为剔除的对象。而除名的理由是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且认为中国的“不当倾销”行为损害国际市场秩序。

此次发表的免去特惠措施的产品中,中国的农水产品17类、工矿产品372类共389类产品,将先行被列为免去品类特惠关税的新增对象。时间从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其余只有泰国工矿产品的2个品类。

资料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日本通过增加关税壁垒来限制中日经贸发展,其本身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做法,这不仅会造成中日两国间的新贸易摩擦,而且还会影响到两国之间本已经脆弱的战略互信。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充分竞争,日本一方面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又害怕充分竞争、优胜劣汰。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此外,中国加入WTO已经15周年,这15年是有定义域的,过了这个时间期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将获得国际认可。”白明说道。

也有专家表示,日本亦想通过将中国从特惠关税待遇除名来弥补国内财政赤字。日本财务省此前曾表示,2015年,日本从50个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惠关税国家的进口额高达约1.32兆日元,其中中国占60%以上。日本每年在特惠关税方面的损失达330亿日元,而上述五国就占了300亿日元。

程城则表示,日本将中国从特惠税待遇名单中除名,和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完全是两码事。中日美在三角博弈中,日本是处于劣势的,中美之间的贸易粘性包括互补性,要比日本强很多。日本只有采取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来挟制中国,从而获得主动性。

日本与欧美保持一致是无稽之谈吗?

据了解,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源于2001年加入WTO时签订的《入世议定书》。议定书第15条规定:“在针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时,并不自动用中国产品国内价格作比对价格,而是选择第三国产品价格,即替代国价格作对比价格,这种待遇保持15年。”

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将满15年,按照入会协议,世贸组织应当如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此前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表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致力于营造更规范、更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

值得注意的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宣布决定继续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后,还声称,“日本担心中国的廉价商品大量涌入,与持同样方针的美国与欧盟统一了步调。”

程诚表示:“日本声称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与美国和欧洲保持一致,我认为是无稽之谈。”

“首先,美国只说过中国是货币操纵国,但并没有明确表示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次,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欧洲官方并没有说过否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只是欧洲工商界的某些企业,可能持有反对的意见。只有日本是以官方的形式来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一点需要明确。”程诚说道。

今年年中,欧洲议会全体会议通过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但英国《金融时报》今年7月曾报道,欧盟拟在贸易争端中把中国视为市场经济体,但条件是有权实行美国式的反倾销税,同时中国(需承诺)大幅削减钢铁生产过剩。相关措施包括欧盟有权在极端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开征很高的进口关税,以及延续按照旧规则已经具备的发起反倾销案的权利。

资料图。

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曾表示,日本以及欧美抱有这样的态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近些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不是很乐观,他们在一些行业、领域内的竞争优势远远不如中国。 

其次,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等事件的发生令欧美国家的社会思潮出现了一些变化,民粹主义有所抬头,一些反华的声音也陆续出现。

程诚说,国际上对于什么是市场经济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的界定。中国人民币加入SDR,成为世界五大货币之一。再者,从中国在国际经贸发展的地位来看,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需要别人来判断。

白明也表示:“日本提出这样的言论,我并不觉得惊讶。首先,日本劳动要素成本高,能源短缺,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另一方面,中国与美国以及欧洲的经贸发展处于平稳发展的大趋势。在特朗普就任总统之际,在中国入市即将15周年之际,日本搞出一些小动作,并不会影响到中国在国际经贸发展当中的格局。”

给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各国都是啥态度

中国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到今年的12月11日,就是我们“入世”15周年的日子了。理论上讲,中国将在今年年末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实际上,发达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反对。

根据当时的谈判原则“坚持以发展中成员方身份加入”,中国有15年的保护期。而这种安排往往导致受到反倾销指控的企业不能获得公平待遇。如果中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外贸出口再也不需要寻找“替代国进口价格”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指控。

欧美阻挠中国获市场经济地位。

目前在国家层面,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全球已经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包括俄罗斯、巴西、瑞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而包括北欧、英国以及荷兰在内的国家也都支持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则是坚定的反对者之一。而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由于国内的落后行业形成的强大游说力量,对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予以反对。欧盟有意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是明确表示需要附加限制性条件。

对于美国来说,在中美贸易中,价格的竞争力使美国损失更大。为此,美国才签署没有中国加入的TPP,以对抗中国的低价产品。

不像美国公开“翻底牌”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态度暧昧的原因是,欧盟认为,如果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给欧盟国家对中国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增加难度,欧洲可能因此失去350万个就业岗位。但另一方面,此举也将给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便利条件。中国如今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简单来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会失去反倾销的筹码。

让别人承认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是个笑话

但事实上,是否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在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看来,完全是一个伪命题。在他看来,中国内部也没有搞清楚这件事,变成了交换;而让别人承认自己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完全是一个笑话。

资料图:龙永图。

以下是龙永图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会议上的的一篇讲话:

这是反全球化的。但是,他们找到的是一个错误的题目和错误的目标,他们可以在欧洲内部推行保护主义,但不能把中国当成一个靶子。

事实上,这个事情完全搞“拧”了。从中国进行入世谈判的那一天开始,不是人家承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是每一个代表,从美国到欧洲逼着中国人承认搞市场经济。

1992年,自小平同志提出“市场和计划”的问题以后,一直到1992年,才解决一个问题:中国搞不搞市场经济。中国从1986年开始进行(入世)谈判,一直到1992年,这六年间,是他们逼着我们承认搞“市场经济”。

当时的矛盾焦点是,我们不承认搞市场经济,人家逼着我们搞市场经济。最后我们说“好,我们搞市场经济”,但是要加一个尾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家说“管你搞什么市场经济,只要搞市场经济就行”。所以这才解决了中国入世最大的问题。不是他们承不承认,而是中国想不想搞市场经济的问题。

后来,我们在入世协议中专门加入了市场经济地位的条款。这个条款是在反倾销的特定范畴里提出的“要承认中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是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如果中国企业能够证明自己搞市场经济、取得了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在反倾销的调查中就可以使用WTO的一般条款,否则要使用替代国条款。

当时,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是非常基础性的条款,不涉及到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是讲到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之所以接受了这个条款,主要是当时中国的很多外贸企业相互杀价,你说这个杯子5块钱,他说4块5、3块5。当时讨论是不是接受这个条款的时候,朱镕基同志就讲“我看还是让WTO来管我们,让我们的企业不要内斗了,不要互相杀价了”。

是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接受了让企业接受市场经济的规则,不要互相杀价,不要搞内斗。因为杀价的结果,中国企业不但没有得到好处,还反而遭到反倾销。所以我们才跟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了市场经济地位的条款,是企业,在反倾销的具体范畴里取得市场经济地位。

这一点,好像国内也没搞清楚,好像是加入WTO15年以后,让大家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谁承认美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人、欧洲人补贴农业那么多年,那是市场经济吗?每一个国家都有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时候。不管是联合国,还是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没有一个国家组织拿出8条、10条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

我们中国搞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让人家承认?中国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美国人来承认我们搞市场经济,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没有必要。我们每天找人家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让人家拿着一根棍子来敲我们,跟人家交换一点东西。现在又搞到了欧盟议会来说不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而且是针对WTO15年所有中国企业自动取得市场经济地位。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这是一个伪命题。

作死!西方对中国耍赖最终害的是自己

这本是一件清楚、明白、简单的事情。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中,(a)、(d)两项已经就此作出明确的无条件规定:“无论如何,(a)项(ⅱ)目的规定应在加入之日后15年终止。”>>玩火!美国拒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有可能引发中美贸易战……

换言之,自中国正式“入世”满15年之日(2016年12月11日)起,其他成员方都不能在对华反倾销、反补贴案中继续采用“替代国”之类做法,而是只能采用受调查产业的中国价格或成本。这实质上就等于是中国在这些成员方国内市场享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既然美欧日当年签署了《议定书》,它们即使不明确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也都有履行其上述国际承诺的义务。

资料图:美元与人民币。

进一步审视美欧日西方国家,此前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理由,自相矛盾之处比比皆是,最典型者莫如美国。美国国内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者,找出的法理依据包括《1930年关税法》的六条规定——包括人民币可兑换程度、中国雇主与雇员谈判工资的自由程度、中国对合资企业或其他外国投资的准入程度、中国政府对经济资源分配的控制程度与决定价格和产量的程度……但只要了解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实际情况,就不难看出拿这些规定来刁难中国何其荒谬。

以“人民币可兑换程度”为例,中国已于1996年实行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近年来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大幅度放松,要不然一年上万亿美元进口(去年将近1.7万亿美元)、上亿人次的中国居民出境、突飞猛进的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都是怎么实现的?

在政府管制问题上,山姆大叔与其紧盯中国,不如自省,因为在“法治”和“监管”的旗号下,美国公共权力部门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程度大大超过中国。须知奥巴马在任8年,通过法律法规2.7万多件,每件法律法规都长篇大论,其中医保法案一部就有2700多页,批准这部大部头法规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和议员们没有一人通读过……正是由于管制过度,现在纽约开个卖柠檬水的小铺审批流程要65天,其中食品卫生安全许可就要5个星期才能办下来。

兑现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待遇承诺,不需要太多高深知识,只需要守信;但有些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知信义尊严,只知利害得失。而赖账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显然会有代价。毕竟中国早已是世界数一数二的进口市场,且进口增长速度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失去或部分失去这个市场的代价是什么?对比日本韩国就不难理解:日本曾经雄踞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近30年,遥遥领先于韩国,但在2013年被韩国赶超,其结果是韩国人均GDP从2000年的11948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25977美元,同期日本人均GDP从37292美元仅微增至38634美元。

不仅如此,抵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待遇,西方国家还将进一步丧失其贸易、政治谈判承诺的可信度:中国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综合国力都是当今世界第二,对中国的承诺都能如此赖账,对其他国家的承诺岂非更不当回事?丧失这一可信度,将来必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会延续很久时间。

(北京时间)

更多有趣有料的内容请关注微信号【九哥财经:toplines】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