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为何要给5个亿董明珠造车?

王健林为何要给5个亿董明珠造车?
2016年12月15日 23:47 九哥财经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作者:张弘一

王健林说,珠海银隆是他30年来投资制造业的第一单。说到投资原因他提了两点:1、基于对董明珠的信任。2、从项目的发展前景看,我自己判断是有前途的。

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爆出了一个大消息,董明珠、万达等5家单位、个人共增资30亿入股珠海银隆。

董明珠个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下属企业、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个人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银隆)已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

还记得在10号举办的2016(第十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说,“今天在这里,我还是跟大家宣布,虽然我们没有收购银隆成功,但是董明珠一定要做。”因为,“大家坐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控制家里的空调温度,享受格力给你们带来的美味佳肴,这就是我的梦想。”

董明珠说到做到了。 

在此之前,格力电器一度已与珠海银隆达成130亿元全资收购意向。然而在格力电器10月30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表决竟然未能获得通过。

在重做收购方案的过程中,珠海银隆董事会宣布终止与格力电器在收购事项上的合作。格力电器在11月15日发布公告,正式宣布终止收购流程。

董明珠说,“曾经有人问我收购失败你怎么办?我说没有关系,如果收购成功我可能更辛苦,因为我要把它做成千亿企业。”

把银隆做起来,最后谁受益呢?董明珠说,“我觉得第一个是我们的国家,走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企业家要想的是你的每一个行为和国家是结合的。国家强大我们才能强大,今天我们走上国际的时候,我们的身份地位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为什么?

因为中国在强大。但是这个强大的路还很远,因为我们今天还不是引领型的,我们不完全是创造型的,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模仿依赖别人。所以核心技术能够改变世界,但是更重要的是人才能真正的掌握核心科技,只有人才能最终的改变世界,无论是什么时代,离开人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人的素养、我们人的修养、我们人的文化,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提升改变自己。”

显然,在董明珠眼里,银隆的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先进的,使用寿命30年,6分钟充满电,高温60度,低温零下50度,在这样的范围内能保持正常运行,最起码银隆的电动车不会熄火。“为什么有的人反对?因为看到的是眼前的三分利,你把我的利益拿走,就不行。”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参与了投资,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在10号举办的2016(第十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王健林有一个导师私享会,会上有人提问,关于万达跟汽车之间有没有一些产业结合的可能性?

王健林回答,关于万达跟汽车有没有关联的问题,如果我们再去造汽车,那我们就什么都能造了。但是我们过几天真要跟一个汽车友人有关系,但是那个是为朋友去站台了,过几天要我去站个台,支持一下。

现在答案揭晓了,这个朋友就是董明珠。

王健林和董明珠私交很好,之前还免费给格力做广告。

董明珠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我们看了很多的外面的投诉,说请了什么明星代言产品,是虚假广告。我为什么不自己直接面对消费者,由我本人给消费者承诺呢?这是我的一个初衷。第二个确实想想请一个明星一年一两千万,我自己做,最起码省两千万,两千万让利给消费者更好,或者投入研发更好。后来我给王健林打了电话,王健林说他愿意出来和我一起做这样的广告,其实理由也很简单,也没多复杂,他比较信任我和格力,信任我们产品质量。我问他要不要广告费,他没要。”

王健林说,珠海银隆是他30年来投资制造业的第一单。说到投资原因,他是怎么看的呢?

参看以下对话。

央视财经记者:您为什么想和董明珠一起参与银隆?

万达集团董事长 王健林:两条原因,第一朋友,第二相信董总,相信她眼光不会错。

央视财经记者:您没有做过深入的调研吗?

王健林:我觉得董明珠调研了就行了,我不用做调研。

央视财经记者:那您太义气了。

王健林:这不是义气,你看她把企业做得这么好,而且以前我们双方之间就是战略合作,差不多十来年了,而且董明珠,我相信她,没问题。

央视财经记者:听说您这回参股的数额还是特别大的。

王健林:不大不大不大,五个亿啊,不大。

央视财经记者:那您之后在银隆占到多大的股份啊?

王健林:那我还真不大清楚。

央视财经记者:咱们这次投资部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很多轮的讨论过了吗?

王健林:没有没有,什么深思熟虑,就是相信董总。

央视财经记者:您准备到这个公司去参观吗?

王健林:我们下边人去看过。

央视财经记者:他们是怎么跟您反馈的?

王健林:他们说还行,董总说投我就跟着投,我就没考虑那么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