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排外”的一座城市,经济仅次于“北上广”

中国最不“排外”的一座城市,经济仅次于“北上广”
2017年01月19日 16:02 九哥财经

古代历史上,存在着“入乡随俗”说法,如果你能融入到一个城市的文化习俗中,也就很难会感到排外了。而说到不排外的城市,重庆、南京就是其中的代表。至于最不排外的城市,笔者更赞同温州这座城市。本地人口较少,文化习俗多元化,所以对外地人保持着更开放的态度。

温州历史悠久,古代称瓯越。温州历史上以造纸、造船、鞋革、绣品、漆器著称。南宋时期,温州的农业、造船业、采矿业等发展迅速,经济繁荣,成为对外贸易口岸之一。与此同时,温州在文化方面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术上形成了“永嘉学派”,文学上出现了“永嘉四灵”,戏曲上创造“南戏”,医学上创立了“永嘉医派”。如此深厚的文化土壤,为温州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后来的各个朝代,温州均出现了很多杰出人才。

改革开放后,温州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名声大振,被誉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锁都”、“中国鞋都”、“中国皮都”、“中国纽扣之都”等,温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鹿城区,自古商贾云集,素有“东瓯名镇”之称。所以一提到温州,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勤劳、奋进的温州商人。

历史

周、夏、商三代时,温州为瓯地。“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温州地区的先民已经开始制作这种器皿了。战国时,温州地区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置闽中郡。西汉初,越王勾践后裔驺摇被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汉武帝建元三年,在此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北岸今永嘉县瓯北镇境内,这是在温州境内建县的开始。东晋明帝太宇元年323年,设置永嘉郡,郡治设在瓯江南岸今鹿城区境内。太守郭璞在此建温州古城,这是温州建郡之始。当时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故名“温州”。唐高宗时期,正式设置温州,自此历经1300多年,温州名称未改,辖境也没有太大变化。

文化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被叫做“永嘉杂剧”和“温州杂剧”,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互结合、以歌舞故事作为主体的戏剧表现形式。大约在宋室南渡前后诞生于温州,所以故名“温州南戏”。除此之外,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环境

温州市境内,东部为平原地区,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有洞宫、括苍、雁荡等山脉,其中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境内大小河流共150余条,主要有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其中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因泥沙冲积沉淀而形成了西洲岛、江心屿、七都涂、灵昆岛四个江中小洲。此外,温州还有436个岛屿,分布在东海之中。本文来自:迷途旅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